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君前臣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19 君前臣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除去三叩九拜。“君前臣名”,亦是君臣称谓之礼。 乃是说:臣下在皇帝面前自称必须用其名;在皇帝面前提及其他大臣,也须称其名。 循从尊卑有别,是君臣之礼的核心原则。“卑”身臣子,在“尊”身皇帝面前,须谦称己名,以示尊敬。如若某位大臣被破例允许不称其名{不包括自称},则属于君对臣的极高礼遇了。 “赞拜不名”、“诏书不名”。便属此例。 被赐予“赞拜不名”的特权者,朝仪叩拜,赞礼官在皇帝面前不像宣其他官员那样唱出其名,而用官职或爵位替代。因是在天子面前,且多是正规的朝仪场合,所以官员们视其为恩遇殊荣。 被赐以赞拜不名者,往往还赋予君臣礼制其他方面的特权。 “入朝不趋”:入朝上殿时,不像一般朝臣那样快步趋行,可漫步缓行。 “剑履上殿”:一般官员要遵从上殿时去佩剑、脱履的尊君礼制,而有此特权者可着履、佩剑上殿。两汉时,得此殊荣者不乏其人。如西汉之萧何,汉末之董卓、曹操等。 这一时期,皇帝对近臣常以字相称,不称其名。如高祖曾于众臣面前称赞张良:“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景帝对窦婴称呼其字“王孙”等。 言归正传。 “大哥!” “主公。” “二弟三弟,诸位辛苦了。”刘备掀帘笑道。 “皇帝陛下,可曾提到大哥?”张飞问道。 “嗯,陛下亲自受计。”刘备笑答:“还赐下舆马衣服,驳犀具剑。” “嘿!俺就说。大哥内济流民,外伐鲜卑。便是在这洛阳城中三岁小儿,亦知大哥名号。陛下焉能不问!”张飞嘿声笑道。 “三弟言之有理。”关羽亦笑:“大哥当世人杰,陛下自当持重。” 三位家臣亦感同身受。关羽之强,这几日早有体会。或许放眼临乡,只有威天神将黄忠,能与之敌。 大汉只有痞气。 何为痞气?便是任侠之风,江湖草莽之气。 自皇帝以降,上到王侯公卿、下到贩夫走卒,皆有侠气,皆重忠义。故而,煌煌天汉,高有朝堂,远有江湖。身居高位,当礼贤下士。远在江湖,亦为知己者死。 可简单理解为,时人皆有两种身份。等级森严,不得僭越的‘官方身份’。还有意气相投,不避生死的‘江湖身份’。 故而朝堂结党,江湖结义。 任侠之风,唯有强汉。后世王朝皆不见踪迹。甚是可惜。 于是,母亲义结金兰,刘关张桃园结义。皆传为美谭。 时人亦不觉得有何不对,又有何不可! 君以国士待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当以仇寇报之! 细细品味,比起只有奴才顺民的后世王朝,先秦两汉是何等的快意恩仇。 这股痞气,贯穿始终。 痞从何来?微末江湖。 无论身居庙堂,还是避世山野。这股与身俱来的痞气,从未消散。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心悦诚服,纳头便拜。 “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 细想,有两个收获。首先,钱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时下所有难题。其次,钱办不到的事,豪侠却能办到。于是比钱财更强大的,便是江湖豪侠的千金一诺。 再看此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将儒生和侠客等量齐观。亦说明先秦两汉时,侠客的地位,并不低。 甚至是能解决许多棘手难题的关键人物。 君侯和兴前后两汉的先祖一样,也起于微末。果敢利落,快意恩仇。 一身痞气。 大汉朝的这股痞气,诸位看官当细细体会。切莫再以后世经验,反套我大汉。就如被一代代去势的蒙古战马。在强权面前唯唯诺诺,互相蝇营狗苟,被骟尽了血勇的后世官场职场,绝不是我大汉风尚。 由此亦可见。说书人的天赋,便是能将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只言片语、细枝末节,拼凑成一条完整的剧情线。不要去轻易怀疑一个说书人的发散思维,以及与生俱来的想象力。 北伐之战便是例证。 关于夏育等人的那场北伐,史书上只有寥寥数笔,一语带过。后世亦无人提及。然而,说书人却能从零碎的史料中,拼凑出整个过程。 首先,夏育等人,能力智商,在不在线? 事实证明,三人皆是平羌宿将,通晓兵事。 为何要北伐? 显然是鲜卑为何连年寇边,为祸日重。 时机对不对? 大汉七州蝗,鲜卑四月寇边。显然亦受蝗灾。 大汉十三州,凭什么认为在北地大旱? 旱极而蝗。江南多水,岂能有七州连旱?故而只能是北方。 如何都是骑兵? 捣巢行动,故而皆是精骑。 为何转战两千余里? 鲜卑大单于行游击战术,将大汉骑兵拖垮。 为何王庭东移? 胡民生存所依有三:“水草”、“刍禾”、“盐地”。 以上素材,皆能查到。却无人能拼凑成一条完整的故事线。 而说书人做到了。 信不信? 随意。 反正,此最后一次解释所谓的‘桃园结义,身份悬殊’。以后再也不说了。 上计乃是一场大考。 刘备完美过关。 张飞临来时,已在临乡将作坊留下了身形尺寸。专属的吞光神铠,正在加紧制备。关羽的身形尺寸,亦被六百里马不停蹄赶来的侯府良匠带回。 搪瓷上彩,已非难事。 只是编缀吞光铠的超硬搪瓷甲片的成片率,实在太低。无法改进技艺,提高成功率的状况下,唯有先给家臣披装。想要大规模的武装全军,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吞光镶环甲。 既如此珍贵,吞光神铠上的搪瓷彩釉,自要与众不同。 釉彩之于甲胄,犹如人体之刺青。必要彰显个性。漆黑如墨的甲胄之上,烧制出不同颜色的彩釉纹理。且多用传说中的神兽纹。 先给四位义弟锻造的吞光神铠,以辟邪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纹,辅以蒲纹、涡纹、缠枝纹、卷云纹,烧造而成。 刘备的吞光釉彩,自然是赤金麒麟。 义父黄忠的吞光釉彩为五凤之一的紫色{yuèzhuo}。 典韦的吞光釉彩为四凶之一的杌{táowu}。 周泰的吞光釉彩为四凶之一的饕餮{tāotiè}。 君侯麾下被后世传为神将的四神、四凶,已出大半。 甚好。 翌日。 黄门令左丰亲来宣诏。将昨日陛下金口御封的舆马衣服,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送到府中。 并随传陛下口谕。言,雪大路封,归途不易。临乡侯可安居京城,待雪花路开,再返乡不迟。 刘备这便领诏。 宫中诸事繁杂,左丰身居高位,无法久待。这便依依惜别,返归宫中。 相比北地。洛阳的冬季,并不算过于严寒。 据古文献记载。古时洛阳气候温暖,商周时野外还有象群。周桓王二十二年到周灵王末年,{前698年~前545年},一百五十余年间,洛阳冬季竟无冷冻。到今汉时,洛阳天气才变得较为干冷。究其原因,乃地处河谷盆地,周围山脉倚为屏障,隔绝冷风。且人口密集,热岛效应明显。故而比起临乡,洛阳冬季少雪。 冬季干冷,无碍施工。 殖货里的下水管网升级改造,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工期紧张。便是正腊,匠人们也难得空闲。好在,匠人们多是洛阳本地人氏,下工回家过节也是一样。 锅炉房建好。地下管网遍铺府中。暖柜开始送来热风,如厕终能水洗。一切皆如楼桑老宅。刘备却不敢有片刻懒怠。整日端坐,翻阅段太尉留下的平羌手札。以备不虞。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