第940章 全面进攻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暴君刘璋第940章 全面进攻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三公子,河北义军群集,正待公子领袖群雄,迎川军,救曹家,反世族,正当其时,今夜三更,义军派出精英营救公子出邯郸。” …… 辽东大战,王越屯兵柳城,派出使者通知公孙康,叫公孙康杀死轲比能与袁氏兄弟,率辽东全境投降。 公孙康不敢违拗,立刻应命。 可是就在发动之时,不知为什么走漏风声,袁氏兄弟与轲比能一起造反,先发制人大败公孙康,公孙康向王越求救。 而公孙康使者还没到柳城,就在辽东境外碰到了王越军队,王越军队一举攻入辽东,大败鲜卑军和袁氏兄弟,袁尚被杀。 轲比能逃向高句丽,王越记得刘璋的吩咐,率骑兵千里追击,死死咬住轲比能,最终斩杀鲜卑最后一个首领。 轲比能的战死,代表鲜卑一族基本从历史上消声觅迹,留下的鲜卑遗孀旧地,如当初匈奴西迁留下的老弱妇孺一样,全部变成了新的草原子民。 高句丽一直与公孙康剑拔弩张,听说公孙康与轲比能袁氏兄弟大战,立刻出兵辽东,路上正碰到王越。 王越率几千大宛骑,大败高句丽一万军队,从来没想到还有这么厉害的敌人的高句丽,受到重创,得知王越是蜀王刘璋麾下汉军,立刻派遣使者请求议和。 王越向刘璋请示是否继续进攻高句丽,刘璋当即不顾众文武反对,给予肯定的回复,王越率藤甲军和大宛骑向高句丽进发。 “主公,有的话主公不喜欢听,但是月英真得说了。” 刘璋再一次不顾群臣劝阻,命令王越进攻高句丽,黄月英当场也不想抹了刘璋面子,待群臣退后,终于忍不住开口。 “主公,月英知道主公心里想消灭大汉周边所有异族所有国家,全部纳入大汉领土,可是以如今我们的实力,打下可以,守住难。 就像高句丽,以前一直是大汉属国,后来高句丽疯狂扩张,建立五个行省,屡屡侵犯辽东。 就在几年前曹军抵达幽州时,高句丽还派人联络曹操,声称与曹军联合进攻辽东,野心庞大之极。 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我们大汉以前真的没能力攻击吗?不是这样的,以前大汉腐朽占一部分,但更多的是,打下来没用。 我们攻下高句丽,但是距离我们的统治中心太远,没有那么强的控制力,终究是会失去的。 主公花费很大代价,将草原纳入领土,月英没有意见,因为草原对大汉的威胁太大了,草原势力死灰复燃,对大汉进攻造成的损失,比我们现在付出的成本大得多。 但是高句丽不一样,再怎么跳,我们只要防守好辽东,高句丽不足为患。 主公,就算我们现在很多粮食,但是也不至于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高句丽,疥癣之疾,等我大汉一统,必然俯首称臣。 既然打下来终究也会失去,我们为什么要浪费这么多精力,主公,现在高句丽派使求和,我们可以勒索一笔,就此收兵吧。” 黄月英一席话说完,焦虑地盯着刘璋,她已经说得够委婉了,如果往严重了说,刘璋这就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只是为了顾忌刘璋的感情,同时更怕刘璋犟着不同意,所以才拐弯抹角说了这么多。 刘璋沉默地看着面前桌子,思考着黄月英的话,刘璋当然懂黄月英说的道理,用武力征服了高句丽,随着时间推移,地处偏远,交通通信不畅,文化差异,也慢慢会失去这片领土。 劳民伤财的打下来,最终是无用功,只会浪费汉人的钱财和士兵的生命。 可是刘璋最终用肯定的语气道:“高句丽,必取。” “主公……”黄月英没想到自己说了这么多,竟然还是固执己见。 “月英,不用劝了,我有自己的考虑。” 刘璋说完站起身走了出去,他明白黄月英的苦心,但是更明白自己的苦心,刘璋正在做一个决定,一个有些难下决断,但刘璋觉得自己必须下的决断。 “你……你这个臭脾气啥时候能改啊。”黄月英看着刘璋不理会自己,径直走了出去,不禁骂了出来,狠狠跺了跺脚。 川军大军驻扎幽州,在上谷建立第二个基地,由张颌领军驻守,与张辽一起控制东草原一带,并在基地内设立互市等基础设施。 在辽东设立第三个基地,由田豫派兵驻守,田豫心里郁闷无比。 在田豫看来,张辽驻守雁门,张颌驻守上谷,那都是有责任区域的,各自掌控位于北方的草原地带。 可是辽东有什么?除了辽东一个郡,北方都是原始森林,里面生活着常年狩猎的野人,南方是高句丽,都是蛮荒地带,田豫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作用在哪里。 刘璋同时命令大批物资从并州转运到蓟县,大力扩张蓟县的城池规模,并且大量收容从冀州和幽州其他地区逃难来的百姓。 本来河北就民不聊生,听说蓟县分发食物和安顿百姓,大量流民涌来,蓟县人口暴增。 现在西凉也不算边疆了,刘璋将凉州刺史王异调入长安三辅,担任司隶校尉,总督长安和整个雍州,而把蒋琬调到蓟县,改渔阳郡为北平郡,改蓟县为北平县。 蒋琬担任北平郡太守,主治北平县,封侯爵。 刘璋在蓟县花了大工夫,还把一个司隶校尉生生降为郡太守,虽然加了侯爵,可那不正是明升暗降吗? 所有人都不知道刘璋这么治理一个蓟县干嘛。 不过蒋琬也没什么,在刘璋叮嘱后,任劳任怨,整个蓟县在庞大的物资和人力支持下,迅速恢复和按照刘璋要求扩建。 “报。” 刘璋正在巡视,蓟县扩建的工地,一名士兵飞马来报:“冀州民变猛烈,各处义军在邯郸城外会师,公推曹操之子曹彰为首领,起兵二十余万,反攻邺城,并且曹彰派人送书信,请主公支援。” 刘璋拿过信,看完内容,他知道虽然曹彰有二十万人,可是这些农民军,估摸着连一万官军都打不过。 不过如果不硬拼,挡住壶关和黄河的军队回援,还是能办到的。 “其他战线如何?” 立刻有将领出来禀道:“中原战线全面推进,张任将军派出五万偏师,下兖州,徐州,进逼青州。 豫州东部驻守的周策军队,没有抵抗全部向南撤退,我军收复豫州全境,进逼扬州,中原已在我军掌中。 南方战线进攻顺利,卫温大都督率领率军与陆逊贾诩战,屡次获胜,江东军和魏军水军大幅削弱。 法军师和魏延将军传来消息,只要拿下湖口,占领鄱阳湖,十万步军就可进逼江东,一举拿下江南全境。” “陆逊,鲁肃,贾诩,皆非好相与之辈,务必叫法军师和魏延小心谨慎,切不可操之过急。” “是。” “好,南方,中原,皆进军顺利,冀州民变已经野火燎原,正是我军定鼎之时,立刻传令众将,大堂议事。” “是。” ………… “咚,咚,咚。” 战鼓在蓟县太守府门外敲击,传遍全城,这里曾是战国七雄燕国的都城,后来经过大汉分封的燕国诸王建设,继承王宫的太守府颇具规模。 鼓声飘荡,一股厚重气息。 上百名武将,十几名文官进入大堂,武将们个个摩拳擦掌,他们已经憋了很久了。 以这些武将的性格,是很难理解明明几十万大军可以轻易攻进河北,为什么要在这里驻守这么久的。 现在听到刘璋聚将点兵,知道终于可以出战了,已经期待很久的众将,人人兴奋不已。 铠甲森森,上百员沙场宿将散发的气息笼罩大殿,刘璋在黄月英好厉害护卫下,缓缓走向主位。 “参见主公。”众将伏拜,声震大殿。 “马超,王双,庞德,雷铜,黄忠。” “末将在。”五将同时出列。 “立刻率领所部骑兵出发,方向邺城,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在壶关敌军,黄河敌军冲破农民军防线之前,抵达进入邺城的要口。 死死的挡住敌军,不允许任何一个援兵进入邺城,如果完不成任务,军法从事。” “是。”马超王双等将大声应诺。 马超庞德出魏郡,封锁壶关军队进入邺城的路线,王双庞德黄忠出黎阳,进逼牧野,封锁魏军黄河白马大营兵力北上道路。 以大宛马的速度,各路骑兵先锋在两天之内就能进入目的地。 “折兰英,阿科,夏侯渊。” “末将在。”折兰英,阿科,夏侯渊一起出列。 “你们率领所部骑兵,本王另拨三万骑兵给你们,作为先锋直逼邺城,见机行事。” 折兰英抬头看了刘璋一眼,知道刘璋的用意,派这么多骑兵给自己,又告诉了自己川军在冀州的细作名单,这是要自己尽最大努力营救曹家的人。 折兰英心中感激,朗声应道:“是。”带着阿科和夏侯渊离开, “张辽,张颌,徐晃。” “末将在。”虽然划分了三个基地,但只有田豫提前赴任了,张辽张颌都还留于军中。 “各带五千骑兵,两万步兵,张辽出涿郡,中山国,赵国,徐晃出渤海郡,攻南皮,张颌出河间,平原,高唐,接收河北各个城池,担有抵抗者,尽数剿灭。” 现在的魏军政权,已经完全离心离德,百姓早已盼着川军到来,接收其他城池不会费什么力气,而让张辽,张颌,徐晃这些曹军老将去接收,抵抗力会更小。 “是。”三将踏步离去。 刘璋对剩下的将领道:“众将立刻整军,明日一早,大军挥师邺城,剿灭大汉乱贼。” “大汉中兴,蜀王万岁。” 旌旗猎猎,刘璋率领二十万大军从蓟县出发,过任丘,信都,广宗,一路所向披靡,周围郡县皆望风而降。 这与很多年前在荆州,已经大不一样,当初几乎一城一县都要顽抗到底,以至于拿下襄阳,都有许多县城拒不投降,到处是山贼草寇。 而现在,那些世族官员也想顽抗到底,可是还没开始顽抗,就被麾下部将杀了,举城投降。 二十万大军进入冀州第二重镇信都,仅仅只用了几天时间,而马超王双的骑兵早已抵达目的地。 壶关军队,白马军队接到邺城命令回援,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些草草成型的军队本来就没什么战力,现在川军又占据完全优势,更加没有战心。 而郝昭只是一个善守的大将,野战实在非他所长,更何况就算善于野战,又怎么用步兵和大宛骑对抗。 回援的军队艰难冲开义军,却冲不破马超王双的骑兵防线,被卡在邺城几百里外,邺城成为一座只有不到万人把守的虚弱之城。 世族官员这才后悔莫及,当初真该听司马懿的话,将壶关和黄河军队调回来回防邺城,只因为幽州川军还没发起进攻,不想让南方和并州的川军提前进入,所以拒绝采纳。 现在才知道,幽州川军之所以没有进攻,完全是因为在等着民变浓烈,用暴民拖住援军一段时间,然后用兵力将河北主力部队全部挡在邺城之外。 而现在,邺城成了一个裸露的姑娘,完全暴露在川军几十万大军的兵锋之下,而邺城也爆发兵变和民变,形势岌岌可危。 邺城的所有官员慌了神。 “司马懿呢?司马懿呢?司马仲达呢?” 王宫中的众臣如热锅上的蚂蚁,只差原地跳起来了,只想有个靠得住的人拿拿主意,可是这个时候才发现,司马懿竟然不见了。 一名官员道:“大家别急,仲达先生前几天给我说,为了应付川军,要闭门思考对策,我已经派人去请了,以仲达之智慧,必能想到一个妥善之策。” 官员说完,众人这才点头,可是还没等他们把心放下来,一名士兵跑进殿中,拱手禀道:“禀报诸位大人,仲达先生已经离开府邸。”(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暴君刘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暴君刘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暴君刘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暴君刘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