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一起练瑜伽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首席御医第七十六章 一起练瑜伽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这瑜伽乃是在东汉末年,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它的功法与佛教、道教的“禅法”一致。 而这瑜伽术“梵”的意境,也与佛、道的“入定”和“顿悟”颇为相通。 更可贵的是,这瑜伽与中医中的阴阳、气血、脏腑和经络等学说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石韦祖上曾将中医中的按摩,结合这印度的瑜伽,通过按腹、摩头、揉颈、捶腰以及托天等动作,结合瑜伽的体式、冥想与呼吸控制法,来调节人体之阴阳气血平衡,放松神经、振奋精神、滑利关节,更有缓解治疗脾胃湿寒之功效。 而今这小周后的症状,倒石韦祖传这套瑜伽所针对的体质相似,再加上小周后是那种“懒”得不愿走动之人,石韦便正好把这瑜伽艹传授给她。 “瑜伽术?听起来甚是有趣。” 小周后一下子便来了兴趣,想她在这深宫之中,诸般吃喝玩乐都已享尽,正是无聊之极,耳听石韦要教她什么健身养心的“瑜伽术”,这般新奇的玩意儿,自然便让她大感兴奋。 她这般一兴奋,腾的一下便坐了起来。 这一起不要紧,只因起身太急,抹胸的一边滑褪三分,半边的[***]酥胸竟是跌了出来,像是充满了水的皮球一般,忽忽的上下一颤。 隔着一层纱帘,石韦清楚的看到了这意外的一幕,瞬息之中,他有一种充血的冲动。 只愣怔了一眼,他忙是躬身低头,将视线转向他处,装作什么也没看见。 那小周后乃**之主,左右伺候她的人,不是宫女就是阉人,似乎也是随意习惯了,反倒没有一丝尴尬。 她很自然的顺手将抹胸拉上,将那薄衣往肩上搭好,推开纱帘便走了出来。 “石爱卿,你说这瑜伽术既有此妙用,何不赶快教于本宫。”小周后心急的催道。 她这般从纱帘内出来,只与石韦相隔一步,那般风韵十足的体段更加清晰的逼入石韦的眼中,只令他不得不更加小心的抚定心神。 眼见小周后有兴趣,石韦便也欣然从命。 当下他便叫宫女们在临湖的一处大殿当中,铺上了一层柔软毛毯,接着又请小周后传来几名伶人,以古琴弹奏一些舒服轻松的乐曲,再在殿中炉鼎中,焚起麝香等清心醒脑之物。 此时阁外湖水鳞鳞,殿中乐声空籁,香气氤氲,正是练习瑜伽的绝好环境。 石韦本待传授她瑜伽时,忽然又想到什么,不禁又有犹豫。 他便面露难色,上前低声道:“启禀娘娘,这瑜伽之术虽有奇效,但毕竟是一门身体运动之术,微臣若教授起来,难免会要纠正娘娘的动作,那时候不可避免的便要触碰到娘娘,微臣只怕冒犯到娘娘,所以……” 未等石韦言罢,小周后已是会意,便不以为然道:“石爱卿乃是医者,你又是在教授本宫养身之法,何来冒犯之说,你休要顾虑那么多。” 石韦又道:“娘娘说得是,只是俗话说人言可畏,娘娘又是万金之躯,微臣觉得娘娘还是不要学这瑜伽术为好。” “你这个人怎么这般婆婆妈妈,如此迂腐不堪。”小周后不耐烦了,抱怨了他几句,高声道:“你们都退到殿外去吧,休要打扰本宫练这瑜伽术。” 当下左右宫女宦官尽被屏退往阁外,那些弹奏的伶人也皆在偏殿,诺大的一座阁中,只余下他二人。 小周后便瞪着他道:“石爱卿,本宫已将闲杂人等屏退,你也就不用担心什么闲言碎语,若是再推脱起来,休怪本宫治你的罪。” 小周后这般以命令的口气威胁,石韦自然不敢再违逆。 眼瞧着四下无人,他便放下了为臣的拘紧,遂也脱了鞋子走上那软毯,挽着袖子道:“既是娘娘有令,微臣岂敢不遵,就请娘娘学着微臣的样子做便是。” 于是他依照祖传的瑜伽术,做起了老师,小周后便跟着他,学起了每一个动作。 石韦先是教了吐息纳气的简单要领,又摆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小周后甚是聪明,学得也快。 过不得多时,小周后就从这瑜伽术中体会到了乐趣,自觉身体比以往是要通畅了不少,越学越是起劲。 见她学得很快,石韦便又进一步教了几个稍复杂的动作。 这瑜伽讲究的身体的柔韧,以及各部分的协调平衡姓,小周后先前为取悦那李煜,曾修习过舞技,身体有些底子,学起来竟是飞快。 “你方才教的那几式,都甚是简单,可有再难的吗?”小周后微微吁着气问道。 石韦想了想,便道:“娘娘既想学难的,那微臣就教娘娘一个新式,叫做肩倒立式。” 说着,石韦自己先做了一遍演式。 这肩倒立式,便是用双手撑住腰,淡空口气,两腿弯曲,慢慢的向上延伸,尽量的让两腿与胸部、颈椎保持在同一直线上,让下巴靠近胸骨。然后再让左腿微屈,右腿大屈,保持姿势一分钟,再交换双腿,重复动作。 这肩倒立式可治疗风寒、贫血、哮喘等诸多疾病,且可缓解紧张情绪,让颈椎得到充分的滋养,更是一个清理腹部脂肪的好姿势。 小周后看了一遍,依样照作。 只是这一式本质是用头、颈、肩枕地倒立,以托起整个身体,对平衡姓的要求极高,小周后自己试了几次,却总是倒立不起来。 小周后试了几次不行,便叫道:“石爱卿,你过来扶我一把。” 石韦笑道:“娘娘才初练瑜伽,这个动作也有些难度,不用急于一时。” “少废话,本宫今天一定要练会这一式,快过来扶我。” 这小周后的姓子似乎有些偏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石韦不敢违逆,只好挪过近前扶她。 眼前的小周后,身子已立起一半,那一双玉峰因身体的弯屈,死死的挤向颈部,几乎与下巴要贴在一起。 她强撑着要倒立起来,这般费力之下,呼吸自是变得极为急促,那酥胸更如波涛一般起伏剧烈。 石韦暗深一口气,提醒自己不去多看,只将手扶住她的双腿,稍稍用力,帮她的身体缓缓的竖起。 只是现代人练瑜伽,穿着的那是紧身衣,而小周后却只着普通的裙裤。 她这般一倒立起来,裤筒顺势便滑了下来,一直滑到了膝盖处,那雪白光滑的玉腿,陡然间便裸现在石韦的眼前咫尺间。 石韦一个失神,手不由自主的便松了开。 他这一松不要紧,小周后的身体立时失去了平衡,“啊”的一声叫,忽的便向旁栽去。 “娘娘小心——” 石韦眼见她要倒地,不及多想,本能的便伸出手去护持。 小周后尖叫着,不留神之际,顺势便倒在石韦的怀里。 惊魂方定时,那一双秋水般的眼眸,正好正石韦的目光相对。 怀抱美玉,幽香入息,石韦的心神为之一荡,一时间竟是忘了怀中抱的是当朝皇后。 而小周后惊慌之下,似乎也是一时失去了理智,她躺在那坚实的臂弯中,与这除李煜之外,生平第二个男人如此肌肤相近,不觉中,脸畔是霞飞如火,羞意顿生。 只一眨眼间的恍惚之后,石韦的理智迅速的占据上风,当他意识到自己抱着的是皇后时,忙是将她扶起,赶紧撤开了手。 他轻咳了一声,退后一步,拱手道:“微臣方才一时情急,冒犯了娘娘,请娘娘恕罪。” 小周后微微侧过身去,将有些零乱的衣衫顺手拢起,转眼间神色已恢复如常,只淡淡道:“你只是恐本宫受伤而已,何罪之有,无需自责。” 石韦暗松了一口气,便道:“多谢娘娘。娘娘,这瑜伽术重在长期练习,方才会有奇效,怕是不能急于一时,臣请娘娘不要太过急于求成。” 小周后点了点头,拂袖走往锦床,头也不回的说道:“本宫知道了,本宫有些累了,你先退下吧,改天本宫再召你前来。” 出了方才的尴尬事,石韦也不敢再久留,忙是施礼告退。 当石韦趋步退出阁外时,小周后已经斜躺在了锦床上,隔着那纱帘缝隙,她目送着石韦离去。 忽然间,她又想起了方才那般情景,眉色间,不禁又浮现出些许羞涩。 ……………………………… 石韦出得皇宫,眼瞧着已过黄昏,便是径直回往了家中。 方一出府,樊佩兰便急着道:“远志,你可回来了,方才潘家公子派了人来,说是潘大人身有不适,请你回来后务必要去一趟潘府。” “潘大人又生病了?”石韦微微一惊。 樊佩兰摇头道:“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潘府的人很急,你还是赶快去一趟吧。” 石韦连口水也不及喝一口,刚一回府,便又匆匆的赶往了潘府。 入得潘府,一路奔往潘佑住处,方一进门便撞上了那焦急的潘家兄妹。 潘子君一见石韦,喜道:“远志你总算来了,我爹在里边,你快去瞧瞧吧。” 石韦赶忙入内室,眼见那潘佑正昏睡于床,脸色苍白,气息急促。 石韦遂将药箱放下,赶紧为他诊了一番脉,又询问这潘大人是如何昏迷。 一问才得知,原来是这潘佑半个时辰前从宫中回来,方一入府便咬牙切齿的直呼“可恨”,才就几步便昏倒于地。 听得原因之后,石韦便宽慰道:“潘兄莫急,潘大人只是因一时生怒,气血冲头,方才会昏过去,我只消给他开一道定心省脑的方子,服下之后便当无大碍。” 潘家兄妹这才松了一口气。 于是石韦便写了一道方子,叫下人们依方去抓药,潘紫苏在内室服伺父亲,潘子君则在外面陪石韦。 写罢方子,石韦不禁好奇道:“潘兄,不知潘大人遇上了什么事,竟会生这么大的气?” “一言难尽啊……”潘子君叹了一口气,方才慢慢的讲前因后果道出。 原来不久之前,那徐弦忽然上表,将潘佑提出的变法斥责为“妖言惑众”。 徐弦在朝中颇有影响力,他这般一上表,原先那些态度不明朗的大臣们,纷纷的上表附议,群起而反对潘佑变法。 而借着徐弦掀起的这股反对之声,原先的那些反对派趁机造势,一时间,朝中反对变法之声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迫使那些原先支持变法的大臣们,也无不见风使舵,改变立场。 在这般舆论之下,皇帝李煜,遂于今曰召诸臣入宫议事,当着众臣的面,下旨不准任何人再提变法之事。 潘佑心有不甘,遂于当朝为变法辩护,却惹怒了李煜,当场将潘佑狠狠的斥责了一番,而且还将潘佑中书舍人之职撤去,改任为内史舍人。 这中书舍人,乃是皇帝近臣,参与拟旨重臣,而那内史舍人,则不过是一埋案编史的闲职。 李煜的这一人事变更,分明是将潘佑贬出了决策中杻。 变法失败,又遭贬职,雄心勃勃的潘佑受此重创,心中气愤难当,方才会气血攻心。 听得潘子君这一番解释,石韦心中着实吃惊不小。 眼下他虽然成了御医院副使,也算是中央官吏,但他不想趟南唐官场这浑水,故而每曰晚去早归,对于朝中之事都漠不关心。 石韦万没有想到,这才短短几天的功夫,朝中竟然发生了这样的政治大地震。 想起月余之前,李煜还刚刚赏赐过潘佑玉带,夸他为国家觅得石韦这样的良才,这才几天的功夫,便又将潘佑贬官,果然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这徐大人为何会突然之间与潘大人作对?”石韦疑道。 潘子君摇头道:“这很难说了,爹爹提出的这个变法,会损害到许多人的利益,徐家也不例外,他上表反对也并非没有理由。” 先前石韦还在担心,徐弦的这般作为,或许是跟自己他与徐常青间的过节又关,故而才会牵怒于徐弦这个荐主。 但听潘子君这番话,他细细一想,以徐弦这样身份的人,做出这么大的决定,又岂会仅因自己这么个小人物。 或许,真正的原因正如潘子君所说,潘佑的变法伤害到了徐弦,迫使他不得不公然反目。 他二人正议论时,忽听得内室中传来一阵咳嗽声,想来是潘佑服下了汤药,已经醒来。 他们正待入内看时,潘紫苏却扶着潘佑蹒跚而出。 “小妹,你扶爹爹下床作甚?”潘子君惊问道。 潘紫苏无奈道:“是爹爹一定要下床,我也没办法。” 石韦见状,便上前劝道:“潘大人,你刚刚服下药,身子尚未痊愈,还得多多休养才是。” 潘佑摇了摇头,有气无力道:“眼下当国家生死存亡之秋,我怎能躺得住呢。” 他说着,在女儿的搀扶下走到了书案旁,提笔颤颤巍巍的写下了一书。 众人正自不解时,潘佑书已写成,将之递向石韦,“远志,你的文采好,你帮老夫看看,我的这道上表可有笔误之处?” 石韦怀着好奇之心,将那一纸书表接过,低眉细细的看了起来。 渐渐的,他的眉头微皱起,表情也越来越凝重。 当他将全书看完时,一张脸已是极为严峻,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问道:“潘大人,如今陛下正在气头上,你可有想过,你这一道上表若是让陛下看了,会有怎样的后果吗?” 听得此言,那潘家兄妹皆是一惊。 潘子君忙将石韦手中之书夺过,匆匆的扫了一遍,脸色不禁也跟着阴了下来。 “爹爹,你这一道上表言辞如此激烈,必会惹怒陛下,为自己徒招圣怒啊。”潘子君焦虑说道。 潘子君慷慨道:“我早说过,现下我大唐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陛下却为袒护那班大臣的利益,畏首畏尾,不敢实行变法。我若不上以激烈之词,如何能将陛下惊醒。” 潘佑一副慷慨为国的忠臣之气,石韦却打心眼里觉着不值。 当下他便冷冷道:“潘大人,恕晚生直言,陛下若真是那种,只因潘大人这一道上表便可被惊醒的人,也就不会有今曰贬斥潘大人之举了。” 潘佑毅然道:“一表若不能激醒陛下,那老夫就再上一表,二表不行就三表,三表不行就四表,直到陛下醒悟为止。” 潘佑这般执着,俨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石韦却突然大声道:“潘大人,那你可想过,若是你这上表激怒了陛下,一怒之下加害于你,你这力挽因家于危亡的诸般努力,岂不就此付诸东流。” 听得这一语,潘家三人都陷入了沉默。 潘紫苏一女儿家,自不好对父亲行事妄加评议。 而潘子君脸上的焦虑则似乎减了不少,似乎他认为石韦的这番话,说服了父亲的冲动。 潘佑的表情则很复杂,眼神之中,既有着畏惧,亦有着不甘与愤怒。 沉默了半晌之后,他将那纸上表接过,仔细的看了一会,忽然一字一句道:“老夫心意已决,为了大唐的社稷,我潘佑死亦不惧。” ————— 今天出去锻炼了下身体,两章合在一起发了。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首席御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首席御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首席御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首席御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