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 地大如砺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182 地大如砺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恋上你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不出十日,京中果有童谣流传。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 广为流传,一时成风。凡路边童子,皆诵此谣。 遂被侍御史,风闻奏事,上奏朝堂。 凡有童谚兴起,必被视作上天“以儿语相告”。少帝不敢怠慢,遂问太傅杨彪,童谚何解? 杨彪答曰:“臣窃以为。此童谚,分上下两句。上句所言,乃陛下为张让所劫,后安然回宫之事。” 少帝轻轻颔首:“此句已应验。下句又当如何?” 杨彪又道:“‘燕南垂,赵北际’,乃蓟国地。‘中央不合大如砺’,或言洛阳纷乱。” 少帝轻轻颔首:“地大如砺,言指洛阳‘宅兹中国’。于大汉而言,不过磨刀石大小(意指巴掌大小)。” “‘惟有此中可避世’又作何解?”少帝遂问出关键。 杨彪答曰:“此处有歧义。若分上下句而言,能避世之地,乃是蓟国。然若依前后对应,宅兹中国,方可辟祸。” 少帝言道:“童谚之意,或北赴蓟国,或固守洛阳。朕,方能得安。” 杨彪答曰:“许,正是如此。然,童谚初兴时,多晦涩难懂。唯有事后,方可窥破。陛下无需过于介怀。” 少帝叹道:“蓟王身中奇术,沉睡不醒。今董骠骑并何车骑,把持朝堂。每见群臣,唇枪舌剑,争论不休。朕,好生厌倦。先前拜读蓟少师崔寔《政论》,有语曰:‘今典州郡者,自违诏书,纵意废舍,终无悛意。故,里语日: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此谚,还是桓帝年间旧事。如今,朝政日非,州郡更视朝廷诏命如无物。皆遵州牧、太守之命。是与不是?”少帝言指“废史立牧”。 “陛下所思,乃我朝顽疾。”杨彪斟酌答曰:“非一日之功。” 少帝忽问:“蓟王如何施为?” 杨彪答曰:“蓟国千里国土,多是一片白泽。蓟王大兴圩田,遂成今日气象。” “正因别无寸土,故无豪右掣肘。”少帝一语中的:“蓟王令行禁止,便宜行事。吸纳流民,向化蛮夷。铸山煮海,大兴水运之利。又重拾二十等爵,唯德才是举,非功不侯。东征西讨,威信天下。这才有了今日之大汉一藩。” “陛下明见。”杨彪对曰:“假以时日,必成一代明君。”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少帝自幼被史道人养大,对谶纬之术,颇有心得:“此谚既出,恐时日无多。” 杨彪一时无言。谶纬之术,害人不浅。 翌日早朝。群臣列队南宫门前御道。 “卢司空。”太仆王允等人,已候多时。 “王太仆。”卢植依次见礼。 正欲结伴入宫,忽听百官喧哗。各自手指宫门,窃窃私语。 朱雀阙下,又见手书。 卢植并王允急忙上前辨认:“黄门矫诏,废黜新帝;公卿尸禄,无有忠言。” 四目相对,皆有骇然之色。 “何事惊慌。”百官闻声作揖,正是董骠骑上朝。 “回禀董骠骑,有人三书朱雀阙。”便有心腹近前密告。 “哦?”董骠骑心中一凛,急忙近前观瞻。 “一派胡言!”不等董骠骑回神,便听身后有人大声喝骂。正是何车骑。 “速命人擦拭。” “喏。” 见董骠骑,脸色阴晴不定。何车骑抱拳一笑,自去上朝不提。 “司空以为如何?”王允问道。 “空穴来风,事必有因。”卢植言道:“书朱雀阙之人,必出自宫闱。料想,不出三日,满城风闻。” “阙书所指,可是《废帝诏书》。”王允又问。 “然也。”卢植亦如此想:“此诏乃出窦太皇。阿阁兵乱时,由小黄门蹇硕,当场诵读。告庙后存于灵台。焉能有假。” 王允进言道:“司空莫非忘了前汉‘田窦相夺’乎?” 卢植这便醒悟:“太仆之意,莫非陛下欲学武帝,诛杀二戚乎!” 王允答曰:“前有童谚,‘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上北芒;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上下半句,皆言陛下逃难。无故,何须外出辟祸?” 王允言下之意。正因少帝欲学前汉时武帝,一举除二戚。故才惹恼何董二人,兵乱之下,仓皇出逃。如先前,大将军攻打南北二宫时,一般无二。 须知,童谚类比谶纬。皆言“将要发生,而未发生”之事。 众人各怀心事。入南宫玉堂殿,朝见天子。 “党魁妙计!”袁绍稍后得知,亦不由击掌而赞。 童谚、阙书,看似无关。然只需稍作思量,便知其中环环相扣。 首先,是谁命人三书朱雀阙。阙书所言,《废帝诏书》乃矫诏,真伪莫辨。然若坐实,朝堂必起纷争。若惹恼二戚,举兵攻打二宫。少帝并二宫太皇,一如先前,车驾出逃。亡命北邙,亦不足以保命。唯有逃往蓟国,方可转危为安。 再深思。阙书必非少帝授命。因其是既得利者。正因《废帝诏书》,罢黜新帝,少帝方能登基为帝。若知乃是矫诏,遮掩且来不及,岂会自讨没趣。直揭己短。令大位不保。 然背后主谋,必居于深宫之中。 否则,又岂能悉知禁中隐秘。如童谚所言,事败后,更与少帝,出逃躲避。 如此想来。最大嫌疑,便是窦太皇。 “必是窦太皇无疑。”何车骑怒不可遏:“先前《衣带诏》便出她之手。勾结党人,欲除我与董骠骑而后快。《废帝诏书》亦是她所下。若当真被黄门逼迫,为何事后不说!” 抬头见长史许攸,不置一语。 何车骑这便收拢怒火,软语求教:“长史有何高见。” “三书朱雀阙,绝非窦太皇所为。”许攸果有高见。 “传闻,鞠城兵乱当夜,窦太皇车驾出宫,欲远遁漠北。却被时幕府右丞贾诩,单车所阻。如今看来,窦太皇此举,乃外出辟祸也。” 主簿陈琳,已会其意:“乃因患黄门矫诏事发,故才趁夜出逃。” “正是如此。”许攸言道:“敢问将军,若坐实《废帝诏书》,乃是矫诏。又当如何?” “自当拨乱反正。”何苗忽然醒悟:“废帝登基,董氏擅权。” 于堂中来回踱步,何苗问道:“莫非,书朱雀阙者,乃永乐董太皇。” “未可知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