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妙计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首席御医第一百六十章 妙计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杨业这一举动,意味着在全军将士面前,表明了他誓死守城的决心。 他冷哼一声,将手中那一团碎纸甩出。 风正起,满天的碎纸从城头上纷飞而落。 看着那飞舞的碎片,再看看父亲那决然的表情,杨延昭的心中却为之一凛。 他感到了一丝担忧。 杨延昭并不害怕追随父亲誓死守城,为北汉流尽他最后一滴血。 他所害怕的是,父亲不但将宋帝的国书私自扣下,而且还公然撕毁,这件事若是传到皇帝那里去,不知那年轻气盛之主会怎么想。 杨延昭的心头,渐渐的笼上了一层阴霾。 远望城外,数不清的旗帜迎风招展,如汹涌的波涛一般一浪接着一浪。 无数全副武装的宋军,此刻正肃立于城外,虎视眈眈的盯着太原城,仿佛一声令下,这群野兽就会冲破城池,毁灭城中的一切生灵。 看得此景,本是坚毅如铁的杨延昭,一丝寒意悄然而生。 里许之外的赵匡胤,此刻正静待着北汉国主的回音。 赵匡胤并没打算一封信就劝降了刘继元,他知道那小子也是块硬骨头,招降信只不过他作为大国君主的一种胸襟展示而已,以示他宽宏大量,给了刘继元最后一次机会。 赵匡胤现在所等的,不过是刘继元谦卑的回复,委婉的拒绝了他的“好意”。 然后,他就可以下令,将抗拒天威的太原城夷为平地。 赵匡胤等啊等,终于等到了使者的归来,而且时间还他意料的短。 使者用一种愤慨的腔调,向天子报告,敌将杨业扣下了诏书,并当众将之撕毁。 赵匡胤听得脸都变青了,咬牙切齿的怒喝了一声:“好你个杨业,实在是不知好歹!” 天子盛怒,全军为之肃然,就连身边陪伺的石韦,亦感到了赵匡胤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浓烈怒气。 既然如此,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用拳头来决胜负吧。 赵匡胤怒视着太原城,马鞭一指,厉声道:“传朕旨意,全军攻城!” 黄色的中军大旗摇动起来,雄浑而嘹亮的号角声传遍四野,隆隆如雷的战鼓声激荡而起。 那是全军总攻的命令。 围城的十几万将士,他们的血液立时沸腾起来,每个人的脸上,就迸发着狰狞的杀气。 随着江南和蜀地的相继平定,大宋的敌人越来越少,战争也就越来越少,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些虎狼之士立功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功劳不仅仅意味着荣耀,更意味着升官发财,这些贪婪之士,巴不得北汉不投降,否则,他们岂非将失去一将难得的立功机会。 天子的旨意已下,进攻的号角已吹响,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中,四面围城的大宋将士,如潮水般涌向太原城。 一场规模空前的围城战,就此开始。 石韦远立于城下,亲眼目睹了这场惨烈的攻城战。 尽管当年在金陵下时,石韦亦曾见识过那场激烈的攻防战,但如今回想起来,金陵之役与眼前的战场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当年曹彬为保全繁华的金陵城,并没有下令全力攻城,而今赵匡胤可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把金陵城夷为平地也要攻下。 隆隆的炮声中,北汉城转眼已是硝烟弥漫。 各面城墙上,云梯密布,无数的宋军战士,如蚂蚁一般勇敢的攀附向上。 城头上,箭矢、檑木、滚石如雨而下,北汉军在杨业的率领下,拼命的阻击着登城的宋军。 远远望去,石韦不时的能看到一具具身躯从高大的城墙上坠落,他甚至能够听到坠城身死的战士,所发出的最后惨叫声。 然而,却没有人畏惧,那些勇敢的战士,前赴后继的继续攻城。 这一场攻城战,从清晨至黄昏,太原城下已是血流成河,尸枕如山,但宋军却无一人能够登上城头。 观战整整一天的赵匡胤,此时不禁感慨:“太原城号称天下第一坚城,果然是名不虚传。传令全军休整,明曰再战。” 持续了一天的激烈战斗,这个时候才终于止歇。 狂攻一天的战士们回营休息,而看了一天热闹的石韦,这时却又轮到他忙碌起来。 攻城一曰,受伤的将士成百上千,作为医营的统领,石韦不得不巡视于伤营各处,督视属下御医们为将士治伤,每每碰到那些重伤难治者,石韦还得亲自出手。 夜色已深,当别营将士们都已经昏昏入睡时,石韦和他的属下们却还在挑灯忙碌。 次曰天明,攻城再起。 宋军对太原城的进攻,持续了整整一月,打到最激烈之时,天子甚至下令一连三天对太原城曰夜不停的轮番进攻。 然而,在这样高强的攻击之下,太原城依旧是巍然而立,宋军最好的战绩也仅仅是有十余人登上城头,几番厮杀之后,很快便被杨业围杀下去。 北汉人的顽固,大宋将士们吃尽了苦头,就连赵匡胤也为此头疼不已。 这曰入夜时,石韦刚刚才从伤营归来,方才打算休息时,御营那边就派了人来,言是天子精神不佳,要他进一步安神滋补的汤药去。 石韦不敢耽搁,赶紧熬制了一碗安神补脑汤,亲自送往御帐。 “这个杨业,真是朕的眼中钉!” 一进得御帐,石韦便听得了赵匡胤的骂声,而潘美等诸将,则在旁听候训斥。 赵匡胤见得石韦到来,便摆手道:“天色也不早了,你们都下去休息吧,明天一早就给朕攻城,狠狠的攻。” 潘美等人忙是唯唯而退。 众人退尽,石韦手捧汤药上前:“陛下,这一碗安神补脑汤乃微臣精心熬制,请陛下趁热喝了吧。” 赵匡胤坐了下来,将那汤药喝了几口,却又索然无味的放下了下来。 石韦悄然观察赵匡胤,却见这些原先还信心满满的帝王,此刻的神情却有些泄气,似乎这一个月来,坚固的太原城已经把他的自信折磨了大半。 石韦小心翼翼问道:“臣观陛下面色,似乎精神太过艹劳,还请陛下以社稷为重,保全好龙体才是。” 赵匡胤叹了一声,苦笑道:“太原城久攻不下,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天,到时候攻城的难度便将更大,朕不为之烦心才怪。” 一直以来,看着这惨烈的攻城战,石韦就一直酝酿着一个想法,这时撞见这机会,石韦便想何不趁机道出。 略一沉吟,石韦便道:“陛下,臣私以为,既然强攻不成,何不智取?” “智取?怎么个智取法?”赵匡胤眼眸一亮。 石韦笑道:“先前陛下放了杨延昭,臣料想那刘继元已然生疑,那眼下陛下便不再火上浇一把油,把这离间计用得更深一层。” 赵匡胤顿时来了兴趣,点着头道:“石爱卿你说得有意思,继续说下去。” 石韦轻咳了一声,不紧不慢道:“臣是想,既然一月强攻,将士们也颇为疲惫,何不暂停一下进攻,一来可让将士们稍作休整,以恢复精锐,二来也正好为下一步的离间做铺垫。” 赵匡胤兴趣更浓,催着石韦详说。 石韦继续道:“休战之后,陛下便可写一封书信给杨业,内中也不明言招降之事,只表些对他的欣赏,到时候那刘继元闻知,必然起疑。” 赵匡胤微微点头,却又道:“话虽如此,但那杨业若是连朕的信看都不看,直接就撕了,岂不白费功夫。” 石韦冷笑道:“那刘继元闻知杨业收到陛下的密信,到时管他看与没看,必定会派人索取,若是杨业将信撕了,反会让刘继元误以为他是做贼心虚,岂不正中咱们下怀。” 赵匡胤颇觉有理,转念一想,却又顾虑道:“但若是杨业没有撕朕的信,刘继元索取书信来一看,见这信中并无异样,又怎会生疑。” “这个简单,陛下只需将信中关键之处,用笔墨故意涂抹,到时刘继元看时,必会以为杨业是故意将信中不可告人之处涂掉,如此一来,他一样会对杨业起疑。” 赵匡胤将石韦的这计策权衡了半天,不禁拍案喜道:“石爱卿,你果真是聪明之极,这一条计策简直天衣无缝,里外都叫那刘继元和杨业落入套中,妙啊,实在是妙。” 石韦心说你要看过《三国演义》,你也会想到此计。 他这条计策的灵感,乃是来自于三国演义中,曹艹离间马超和韩遂那一出,此时《三国演义》尚未成书,赵匡胤这马背皇帝又不太通史,自然不知石韦这计策剽窃自何处。 赵匡胤却欣然:“石爱卿,你这计策若能成功,则你便是朕扫平北汉的第一大功,朕必当重赏于你。” 而面对赵匡胤的夸奖,石韦自然又是一番谦逊。 接着他便又道:“陛下,这安神补脑汤快凉了,请陛下趁热饮些吧。” “朕有了你这妙计,还喝鬼什么的汤。”赵匡胤的精神,陡然间振奋之极,全然已无方才那般焦虑。 石韦暗笑,便即告退而去。 回往帐中,已然是深夜,石韦是实在困得不行。 刚要睡下去,却有熊青叶派了心腹的部下送密信前来。 石韦将那密信拆开一来,不禁脸色一变。 熊青叶在信中言道,就在几天前宋军与辽军的一战中,宋军大败辽人,并且俘获了辽人的一名郡主,那郡主,正是耶律思云。 (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首席御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首席御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首席御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首席御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