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药粥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小郎中第243章 药粥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征粮的搜查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才结束。大将军新的号令下达之后,街上被处死的人明显减少。但是,被鞭笞惨叫的,以及死者家属悲哀哭泣的,此起彼伏。 这一夜,满城都是哭泣声,让人听着凄凄惨惨,悲悲切切。 第二天一大早,左少阳从梦里醒来,便听见隔壁留诊病房里已经传来隐隐的做木匠活的声音。却原来李大壮宵禁一解除,天不亮就来做活了。那块大将军亲笔题词的牌匾要尽快雕刻好挂上。这可是细活,着急不得,所以一大早就来了。 白芷寒换了宽松的衣服自己穿了,又帮左少阳穿好衣服。左少阳出到门外,打开药铺门,昨夜并没有下雪,街上的无头尸体和鲜血已经都不见了踪影,仿佛街上没有发生过惨绝的大屠杀一般。如果细看,却能分辨出地上留下来铲雪的痕迹。 却原来是兵士们搜查完毕,撤回兵营之前,根据号令做了打扫。尸体有人认领的就领走了,全家被杀而又没有人认领的,便用推车集中起来,推到城外乱坟岗埋了。 敌军并没有乘机攻城,甚至没有在城楼附近出现,没有人来干扰他们掩埋尸体。 虽然征粮已经结束,但禁售令还在执行。庞火长带兵负责这一带的稽查,街上还有官军的巡逻队,各个街口还有官军岗哨,盘查过往可疑行人,严查粮食买卖。一旦发现有人卖粮,抓住了仍然要处死的。 不过大规模征粮已经结束,就可以开始放粥赈灾了。一家人商量立即开始熬粥,施舍放粥。 找来庞火长商议,让他带兵维持秩序,庞火长自然是点头哈腰听从吩咐。但末了提了个小要求,能否也给维持秩序的兵士一人一碗粥。这些兄弟一天只有一个馍,也是饿得没力气了。 左少阳答应给他们每人一碗稀的那种粥,强调了是药材为主熬的,可能不好喝。庞火长说这时候能活命就行,哪里还管是不是药材熬的,当下感激不已。 上次放粥切的药材已经磨好的还剩下很多没用,所以决定先用完这些再说。不过,因为不能看到米粒,所以米也要磨成粉。不敢加太多,只加了小半勺,混合磨成粉的药材一起熬粥。 熬好之后,先给庞火长的兵士们每人舀了一碗。这些兵士都饿得眼放绿光了,接过来咕咚咚就是几大口。 可是,很快兵士就不喝了,端着半碗粥皱着眉道:“这什么玩意啊?苦死了!” 庞火长本来是先让弟兄们喝粥,自己后面再喝的,听了这话,忙舀了一勺喝了一口,马上吐了出来,眉头都皱到了一起:“左公子,你这是什么粥啊?” “药粥啊。”左少阳笑道,“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以食用中药为主,加一点粮食熬成了。” “怎么这么苦啊?” “药材其实就是山上的各种野菜,野菜都那么苦,药材能不苦吗?” “可这也太苦了吧,而且米粒都不见一颗。” 左少阳苦笑道:“很抱歉,傅队正说了,不能多加粮食,也不能见到米粒。所以不敢多加。更主要的是我们没那么多粮食家,药铺只有药材。” 庞火长讪讪将勺子放下,对那些兵士道:“喝吧!想喝的都喝吧!不愿意喝的不要浪费,倒回桶里去。” 兵士们大都讪讪地把碗里的稀粥倒回了锅里,除了几个实在饿极了又吃惯苦的年纪比较大的兵士之外。 左少阳让兵士们帮着将用木桶盛了放在门口,庞火长下令兵士们布置好警戒线。 左贵敲着木桶一嚷放粥,饥民们都惊喜地涌来了。很快把贵芝堂门前的街道挤得满满的,一个个焦急地等着。 这一次有兵士维持秩序,而且从开始就让列队排队,不听就用鞭子抽,所以秩序还不错,一个个排队上前领粥。 可是,事情的发展让人很尴尬,前面的饥民领粥之后吃了,好多都只喝了一两口就不愿意再喝,还偷偷倒了。后面排队的见状,把前面不愿意喝的饥民的粥接过来尝,结果连队都懒得排就走了。 左少阳很是奇怪,拦住一个老人问道:“老人家,你们怎么不喝这粥?” 老人小心地陪笑道:“多谢你们的好心,不过,你们当真是药铺施舍的粥,都是药材,跟野菜有什么区别啊?现在城里很多地方都够找到野菜,叛军也不来攻打,官军也允许人出城采摘野菜,还是新鲜的,不比你这味道好吗?你们要真心施舍,就给点粮食吧!” 左少阳苦笑,上次他们第一次熬的粥,粮食和药材各占一半,而且米都没有磨碎,能看得见里面有米,特别是救命的小桶粥,更是米占了大多数。饥民自然趋之若鹜。而现在大将军不准他们施舍粮食,所以这药材粥里绝大部分都是药材,也就是野菜粥,真正的粮食只加了一点。粮食味道还被药味给掩住了。分辨不出来,又看不见米粒,饥民以为是纯药材粥,现在能采到新鲜野菜,自然不愿意喝这种干药材粉熬的苦粥。 左少阳一家望着饥民们急切地欢欢喜喜来了,大失所望摇着头走了,排队等粥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没人排队都走了,而粥却还有一小半桶,一家人都泄了气,相视苦笑。 左少阳道:“现在城外山上都还有野菜,所以饥民不吃这种药材粥,等到山上的野菜都采光了,没得吃了,自然会来吃的。” 左贵老爹也捋着胡须道:“是啊,咱们希望饥民能都还有的吃,那是最好不过的,咱们放粥赈济饥民也是这个目的。” 左少阳道:“现在满城十数万人,军队现在都每天只有一顿饭,每人只有一个馍,显然粮食快吃光了,而老百姓手里有粮的,最多也就一人一斗,坚持不了多久。等到山上的野菜都采摘光了,只怕咱们的药材就成了抢手货了。” 既然饥民现在都不愿意吃药材粥,也就没必要继续熬了。 收拾停当之后,梁氏准备了一个小提篮,盖着一块小蓝布。 左少阳好奇地问道:“娘,你要出去吗?” “嗯,我上龙泉寺去烧香还愿去。” 虽然自家后巷就有个清风寺,但是由于寺庙里的和尚很古怪,对前去布施烧香的施主从来都是不理不睬,寺庙也是破破烂烂的,所以城里几乎没人去这个寺庙里烧香礼佛。城北还有一座大寺庙,名叫“龙泉寺”,那个寺庙的方丈很懂礼数,待人也热诚,里面的和尚也很友善,寺庙也干净整洁,所以城里人烧香许愿都到那里去。 左少阳道:“现在兵荒马乱的,你一个人去不安全。” “我已经跟你苗伯母说好了,我们一起去。让苗姑娘陪我们一起去。” 听说苗佩兰陪着去,左少阳这才放心。 这时,左贵也起床了,梁氏照例给他跑了一大缸调了盐和调料的浓茶。左贵洗漱好之后,便在长条几案后面坐下,开始喝茶。 苗佩兰和母亲过来了,和左少阳他们打过招呼,拎着篮子,陪着梁氏出门走了。这种热闹几个孩子是不会放过的,也跟着一起往北城龙泉寺去了。 贵芝堂里,左贵忙着给前来求医的病人诊病。左少阳拄着拐杖也想出来帮忙。 左贵对左少阳道:“你伤很重,这几天就不要起来帮忙了,反正这些天兵荒马乱的,来看病的也很少,复诊那边也没什么照料的。你就回房歇息。如果外面忙不过来,我再叫你。” 左少阳大失血之后,虽然有极品老山参调理,元气恢复很快,但是毕竟才开始,站久了便头晕眼花的,而且大堂上穿堂寒风很冷,担心受凉了,便答应了,拄着拐杖在白芷寒搀扶下,回到屋里。白芷寒帮他铺好地铺,扶他躺下盖好被子。 她拿起旁边的针线筐,里面有一顶做了一半的羊皮帽,是缝给左少阳的,这冰天雪地的左少阳只带了一个布幞头,不保暖,她上次给左少阳做了一半的长袍,觉得现在急需一定保暖的皮帽,梁氏已经说过,她觉得左少阳少什么东西,就自己做,不用跟她禀报的,反正布料、皮货家里都有,白芷寒便开始给他缝制皮帽。 虽然一只手受伤使不上力,但右手没伤到,对缝纫影响不大。她拿了一根矮凳,坐在药铺门边,这里亮堂看得清楚,她飞针走线缝着,忽听得哎哟吧唧一声,忙抬眼看去,门口一个老太太摔在了地上。 白芷寒急忙把衣服放在针线筐里,跑过去将老太太搀扶了起来:“老人家,没摔着吧?” 那老太太摔得哎哟哎哟叫,一边说没事谢谢了,一边揉着屁股慢慢走了。 白芷寒刚回到药铺里,身后又传来跌倒的声音,回头一瞧,是个小伙子,这小伙子倒也利落,一骨碌爬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脸红红的东张西望生怕有人看见自己的糗样。迈步又往前走,走得慌了,没两步有摔了个仰八叉。这下摔得够呛,好半天才哼哼唧唧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了。 街上的积雪本来夹杂着雨水,被寒风一吹,再被昨天巡逻搜查已经打扫现场的兵士们来回乱踩,加上早起行人车马过往踩碾,便结成了[***]的冰。 白芷寒才坐在门口这么一会工夫,就看见了好几个行人摔倒,有的摔得挺厉害,半天都爬不起来。她便放下针线活,找了一把铁铲,走到门口街上,准备把门口这一段铲出一条路来。 (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小郎中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小郎中》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小郎中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小郎中》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