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天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郭圣通以前和许汐泠的关系还不错,就连许汐泠掖庭令的官职,都是她亲自推荐的。 以至于她一直认为许汐泠的上位,完全是踩着自己的肩膀,把自己当成了垫脚石,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她对许汐泠才异常之厌恶。 这次刘秀御驾亲征魏郡,终究还是没带上郭圣通,带的人是阴丽华和许汐泠。 从洛阳到魏郡,要走河内。 以前河内地区,贼寇横行,耕地荒废,现在经过寇恂的治理,河内地区已经焕然一新,目前河内郡也是洛阳朝廷最大的粮仓。 河内的变化,刘秀感受得尤其明显。 坐在马车里,他撩起车帘,望着路边的田地,对同在车内的阴丽华和许汐泠笑道:“当年,河内的耕地大多都已荒废,而现在,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终于又长起了庄稼,这皆是子翼之功啊!” 许汐泠笑道:“臣妾还记得,当年陛下去河北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当时河内又闹贼患,又闹天灾,百姓们苦不堪言!” 阴丽华也望向车窗外的田地,看着绿油油一片的庄稼地,有感而发道:“河内的庄稼长得可真好啊!” 刘秀笑道:“河内土地肥沃,雨水又充沛,只要不闹天灾,不闹人祸,年年都是大丰收,所以,在河内把庄稼种得好,并不算真本事,在南阳大旱的时候,还能把庄稼种得好,那才叫做真本事!” 说到这里,刘秀非但不觉得脸红,反而还露出得意之色。 许汐泠闻言,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声来,阴丽华也被刘秀的臭屁逗乐了,但也不得不承认,刘秀的话还真就没夸张,南阳大旱之际,别人家的庄稼要么干死了,要么长势不佳,只有刘秀种的庄稼长势旺盛,收成也好。 就种地的能耐而言,刘秀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阴丽华突然想到了什么,看向刘秀,问道:“陛下,臣妾听说寇太守要去颍川任职?” 见刘秀点了头,阴丽华不解地问道:“既然寇太守把河内治理得这么好,为何不让寇太守继续留在河内,而调他去颍川呢?” 刘秀笑了笑,说道:“并非我想调子翼去颍川,而是子翼自己提出,不想在河内做太守了。” 阴丽华和许汐泠同是露出不解之色,刘秀解释道:“子翼在河内,不仅治政出色,平贼有方,当初,还曾挫败过苏茂、贾强的率军偷袭,可谓是要政绩有政绩,要功勋有功勋,威望之高,恐怕无人能出其左右,河内地区的许多贼寇,都是仰慕子翼的名声,主动放弃了对抗朝廷,遣散部众,解甲归田。” 稍顿,刘秀又道:“身为臣子,倘若在一个地方的威望比天子都要高,难免惹人猜忌,恐怕更会惹来天子的忌惮,子翼一再提交辞呈,一再请求调职,实则是为了避嫌啊!” 原来是这样!听完刘秀的这番分析,阴丽华和许汐泠才算弄清楚寇恂心中的想法。 阴丽华禁不住赞叹道:“寇太守,真君子也!” 许汐泠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道:“寇太守的避嫌,又何尝不是不了解陛下,误把陛下当成了妒贤嫉能之人?” 阴丽华不同意许汐泠的这种说法,说道:“当避嫌就应避嫌,这才是为臣之道。 避免不必要的猜忌,不仅仅是明哲保身,更是为陛下着想。” 刘秀听得认真,仔细想想,觉得不无道理。 本来,他也认同许汐泠的说法,认为是寇恂太不了解自己,不过听了阴丽华这席话,他对寇恂倒是有了新的认知。 他们正说着话,马车外传来马蹄声,刘秀转目一瞧,原来是寇张催马而来。 寇张是寇恂的亲侄子,二十出头的年纪,生得眉清目秀,相貌堂堂,现在骑着战马,顶盔贯甲,罩袍束带,背后披着红色的大氅,更显得英姿飒爽,卓越不群。 他在马上插手施礼,说道:“陛下,我们是走怀县,还是走武德?” 怀县是河内的郡城,但走怀县,得绕个远。 刘秀想了想,说道:“去武德。” “是!陛下!” 寇张先是答应一声,接着举目望望天色,说道:“陛下,倘若去武德,恐怕天黑之前,未必能进城。” “无妨。” 刘秀摆了摆手,说道:“可于野外扎营休息。” “微臣遵命!” 寇张插手命令,拨马而去。 阴丽华望着寇张骑马而去的背影,含笑说道:“虎父无犬子,寇太守的这位侄子,也是年少有为。” 刘秀仰面而笑,认同地点点头,说道:“寇张、谷崇二人,武艺高强,精于骑射,都是难得的将才!” 阴丽华笑道:“陛下这次钦点他二人伴驾出征,也是有意安抚寇太守吧?” 刘秀再次大笑起来,拉着阴丽华的手,向回一带,把她搂在自己怀中,笑道:“还是丽华了解为夫啊!” 阴丽华玉面通红,难为情地看眼许汐泠,后者则是识趣地将头扭向一旁,望向窗外。 刘秀见状,突然一伸手,把许汐泠也拉了过来。 长话短说,刘秀亲帅的两万汉军,走武德、获嘉、汲县,然后由朝歌进入魏郡。 寇恂把河内治理得很好,铫期治理下的魏郡,也同样出色。 以前魏郡可是比河内更惨更加荒凉,十村九空,饿殍遍野。 不过现在魏郡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把以前废弃的耕地重新耕种起来,并且还新开垦了许多的荒地,人口也呈直线上升。 之所以会这样,很简单,铫期向朝廷上疏,请朝廷特许魏郡施行三十税一。 三十税一的意思是,凡魏郡之农民,每年的税收是总收成的三十分之一。 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即便以前,大汉盛世的时候,施行三十税一也极少。 刘邦曾施行过一段时间的十五税一,但为了筹钱和项羽作战,后来改为十税一。 刘邦死后,到了惠帝时,才又改为十五税一。 经过高祖、惠帝两位皇帝的治理,天下大定,国泰民安,到了景帝时,实施三十税一,但也仅仅实施了两年而已。 现在魏郡施行三十税一,各地的百姓纷纷闻讯而至。 天下大乱之际,最不缺的就是流民,魏郡施行这么好的政策,又哪会不吸引人过来呢? 刘秀同意在魏郡施行三十税一,等于是在魏郡下了血本,就是要振兴魏郡,为朝廷再增添一座大粮仓。 本钱他已经砸进去了,眼瞅着要见成效了,偏偏在这个时候五校军又在魏郡闹腾起来,刘秀哪能容忍? 以刘秀为首的汉军进入魏郡后,沿着清河,一路北上,直奔五校军聚集的黄泽湖进发。 得知刘秀进入魏郡的消息,铫期在邺城征召并集结郡军,组成一支两千人的兵马,配合刘秀作战。 刘秀军由南向北,铫期军由北向南,两支军队,于黄泽湖的西南汇合一处。 汉军大营,中军帐。 铫期带着一脸的激动和兴奋,大步流星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进到中军帐里,看见居中而坐的刘秀,铫期深吸口气,拱手施礼,振声说道:“微臣参见陛下!” 刘秀起身,绕过帅案,走到铫期近前,上下打量他一番,而后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胳膊,哈哈大笑道:“次况一点都没变,还是老样子嘛!我本以为次况做了太守,享了清福,身体也要跟着发福哩!” 铫期是最早追随刘秀的心腹爱将之一,之间的关系太熟了,在铫期面前,刘秀说起话来毫无顾忌,也可以随意地开开他玩笑。 相隔这么久,君臣二人才再次相见,铫期是既激动,心里还有点小伤感。 不过被刘秀这一说笑,全都冲散了。 他乐道:“陛下啊,微臣虽在邺城做太守,但武艺可从没扔下,每天早上,微臣都要打两套拳,练一套枪!” 刘秀抚掌笑道:“甚好、甚好!” 铫期感叹道:“陛下亲临魏郡,一路舟车劳顿,皆是微臣之过啊!” 刘秀不解地看着他。 铫期解释道:“若非微臣无能,又怎会烦劳陛下御驾亲征!” “哎?” 刘秀摆了摆手,说道:“五校与刘永暗中勾结,现在刘永的扶植下,于魏郡死灰复燃,这非魏郡一地之事,更非魏郡一地所能敌!” 铫期说道:“刘永真乃我大汉的心腹之患!” 刘秀说道:“我已令巨卿,率军征讨睢阳,即便巨卿打不下睢阳,起码也可让刘永自顾不暇!” 铫期若有所思地说道:“刘永势力,看似强大,实则内部并不稳固,巨卿此次率军东征,微臣以为,我军取胜的机会很大!” 在战场上,盖延称得上是员猛将,但他可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在铫期眼中,盖延统兵征战的能力,绝不在自己之下。 刘秀笑了,又拍了拍铫期的胳膊,然后抬手指向寇张、谷崇二将,说道:“这位是子翼的侄子,寇张,这位是子翼的外甥,谷崇!” 听陛下提到了自己,寇张和谷崇立刻上前,向铫期拱手施礼,说道:“末将寇张(谷崇),参见姚太守!” 他二人对铫期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当初铫期追击铜马军,进入兖州,独自对抗铜马军,可谓是威震兖州,一战成名。 铫期含笑看了看寇张、谷崇二人,点点头,赞道:“不错!寇太守乃人中之杰,你二人更当以寇太守为榜样!” “末将谨记姚太守教诲!” 刘秀话锋一转,说道:“次况,讲讲五校军目前的情况!” 铫期面色一正,说道:“陛下,五校军的兵力接近两万,经常出没于内黄、繁阳一带,当地村镇,频频受到袭扰,县兵征讨,皆铩羽而归。” 刘秀沉默片刻,问道:“这支五校军的头领是何人?”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汉天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天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天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天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