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兵器谱第三十七章 大干一票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齐大保红光满面,兴奋无已,仿佛打了鸡血似的,似在歌唱:“若我们把这地方拿下来,我们就有了不少战马。” 宋朝缺少战马,若是能缴获万多两万匹战马,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会引起轰动。一提起这事,不仅齐大保兴奋,就是皇甫嵩也是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满眼的小星星,右手紧握成拳,大声叫好:“好!好!好!这次,我们一定要干一票大的!” 契丹人虽是游牧民族,掌握了半个大漠,拥有很多战马,按理说不需要把战马集中在燕云之地。主要是因为,燕云之地是农耕地区,这里产马不多,是以,辽国在燕云之地会设一些马场,用来储备战马。 燕云之地与宋朝接壤,是两国战争最为激烈之地,做好各种战争准备,这是必然的。 “嗯!”要是能干掉这个马场的话,好处多多,吴骥眉头一挑,问道:“路线查明了?这里离我们归信有些远,一千多里路了,其中大部分要在辽国境内通过,难度很大,若是没有路线的话,很难成功。” 辽国的这个马场在涞水,距离归信有一千多里,这么远的行军,要想不惊动辽国有很大的难度。若是不明白路线的话,这事不可能完成,不仅不能完成,反而会把自己赔进去,这种亏本的事情,吴骥是不会做的。 “是呀!”皇甫嵩不住点头,打量着齐大保,很是紧张,又很是期待。紧张的是,怕齐大保没有掌握到这方面的讯息。期待的当然就是齐大保掌握了情形。 “这个……”齐大保眉头一挑,沉吟起来。 “甚么?你没有找到路径?”皇甫嵩很是失望。 从归信出发,一路打到涞水去,那是不可能的。归信军战力再强,毕竟人数不多,进入辽国境内不可能长时间大战,干上一票就走,才是最好的对策。一块大肥肉就在眼前,却是没办法吃到嘴里,任谁都会失望。 吴骥右手一摆,阻止皇甫嵩埋怨,道:“让他好好想想。” 皇甫嵩紧盯着齐大保,几次欲言,还是没有说出来,任由齐大保思索。 “有了!”过了老一阵,齐大保这才一拍额头,道:“吴都指挥,我们可以这么来干。从归信出发,先不进入辽境,而是沿着山往西走,来到这里,到安肃军附近,再往北,进入辽境,直奔涞水。” 他一边说,手指一边在地图上划动,吴骥顺着他的手指划动方向望去。照他说的路线行军,路程更长,却能减少在辽境的时间,更能保密。 若不这样行军,直接从归信出发,直奔涞水的话,在辽境内有一千多里路,很不安全。若是照齐大保的路线进行,在辽国的境内不过四五百里,以骑兵的速度,一天就能赶到,暴露的可能姓大为降低。 “这样行军,大多数时间在山里走,能行么?”皇甫嵩一脸的郑重之色:“山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旦给辽军发现,只需要数百人,就会让我们全军覆没。” 那是太行山,易守难攻,地势险要。要在太行山中行军,很容易给堵住道路。一旦给辽军堵住了,后果不堪设想。 “这条路线是没问题的。”齐大保并没有回答皇甫嵩的问话:“这条路线是两国商人私下贸易的路线,不仅可以过人,还可以运货,并不是太难走,我们通过的时间会大为缩短。” 宋辽两国在边关设有关市,在那里进行贸易。可是,在关市里交易的东西是明面上的,有些东西属于禁品,这就需要进行走私了。走私商人自然要寻找新的路线,避免给官府查到。 走私的物品有些是朝廷在后面艹纵,诸如战马。宋朝太需要战马了,向辽国购买的话,辽国漫天要价,宋朝就通过走私来完成。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也是有所缓解,走私马匹,宋朝是长期在做。 “要是这样的话,就好办多了!”吴骥拍板了:“就走这条路线。虽然行程远了些,可是,却更安全,不容易暴露。” 赔本的买卖绝对不做,这就是吴骥的原则,他宁愿多走路,也不愿暴露。 “如此的话,我们可以扮成商人,分批出发,在辽境内汇合。”皇甫嵩忙着出主意。 “好计较!”吴骥也是这么想的,与齐大保齐声赞同。 “可以先带一部分人出发,把这里的路线摸清楚,然后,把险要之地控制住,大军随后跟进,一举进入辽境。”吴骥右手一握拳,给出了方案。 未虑胜,先虑败,这是吴骥的原则,吴骥不可能把归信军置于险境。先派人摸清沿路情形,顺便把险要之地控制住,保证大军的安全,这太有必要了,皇甫嵩和齐大保没有异议。 “吴都指挥,我率领三百人先出发。”皇甫嵩请命了。 “你不能去。这事,我去。”齐大保抢着,道:“我们齐云社在这一带有些分社,我可以顺便联系一下,得到他们的帮助,我们成功的把握就更大了。” “好!就有劳你了。”吴骥同意了。 齐大保非常兴奋,立即率领三百归信军,扮成商队,就出发了。而吴骥和皇甫嵩则开始准备,一声令下,归信开始备干粮,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此去辽境,来回有两千多里,需要十来天时间隔,每人准备半个月的干粮就够了。 在吴骥的努力下,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三天后,齐大保传来消息,他已经把这条路线控制住了。吴骥留下两百归信军训练西兵,率领其余的归信军出发了。 归信军分两几批出发,每队人数不等。他们或扮商人,或扮马夫,或扮武师,或扮行人,能扮的全扮了。 吴骥率领三百人出发,他扮成一个富商模样,穿着一身华丽的绸缎,戴上头巾,颇有几分富态,看得兵士们眼睛一亮,不住打趣。 出了归信城,沿着太行山行军。在这里,还是在宋境,不用太担心消息泄露。当然,走私的不仅仅有宋朝商人,还有契丹人,防止泄密也有必要。 没走多远,就见一队四五十人的队伍行来,为首的是一个约莫三十余岁的男子,身着绸缎,颏下一绺胡须,手拿一把扇子,骑在马上,不住吆喝,要手下快些。 此人一见吴骥,手中扇子一挥,他手下忙停了下来,武师手按在刀柄上,警惕的打量着吴骥他们。很显然,这条路上时常发生抢劫、黑吃黑这类事情。 吴骥这一行人,个头高大,很是精悍,个个气势逼人,要他不紧张都不行。 “走!”吴骥冲这人点点头,微微一笑,手一挥,带着归信军离去了。 望着吴骥他们离去,这个男子才松了口气,抹了抹额头的汗水:“这么大一路人,好精悍,是朝中的王爷,还是大人?” “他们是去弄马的吧?”有个下人多嘴。 “瞧这模样,应该是朝廷的大官。”这个男子嘴角一扯道:“这条道上,时常会遇到朝廷的人,他们就是为了弄马。他们卖给朝廷的马虽比市面上要便宜些,却也便宜不到哪里去,那些银子,都给这些人赚了。” 走私得到的战马,虽然比辽国卖给宋朝的要便宜些,却不会便宜到哪里去。因为,这要大势力来做,这些大势力低价买进来,高价卖出去,赚的仍是宋朝的钱。 “朝廷也是的,要是允许我们卖给朝廷,价钱会低上很多。”又一下人嘀咕起来。 “哼!那是官商勾结,象我们这点银子,哪里搭得上官府。”这个中年男子很是不满,手一挥,带着手下人离去。 在宋朝走私战马,是暴利行业,那些达官显贵,大商人哪会放过,这些小商人肯定就插不上手。 吴骥带着归信军一直前行,路上时不时就会遇到商人,或是赶着骏马,或是赶着别的货物,匆匆而去。每遇到一批,总是警惕姓很高,好象吴骥他们是打劫的强盗,要黑吃黑似的。 于他们的心情,吴骥很能理解,不予计较。 这条走私路线真的很红火,吴骥大是惊讶。越是如此,吴骥对于此次行动越有信心。这说明辽国于这条走私路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也需要很多宋朝的货物,却是宋朝明令不卖的。 沿途中,每遇到险要之处,就会发现有归信军。他们隐藏在暗中,盯着险要处,若是辽军赶来,他们会第一时间占领。 对于齐大保的处置,吴骥非常满意。 一天之后,吴骥出了太行山,与齐大保汇合。齐大保一见吴骥,笑嘻嘻的道:“吴都指挥,涞水那里的辽狗没有任何异动,我们这一次去,肯定会大有收获。” “那就好。”吴骥大是欢喜。 “吴都指挥,你能不能见一个人?”齐大保迟疑了一下,这才说出来。 “是谁?”吴骥有些惊讶,念头一转,问道:“是不是你们齐云社的头目?” “是我们的首领,他想与你商议一些事情。”齐大保道。 “齐云社的首领?”吴骥有些惊讶。 齐云社与吴骥的关系非同一般,齐云社是最早的霹雳弹主顾。正是因为齐云社购买霹雳弹,吴骥赚到了第一桶金,吴氏军工这才发展起来。后来,吴骥接手归信军,没少与齐云社合作。可是,到眼下为止,还没有见过齐云社的首领。 (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兵器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兵器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兵器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兵器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