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碧血丹心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224 碧血丹心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恋上你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何苗强压心头惊怖,颤声相问:“莫非子远,尚有未尽之言。” 许攸这才如实向告:“实不相瞒。临行前,我已命人传书西凉众将,言及南下之事。料想,必领秦胡铁骑追索。一将千骑计,当不下五千之众。” “子远何不早说。”何苗追悔莫及。 “若要早知,叔达还肯与我南下否?”许攸反问。 “这......”何苗无语。若知裹挟阿斗南下,非但引甘夫人先追,更诱五千秦胡铁骑尾随于后。何苗如何肯轻身赴险。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何苗忙问。 “叔达勿慌,尽在掌握。” 话说,许攸智者千虑,却马有失蹄。只因以己度人,未曾料想甘夫人驾车骈马,皆为西园神骏。远非一般驽马可比。不到江陵,已被追上。 许攸略作思量,便有定计:“身后五千铁骑紧追,无从折返。且稍安,待夫人车驾抵达,再做计较不迟。” “也好。”何苗情急之下,口不择言:“阿斗亦需喂养。”言罢又冲赵云言道:“劳烦少吏,快马回禀夫人。” 留陈到守候。赵云纵马折返。 不出半个时辰,甘夫人车驾已追至。 遥见轻车停靠道旁。许攸、何苗,下车相迎。 青牛师徐徐勒马。 前座赵忠掀帘视之,这便言道:“禀夫人,人已追到。” “许攸何在?” “正立于道旁。”赵忠答曰。 “无需责难,请入车相见。”甘夫人平和依旧。 “喏。” 须臾,许攸除鞋登车,伏地行礼:“臣许攸,叩见夫人。” “尚书令,设五星连珠奇谋。如今看来,似亦将我**,算计其中。”甘夫人开门见山。 “夫人恕罪。”许攸亦不辩解:“为大汉江山,社稷存亡计。臣,纵百死不悔。” “且细说来。”甘夫人言道。 “遵命。”许攸遂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一切皆不出甘夫人所料。唯一例外,便是最后的神来一笔。 许攸将计就计。知甘夫人轻车南下,遂登鱼梁台,说动董卓。美其名曰,出谋划策。又言,甘夫人**兹事体大,不容有失。凉州大人皆一介莽夫,麾下秦胡贼兵,更桀骜难驯。若*一贪残放滥,不可收拾。甘夫人**危矣。董卓虑及先前“社日屠杀”,亦心有余悸。遂纳其言,命许攸星夜南下,节制诸军。 于是许攸轻车简从,诈称回乡收拾祖宅。混入游商车队,乱入南阳。其本就是南阳人氏,又善察言观色,揣度人心。故游商不疑有他。待问**廷兵马之所在,于是便有,只身入营之事。 又料定,甘夫人欲以死明志,只为扶阿斗登基为帝。然何苗,必心有不甘。于是马不停蹄,只身赴邓城,说何苗裹挟阿斗南下。又暗中告知凉州大人,引兵来追。你追我赶,顺下夏路。遂成今日之势。 此,便是许攸一路行踪轨迹。 “意欲何为?”甘夫人又问。 “夏路止于江陵。夫人只需携子入海市,天下大势定矣。”许攸掷地有声。 “我看未必。”许攸如何能瞒过神智夫人。 见许攸伏地无言,甘夫人点到即止,亦未说破。转而问道:“此计,又是何名。” “伍员流江,苌弘亡蜀。”许攸一语破天机。 “《庄子》曰:‘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而化为碧。’尚书令,一腔碧血,若果为天下先,乃社稷之福。”甘夫人竟已领悟。 “夫人明见。”许攸再拜。 “为今之计,又当如何。”甘夫人顺其意。 “宜当南下,迟恐不及。”许攸答曰。 帘内甘夫人不置可否:“尚书令前车先行。” “遵命。”许攸暗松一口气。洛阳一别,尚未满月。甘夫人知行倍增。神智之称,实至名归。却不知,五星连珠之奇计,究竟窥得几何? 许攸心事满怀,下车自去。 稍后,何苗并阿斗,登车来见。 “臣,有罪。”事已至此,何苗百口莫辩。 “何罪之有?”阿斗失而复得,甘夫人急忙接过,拥入怀中。 见甘夫人宽衣哺乳,何苗自行伏地:“一时无备,轻信许攸。陷夫人于险地。” “许子远,五星连珠,乃为藏血化碧也。”甘夫人如实相告:“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非(唯)君择臣,臣亦择君。蓟王究竟是忠是奸,此去当可知也。” “恕臣愚钝。”闻身后五千铁骑正蜂拥而来。何苗方寸大乱,如何还能明辨是非:“距江陵,尚有一日行程。宜当速行。迟恐为贼兵所害。” “也好。”甘夫人言尽于此。 不等何苗催促,车驾已上路。又行一段,身后不见追兵。何苗这才稍得心安。 再看帘内,阿斗饱食,已在母亲怀中酣睡。 甘夫人低吟歌谣,正是南阳小曲。 旧时记忆,破闸而出。大兄已亡,小妹远嫁。何家兄妹,聚少离多。皆非旧日模样。“阿父若不送入深宫。想我兄妹四人,又当如何?”何苗有感而发。 何后亦非初闻:“非死于兵乱,必亡于大水。兄妹四人,许皆家破人亡。不在人世。” 何苗遂收拢悲容,拭泪言道:“夫人所言极是。终归,覆水不收,破镜难圆。” 论坚韧不拔,柔中带刚。何苗差甘夫人远矣。“二兄且小憩片刻,日落当见分晓。” “遵命。”何苗心事重重,日夜难安。遂斜倚坐榻,昏昏欲睡。 不知过了多久,车行渐缓。浑浑噩噩中,似闻窗外赵忠问路:“敢问老丈,此地距县城还有几里?” “尚有百四十里。”便有山中樵夫答曰。 “闻夏路通衢,轻车可日行三百里。为何独此地,崎岖难行。”赵忠又问。 樵夫又答:“*前大水,沮水泛滥。冲垮河堤,毁坏道路。故车马难行。” “原来如此。”赵忠又多一问:“此地何名?” “此地名曰‘栎林长坂’。”樵夫随口答曰:“人唤‘长坂坡’。”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