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群雁无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26 群雁无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恋上你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所谓鸿运当头。昨夜刚洞房,今早已当爹。 电光石火,白驹过隙也没这么快。 待士贵人起身,准备去太妃殿前,行“成妇礼”。闻王妃又诞嫡子,遂赶去相见。虽说事急从权,然礼不可废。太妃与二位义母重返西宫。妇见舅姑、妇馈舅姑、舅姑醴妇,一丝不苟。“三爵之礼”毕。再过三月,庙见成妇。祭告祖先,便是蓟王家人。 闻副伏罗氏常做“大雁南飞”之胎梦。刘备即命门下督郑泰,亲往黄金台四方馆,询问馆长朱建平。 朱建平掐指一算,娓娓道来。 言,大雁乃禽中之冠,自上古时,便被视为“五常俱全”之灵兽。 五常者:仁、义、礼、智、信。 雁有仁心,乃因雁群当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余下壮雁皆不会弃之于不顾,养其老、送其终,此为仁者之心。 雁有情义,雌雄相配,从一而终。不论是雌雁死,或雄雁亡,落单孤雁,至死不渝,再不婚配。 雁群展翅高飞,或为“一”字,或为“人”字,从头至尾,依长幼之序,称作“雁序”。阵头由老雁引领,壮雁即便飞得再快,亦不会赶超老雁,故有礼让恭谦之意。 雁难猎取,只因大雁有智。俗语谓“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此三种生灵,最是机敏,凡有风吹草动,群雁便会立刻飞空躲避。 雁群因时节变换而南北迁徙,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此乃雁之信。 正因大雁“五常俱全”,故时人求亲访友,皆“奠雁”,又称“执雁为礼”。 “原来如此。”刘备欣然点头。听郑泰转述大相师一席话,方知“执雁”竟有大学问。 “朱馆长又言:正因‘五常俱全’,故‘大雁南飞,列队成行’,乃吉兆也。”郑泰言道:“高车妃,出身塞外草原,故乡在北。蓟国在南。雁群南飞,乃投主公也。列队成行,乃有序也。” 刘备轻轻颔首:“莫非是高车来投。” 郑泰又道:“朱馆长还说,若高车妃诞下麟儿,归义王恐命不久也。” “果然如此。”刘备一声长叹。 副伏罗氏老王,终归未能得见刘备一统天下。万幸,刘备已在高车王庭,建起十二部联盟。老王薨天,必有新王登基。以刘备今时今日之威势,自无惧高车生变。 正因如此。南飞大雁才会列队成行。以示尊卑有序。 副伏罗老王,上次见时,刘备已觉时日无多。或副伏罗妃,亦有所料。心中牵挂老父,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幸,刘备已有万全之策。没鹿回部伏于背,三郡乌桓,南匈奴,鲜卑属国,横拦身前。还有蓟国横亘幽冀,千里圩田。“北有蓟,莫纵缰”。可不是说说而已。 妇人产子,生死攸关。刘备关心则乱,一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清晨再问,仍未生产。 刘备猛然忆起,先时副伏罗妃产女,亦如此这般。 当即下令,命门下督郑泰,水路相济,奔赴白海之滨,高车王庭。将最新消息带回。 郑泰领命,即刻启程。 三日后,便有乌桓快马抵达。言,高车老王已薨,遗命葬于北海。高车告丧队伍,已入卢龙塞。不日当可抵达。 是夜。高车妃产下一子,母子平安。刘备本欲隐瞒,不料副伏罗氏,竟已知晓。 百万高车,孤悬在外。群雁无首。 高车有“六氏十二姓”。其中十二姓,追随副伏罗归义王,东进、南下。迁入塞外草原。立王帐于白海之滨。北海附近,还散落着六氏各部,数十万部民。先前刘备攻略半岛,迁扶余四加南下,又在半岛之上,立苍海郡。 重塑北疆版图:乐浪与玄菟串联辽东,玄菟东界与苍海西南界接,苍海郡东极大海,西北暂以北海为界,郡治临秽县,涵括扶余、北沃沮所在领城。即后世松花江流域、图们江流域。 北海往西,南至戈壁,大片漠北之地,又皆为没鹿回部所据。 换言之,西域都护府与苍海郡,宛如左右臂弯,将塞外环抱。又以北海为界,高车六氏、十二姓与没鹿回部,三足鼎立。自从副伏罗氏老王,率十二部南下归顺大汉,受封归义王。等同与不愿南下,滞留北海的高车六氏决裂。换言之,高车就此,分裂成“南北高车”。如先前南北匈奴分裂一般无二。 本可“井水不犯河水”。奈何副伏罗氏老王,却遗命葬于北海。 按照高车人习俗。完成老王遗命者,方能立为新王。换言之,南高车十二部,即日便将提兵北上,护送老王遗体,以“王礼”,葬于北海之滨。 试想,北高车六氏,焉能轻易放行。更何况,随大汉苍海郡建立,大大压缩了北高车的游牧边界。对大汉帝国,蓟王刘备,北高车敢怒不敢言。再遇南高车大军压境,必拼死一战。无它,西有没鹿回,东有苍海郡,北靠无人冰原,再遭南高车挤压。退无可退,躲无可躲。生死关头,如何能忍。必奋起反抗。 眼看大战一触即发。副伏罗氏新主,副伏罗妃兄长,以告丧为名,遣人日夜兼程,南下通报。 刘备专开朝议。问政北疆战事。 王傅黄忠起身言道:“南北高车血战,名为送葬,实为一统。” 横海将军黄盖,亦进言道:“王傅所言极是。自立白檀互市,南高车与我国素有往来。兵甲、车辆、机关诸器,皆不可同日而语。此消彼长,北高车越显羸弱。于是乎,归义王遗命,便自然而然,被视为‘一统高车’之遗愿。” 刘备轻轻颔首:“南北高车,国力如何。” “南高车十二部,各有十万部民,约百二十万众。北高车六部,亦各有十万部民,约六十万众。”左国相崔钧答曰。 “虽国力悬殊,然北高车身陷死地,困兽犹斗。此战即便血战险胜,南高车亦十不存一。” 蓟都尹娄圭言道:“若高车折损过巨,没鹿回部必趁机南下,一统草原。那时……” “当如鲜卑檀石槐故事。”刘备眸中戾芒一闪。 “主公明见。”群臣下拜。 “传令高车告丧使。便说,孤欲亲往北海,为归义王送丧。”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