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上下勠力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121 上下勠力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听完耿雍的破解之法,饶是天生麒麟子,也不禁瞠目。 当下,竟然有温室! 温室大棚的温室! 原来,早在西汉时,皇宫中便有专人培育反季节蔬果。 《汉书召信臣传》上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温室蔬菜果品固然新奇,可吃了段时间,皇帝自己就觉得心虚了。召信臣(人名)于是谏言说,反季节蔬菜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 孔圣人亦说“不时不食”,要“顺时育物”。 古人最讲究“事死如事生”。活人不能食用的东西,也不能供奉祖宗,“不时之物,不宜以奉供养。”于是,永初六年(公元112年)春,安帝下诏:“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熟,或穿掘萌芽,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但凡上贡的新奇蔬果多数不是时令出产,这样不是违背大自然生长万物的规律吗? 又明令:“自今当奉祠陵庙及给御者,皆须时而上。”从今天开始,不是按照时令生长出来的东西,不许供给皇室与供奉祖宗陵庙。 安帝的诏书里,甚至详细规定了二十三种菜蔬果品,绝对不允许用温室反季节栽培。 不让反季节栽培蔬果,却没说不能种植草药啊! 再细想,刘备不禁自嘲。 自家的暖柜,又是何物?楼上房,胡姬不早已试种药材了吗? 管宁一来,又险些喜到癫狂。心神激荡,六神无主。往日的沉着机辨全都不见。更把这些要紧事都忘记了。 唉,心平才能气和。 往后一定要淡定。 只待邑民院中水田收割,刘备便会助其改建温室,种植药材。药材的价格,可比稻谷高多了。当然,为防邑民见有利可图,将邑外水田也改成药圃,刘备会严令将温室药圃限定在宅院之内。 先退热正骨。再以纱布、竹夹板固定断处。静卧修养,辅以汤药。半月后,管父病情渐好。 良医好药,一切用度都是最好。才能药到病除,见效极快。其中销,非一般人家能够担待。刘备自家便是因病致穷。以己度人,这才开义舍,建医馆,广施汤药。所求,不过是让自己和母亲,心有所安。 管宁感激不尽。 两位好友亦弹冠相庆。 这便相约到酒垆小酌。邴原本就好酒如命,恰逢喜事,这便多喝了几杯。三人击碗而歌,引来楼上楼下酒客,皆侧耳驻足。听到慷慨激昂处,便有一人挑帘而入。冲三人抱拳道:“三位皆高士,当委以重用。且随我去见主公!” 见他人高马大,雄壮却粗通礼仪。邴原这便睨视发问:“你是何人?” “某叫韩猛。草字苴子。乃少君侯门下一家将。” 邴原洒笑:“某一家将,如何能替主做主?” 韩猛咧嘴一笑:“高士既来,又被某撞见。时不我待,心中急切,这便擅自做主。” “哦?”邴原旋即正色道:“少君侯年少英才,自有主张。又何须假你之手?” 韩猛再抱拳:“能助主公成大事者,某甘愿牵马提灯!” 虽是粗鄙武夫,错把‘牵马坠蹬’说成‘牵马提灯’。却胜在情真意切。 邴原还欲发问,却被管宁打断。管宁起身行礼:请问足下,少君侯欲成何事? 韩猛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匡扶汉室,再兴大汉! 这几个字,说的中气十足,气冲霄汉。震的耳廓嗡嗡作响。 楼上楼下,一时落针可闻。 第一次,邑民们听到‘匡扶汉室,再兴大汉’,直令人热血沸腾之句。 管宁这便长揖一礼:足下心意,我等已尽知。今日且回,他后必有分晓。 韩猛满心不甘,这便怏怏而退。 “如何?”返回精舍,华歆忽然发问。 “与我想的不一样。”邴原笑答。 华歆又转看管宁:“少君侯可是托身之人?” 管宁沉思片刻,开口道:“听闻大儒陈亦在楼桑授业,我想明日便自投门下,继续学业。” “妙极!”邴原从榻上一蹦而起:“同去!同去!” 华歆亦点头道:“此乃上上之策。” 五楼书房。耿雍将刺奸记录的酒肆之事,报与刘备。 刘备笑着吁了口气:“韩猛如何能知我心意?” 耿雍想了想道:“正所谓天命所归,时也、运也、命也。以己度人,天降主公于世,若不成大事,岂非暴殄天物。”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刘备还是小觑了天下英雄啊。 “不然主公以为如何?”说话之人长揖而入。正是崔钧,崔州平。 刘备笑叹:“我们是不是应低调?” “事无不可对人言。”耿雍笑答:“若匡扶汉室都要低调。天下还有何事可大肆宣扬?” 主臣三人,心意相通,相视而笑。 良禽择木而栖。门下家臣、部将,皆称国士。跟着一个只愿困守十里封地的亭侯,又岂能心甘。 有了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目标,这便能聚拢人心,上下力。 这便是野望。 或者叫企图心。 不满足现状,志在天下。于乱世之中,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方为明主。 耿雍、崔钧,乃家臣之首。想必黄忠等人,亦是如此做想。 刘备这便问计二人:“下一步,该当如何?” 崔钧掷地有声:“进爵乡侯。” 刘备这才如梦初醒。 与诸侯之路不同。二人是要他走王侯之道! 简称:王道。 于是,这条王道路线就是:亭侯、乡侯、县侯,诸王。 诸侯王先不想。亭侯之上便是乡侯。若是分封,刘备的下一个目标,便是百里乡侯。至于是什么乡,那就看封地在哪了。一般说来都是就近封赏。距离楼桑应不会太远。 话说,成为诸侯王之后,又当如何? 刘备没有去想。估计他身边的属臣家将,也没有想好。 诸葛亮对友人说:“你们三人将来的仕途,官位可至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能至何位,亮只笑不答。 细细想来。诸葛亮说此话,难道只是要贬低朋友,抬高自己?非也!或许,站在‘隆中三友’,甚至包括孔明自己的角度来说,刺史、郡守,已然是高官了!换句话说,能官至刺史、郡守,士人们已心满意足! 诸葛亮对好友的评价,非但全无贬低之意,反而是一种赞赏。 所谓国士无双。何为国士?便是指:一国之上士也! 郡国郡国,一郡便可成一国。 如此说来,官至刺史、郡守,对一般良才来说,确是足够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