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见我如是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122 见我如是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恋上你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蓟国之强,方方面面。 窥一斑而知全豹。 如,早已毫无技术可言,随处可见,便是异地工匠,看过一眼,便会制作的双瓮化粪池,及雨污分流地下管网。对城邑水体的保护,可谓功莫大焉。 前汉长安,百万之都。人吃马嚼,积粪何其多。粪尿污水,无序排放。乃至直渗地表,造成水质咸卤。“长安地大人众,加之岁久,奎底垫隘,秽恶聚而不泄,则水多咸苦。”只此一句,毋需多言。 隋,开皇二年(582年),杨坚废北周静帝,自立为帝,定都关中。有感于长安“制度狭小,又宫内多妖异”,且“汉营此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于是,择汉长安城东南二十里,龙首原之南,另造新城。时称“大兴城”。便是后世隋唐“新长安”。然因受制于龙首原,地势高差,排污不畅。且草草修造,只修主渠,未能“支渠四通”,乃至城中民宅,多无从排污。 无奈又造“渗井”:利用废弃水井,倾倒污水。污水经由渗井,不断渗入地下,从而达到排污效果。长此以往,可想而知。至宋元时,长安地下水质,已与污水无异。甚至于整个关中地区,水体全面恶化。后世王朝,再无意定都关中。长安从此沦为废都,与水质恶化,不无关系。 事戒不虞曰知备。 知微见著。蓟王未雨绸缪。单单一套看似简单,并无复杂可言的排污管网,足可流芳后世。 一言蔽之。环境要友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洛阳南宫,玉堂前殿。 新任玉堂署长张让,躬身垂首,姿态谦卑。然凡有路过,无不表情错愕。更有人掩面而走,不忍相见。贵为先帝阿父,权倾朝野时,一干人等,极尽溜须拍马,阿谀逢迎之能事。散尽家财,只求张让家奴一跪。如今物是人非。本以为,此生再不相见。岂料张让、赵忠,重又入宫。人前人后,处之泰然。 能屈能伸,真丈夫也。我等,实不及也。 须臾,待四下无人。便有心腹小黄门,出殿相见。 “今日如何?”张让背身问道。 “少帝欲封贵子为勃海王,拜广陵徐璆为国相。”小黄门言简意赅。 “我儿且慢。此事当真?”电光石火,张让似有所得。 “亲耳听闻,自当是真。”小黄门言道。 “好,且速回。莫令人生疑。”张让眼中厉色,一闪而逝。 “喏。” 目送小黄门,避人耳目,潜回大殿。张让这便奔赴北宫,寻黄门署长赵忠。 “此,必是董太皇之意。”赵忠一语中的。 张让轻轻颔首:“金市传闻。洛阳子钱十家,共掷大钱十亿,租赁河北‘荒国’。料想,必与此事相关。” 饶是赵忠,亦不由瞠目结舌:“莫非,董太皇为贵子谋国是假,为己谋利是真。” “然也。”张让叹息道:“论损公肥私,中饱私囊。四百年煌煌天汉,先帝母子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我等刀锯余人,拍马不及也。” “可有机乘?”赵忠问道。 “自当有机可乘。”张让早有定计:“宜遣人入长乐宫,暗中通禀何太后。” “少帝既有定计,不日当自行通禀,何须我等多此一举。”赵忠问道。 “所谓‘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提前告知太后,乃投石问路之计也。张让嘿声一笑:“董太皇,欲使我等为细作,此事可大可小。若授人以柄,万事休矣。你我岂能坐以待毙。” “与太后暗通曲款,乃为示好。”赵忠醒悟。 “然也。”张让点头道:“三宫勾心斗角,你我左右逢源,方有机可乘。” “如此,甚好。”赵忠心领神会。 “毕岚、宋典,可有回信?”张让又问。 “二人皆避而远之。一时难以转圜。”赵忠叹道。 张让又道:“左右车骑,不日将出为外官。何太后欲表何苗领车骑,封万户侯。料想,何太后必以此事要挟,令何苗如愿。” “董太皇又何尝不是?”赵忠叹道:“若想封贵子为勃海王,董太皇亦需令何太后得偿所愿。” 一言蔽之,互相妥协,各取所需。 “却不知,窦太皇,会作何想。”张让忽问。 “窦太皇看似无欲无求。然依我所见,却并非如此。传闻。阿阁兵乱时,《废帝诏书》乃出窦太皇之手,非为人胁迫。”赵忠忽压低声音:“是夜,窦太皇与少帝,乔装出城。被贾诩所阻。” “消息何处得来。”张让大吃一惊。 “我弟赵延,乃是城门校尉。”赵忠言道:“凡有风吹草动,焉能不知。” “窦太皇先拟《废帝诏书》,又裹挟皇太子远行……”张让灵光一现,幡然醒悟:“欲立贵子,登基为帝!” 赵忠亦颔首:“换言之。平乐观内,二后歃血结盟,指天为誓,共扶贵子。乃,确有其事。” 张让浑身一凛,眼中野火熊熊:“此,便是我等梦寐以求,翻身之机也!” “当如何行事。”赵忠问道。 “可记得,熹平元年,朱雀阙之事乎。”张让阴森一笑。 “熹平元年,首开党锢,连坐太学生千人。有人书朱雀阙。言:‘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禁太后,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赵忠脱口而出。 张让狞笑:“何不效仿前人,再书朱雀阙。” “当书何句?”赵忠忙问。 “且附耳。”略作思量,张让竟已成句:“民不聊生,长乐、永乐卖官贩爵,蜺墯鸡化,乃妇人干政,所致也。” “嘶——”赵忠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暗自稳住心神。转念一想,便已醒悟:“乃离间窦太皇之计也。” 张让眼中厉色尽起。切齿言道:“句中只提董太皇与何太后卖官,妇人干政。却只字未提窦太皇。窦太皇未曾卖官是其一,垂帘监国乃遵循祖制是其二。自当无可指摘。” “此乃,人尽皆知。”赵忠顺言道:“然将此丑事,直书朱雀阙上,大白于天下。任人说三道四,论长言短,乃至颜面无存。二宫如何能不,恼羞成怒。” “料想,二宫必严惩‘摇脣鼓舌,擅生是非’之人。”张让接口道。 赵忠亦切齿而笑:“窃以为。当属太皇窦太后,嫌疑最大。” “我亦如,此想。”二人相视而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