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 自断股肱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170 自断股肱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恋上你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函园,仙台里。 卢司空府前里道。 一辆车骑府公车,徐徐驶入。主簿陈琳,下车整冠,上前投帖。 “车骑府主簿,陈琳,求见卢司空。” “稍待。”门前护卫,和颜悦色,入府通禀。 须臾,便有司空府主簿,出门相迎。 司空为三公。亦有开府之权。府中属吏,一应俱全。时下,唯有太傅、大将军、三公并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宅邸,可称“府”。乃“幕府”之简称。余下高官,称“宅”。封君列候,称“第”。国舍称“邸”,公舍称“馆”。诸如此类。亦多混用。如,凡二千石,皆可称府。 穿曲廊,入中堂。 陈琳除鞋入内。先行礼:“陈琳,拜见司空。” “主簿所为何来。”卢司空示其落座。 陈琳上呈请柬:“奉车骑将军命,特来请司空赴宴。” 卢司空接过,扫眼一看,这便了然:“老夫已知。主簿且回何车骑。” “喏。”陈琳这便告退。卢司空并未言明,去与不去。“已知”,便是答复。言下之意,请柬已收到。 片刻之前,骠骑府从事中郎张逊,亦登门投帖。亦为宴请,且日期与车骑府,不谋而同。 二戚名为宴请,实则投石问路也。 同日设宴,共请百官。来与不来,足见人心所向。所谓宴无好宴,此便是其一。 卢司空,本就是纯臣,非其二人党羽。且又是蓟王恩师,朝野上下,皆敬重有加。只需遣府中长史并主簿,代为出席即可。太傅、三公亦如是。然自九卿起,百官便陷两难境地。 分身乏术,莫过如此。 所谓分庭抗礼,便如何董二戚这般。同日设宴,迫使百官站队。一来二回,诱之以利,胁之以威。待后退无路,唯有砥砺前行。至此,被绑上二戚战车,为其摇旗呐喊,身先士卒。越陷越深,断难自拔。乃至车毁人亡。 凡二派相争,一干人等,绝难善终。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外戚与内宦,轮番相杀。不过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罢了。 若换成一般人等,明哲保身,称病不去。然卢司空却窃以为,此风绝不可长。 翌日散朝,卢司空登云台,求见窦太皇。 “卢司空所为何来?”窦太皇身侧黄门,合称清忠五宦,今皆为中黄门。 卢植遂将二戚同日宴请百官之事,如实禀报:“臣,窃以为。董骠骑并何车骑,乃有意为之。百官无暇兼顾,唯择其一赴之,或称病不出。此乃‘鸿门宴’也。” “司空言之有理。”窦太皇言道:“然,二人设宴,皆有来由。虽在同日,却也不好指摘。”窦太皇言下之意,清官难断家务事。请客吃饭,天经地义。难不成,还强令禁止不成。 卢司空已有计较:“敢问太皇,长信宫中,可否设宴。” 窦太皇心领神会:“卢司空,乃是让朕,亦同日设宴。如此,百官皆赴长信宫宴,不必去吃二人鸿门宴。” “太皇明见。”卢司空言道:“三宫鼎足,乃蓟王所设‘君臣一心,共扶汉室’之策。奈何自蓟王离朝,二戚争斗不休,乃至屡屡刀兵相向。看似一场平常宴会,然却行分庭抗礼,揣度世态人心。有其一,必有其二。长此以往,朝臣分属,朝堂分立。互相攻伐,自断股肱。社稷无存矣。” “卢司空所虑,甚慰朕心。”窦太皇一声叹息:“奈何二戚陈兵城下,各有倚仗。上巳节后,势如水火。断难苟同,如之奈何。” 卢司空言道:“二戚之害,久之必显。奈何函园幕府雄兵,悉数归国。只剩三千兵马。兵微将寡,只堪自保,无力兼顾。蓟王一日迟归,洛阳便多一日累卵之危。” 言及此处。窦太皇遂以机密事相告:“卢司空可知‘衣带诏’。” “臣,略有耳闻。”卢植如实作答。 窦太皇轻轻颔首,又道:“禁中传闻,此诏乃出朕之手。然,空穴来风,事必有因。先帝北巡,崩于困龙台。时,弥留之际,曾亲下口谕。为左右录于起居注。后托孤蓟王,遂有今日之时局。” “古之人君,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记注之职,其来尙矣。”此乃起居注之意义。 《起居遗诏》,先前禁中亦有风传,卢植自有耳闻:“臣,亦曾听闻此事。” “来人。”窦太皇一声令下。 便有一小黄门,入殿相见。 “奴婢吴伉,叩见太皇。” 小黄门甘陵吴伉,善为风角,博达有奉公称。知不得用,常托病还寺舍,从容养志。后随先帝北巡,侍奉左右。 “先帝弥留之际,便是他侍奉帐下。”窦太皇言道。 “哦?”卢司空心中一动:“莫非,便是此人,录下先帝《起居遗诏》。” “正是。”窦太皇遂命清忠五宦之北海赵佑,捧书相见。 “此乃吴伉,私割《起居注》上书录竹片,重新编纂而成。卢司空且细观。”窦太皇叮嘱道。 《禁中起居注》,源自武帝。历代帝王沿袭,皆称此名,不加帝号。 “臣,遵命。”卢植捧书细观,果是灵帝弥留之际口述。看到紧要处,不禁轻声诵读:“今长子(刘)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不能继嗣奉宗庙祭祀,不可属天下。次子(刘)协,天资聪叡,允恭温良,有周成(注①)之质。其代之。” 若只是一卷草草拼凑而成的“痴人说梦”,倒也罢了。 奈何在卷尾,还有灵帝亲笔署名,加盖传国玺印。 铁证如山,莫过如此。 饶是卢植,亦不禁冷汗淋漓。 稍得喘息。卢植俯身奏问:“敢问太皇,此诏,还有何人知晓。” “唯朕与司空知之。”窦太皇言道:“便是董太皇,亦未见此诏。”此是必然。若董太皇得此诏,焉肯善罢甘休。 “换言之,先帝弥留之际,曾先后下二遗诏。”卢司空眉头紧锁,苦思不解。既有意次子继位。为何临终托孤,兄终弟及。 就蓟王而言,立谁人为帝,皆手到擒来。别无不同。若先帝当真欲立次子。何不向蓟王明言。料想,蓟王必奉命行事。力排众议,扶立次皇子登基为帝。因何要多此一举? “料想,正是如此。”窦太皇答曰。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