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电影制片人的觉醒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聊斋好莱坞第531章 电影制片人的觉醒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就这样,夏洛特轻松得到了imax董事会全员的支持,入主了这家并不算特别大型,但未来却对世界电影市场影响深远的公司。 而《大侦探福尔摩斯》使用imax技术进行拍摄这点,也定了下来。 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对imax摄影机的应用问题。 这种价格昂贵的大型摄影机,在使用方法上跟普通摄影机还是有所区别的。 ——别的不说,光是个头和重量,imax摄影机就要超出普通摄影机不少。 ——力气小的摄影师,甚至都扛不动这玩意。 这东西的使用,自然需要imax公司的技术人员专门指导。 何况,作为一个会在拍摄过程中大量使用法术特效的人,夏洛特还得考虑如何在imax摄影机上附加法术,以便让法术特效继续生效的问题。 这也需要提前准备。 而且,按照夏洛特的计划,《大侦探福尔摩斯》拍摄的过程中,还需要用到高速摄影机。 毕竟,主角福尔摩斯的格斗术,可是有大量提前推演的成分的。 要想把这部分内容拍摄得有表现力,就必须有相应的动作配合,而用慢镜头摆拍的方式拍摄,可是拍不出那种拳头打在脸颊上,面部整个随着拳头扭曲变形的瞬间效果的。 这就是需要高速摄影机的地方了。 好在,imax公司在高速摄影机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满足夏洛特的要求并不成问题。 可以说,这次预备拍摄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是夏洛特拍摄电影以来,对新技术的应用最多的一次。 所以,他筹备起来,要小心谨慎很多。 而另一边,在分离出了红衣厉鬼的鬼怪分身后,查理兹也解除了后顾之忧。 她并没有像之前一样,去度假或者准备接拍下一部电影,反而跟着导演派蒂·杰金斯一起,开始跟进起《女魔头》的后期制作来。 “现在我算是彻底明白导演这个职业为什么平均一两年能拍一部电影就算高产了!” 一天晚上,查理兹一脸疲惫的回到家中,她懒洋洋地瘫在沙发上跟夏洛特抱怨道, “制作一部电影的过程中,导演和制片人要关注的事情,确实比演员多太多了。” “你只是不习惯制片人的工作而已。” 作为过来人,夏洛特安慰自己的女朋友道, “等你习惯后,制片人的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这份工作可以说是什么都管,但也可以什么都不管,最重要的,管好钱和人,其他的就交给导演就好了。一些厉害的制片人,像杰瑞·布鲁克海默,可是可以同时监制好几部电影的。” “说的好容易,可做起来却很难啊!” 查理兹有些愁眉苦脸, “反正监制《女魔头》一部电影,就够我受的了。相比之下,我倒觉得作为演员,一年演上七八部电影,还比较容易一些。” “那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吧?” 夏洛特则反驳道, “我觉得,一年出演七八部电影,如果不算龙套角色的话,在演员里也算是劳模了!” “是吗?那我哪天就达成一个“劳模”的成就给你看看吧!” 查理兹自信地道。 而夏洛特却摇了摇头, “莎莉,以你现在的咖位,除非像小罗伯特·唐尼那样作死,不然那已经不可能再达成那个成就了。” “……你说的也对。” 查理兹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 对好莱坞的演员们来说,咖位不同,片酬、待遇和行为标准,都是有着云泥之别的。 像一年接七八部电影这种事情,更适用于那些正处于上升期,在努力冲击一线的二三线小明星。 ——这阶段的演员神格还未凝聚,更加需要曝光,多接电影对他们没有坏处。 而且,对这个阶段的演员来说,成功的作品,要比失败的作品更加重要。 毕竟,只要不是像凯文·科斯特纳那样,在《未来水世界》那种超级大制作中失败,坑的一塌糊涂,普通的电影即使失败了,他们这些二三线依旧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最多也就是短期内片约少一点儿而已。 可反过来,这七八部电影中只要有一两部大成功,那他们很可能就可以趁机跃升一线了。 ——相比之下,一线明星们接拍电影,就要小心谨慎许多了。 因为到了他们这个地位,成功已经是必须的了,失败则成了不可原谅的。 一般来说,一个好莱坞一线明星,只要连续失败两到三部电影,就会彻底跌出一线。 ——这可不是一个单纯的地位,还涉及真金白银的片酬还各种代言费用等收入,由不得明星们不谨慎。 所以,一线明星们都会谨慎接片,同时也会刻意控制自己每年的曝光率。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可是有审美疲劳这种事情存在的—— 不管是帅气阳刚的帅哥,还是倾国倾城的美女,如果几年中频繁在大屏幕上出现,观众们很快就会厌烦的。 ——作为一个演员,连续多年制霸暑期档什么的,做梦的时候想想就好,当真的话…… 当然,要说多年制霸某个档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不过却需要加上一个前提。 ——那就是专职的喜剧演员。 某种程度上,笑星或者说谐星这个特殊类型,是不太受审美疲劳影响的。 ——而且,他们也并不怎么需要美。 因为能给观众带来欢笑,观众们对这类演员往往有很高的好感度。 ——东方的星爷和葛大爷,西方的金·凯瑞和本·斯蒂勒,都是这种类型。 只要电影的故事不太垃圾,又是喜剧,观众们就会买账。 虽然这样的电影,更适合新年前后的贺岁档期,又或者作为暑期档中的中小成本影片存在,但确实成功率会很高。 只不过,一日为笑星,终身为笑星—— 这样的喜剧电影演多了,往往就会给观众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后就很难转型了。 就像太平洋对岸的葛大爷,一系列贺岁喜剧,让观众们认定了他喜剧的形象,哪怕他在《夜宴》中飚起了很不错的演技,可架不住观众们“一看他就笑”啊! ——于是他几次向正剧方向的转型都失败了。 只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聊斋好莱坞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聊斋好莱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聊斋好莱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聊斋好莱坞》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