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 绕梁余声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242 绕梁余声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赵云、陈到,一战成名。 尤其当阳长坂,赵云怀抱麟子,单骑救主。陈到孤身守阙,力保不失。少年英雄,海内蜚声。便是蓟王义弟,亦同来探望。足见英雄相契。 “子龙家人安否?”陈到百无聊赖。 “有大兄守护。”赵云答曰:“深山学艺十余载,少小离家。今既已出仕蓟国,自当将家中老小,接来安居。” “可先去常山。再赴汝南。”陈到言道。毕竟常山国毗邻蓟国。来去不过数日。 “也好。”赵云亦不客气。 二人今为左右中垒校尉。何言二千及冠。 中垒即中军。幕府五将,中垒将军乃四凶之典韦。四神、四凶,皆有其主。蓟人又出“五凤”之说。 凤乃百禽之王。五采而文,雄凤雌凰。品性高洁,“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身负五文:“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释曰:“夫木行为仁,为青。凤头上青,故曰戴仁也。金行为义,为白。凤颈白,故曰缨义也。火行为礼,为赤。凤嘴赤,故曰负礼也。水行为智,为黑,凤胸黑,故曰尚知也。土行为信,为黄。凤足下黄,故曰蹈信也。” “见则天下大安宁”。 五凤喻五将。必负五采华文。如此绚烂,非少年英雄莫属。 坊间传闻,马超、赵云、陈到、张绣。或已入列。另有一人,尚未出世。 说书人言之凿凿,却惹茶客不满。 既是列宿,必与天和。世有五凤,何以独缺一人。 说书人笑言,天时未至也。 话说。一家之言,亦不尽然。便是街头街尾,两家茶馆;前后二日,一人之言。亦有出入。五凤之选,如张郃、魏延等,常罗列其中。然凤五之数,却无有差别。 楼桑,大溪地,南溪衢。 马超家后院。 马超并好友皆在。众人年岁渐长。少时小名,多已不用。潘獐儿,名唤潘璋,取字文珪。朱獾儿,名唤朱桓,配字休穆。另有魏疏、魏延兄弟二人,常来常往。 “赵云、陈到,一战成名。今位列中垒二校。张大哥,自幼从军,屡立战功,今不过军司马。”潘璋怀抱羔羊,大声言道:“若当阳长坂,我等俱在。岂独二人扬名。” 马超数夺赛马总冠军。演武场更未尝一败。名动西林并楼桑。人送绰号“锦马超”。国中少年,争相结交。便是蓟王义弟,张飞、太史慈、黄叙,亦常来拜访。 得西林令阎志通禀。乌桓莲妃,几欲将西乌铁骑交由马超统率。只待马儿长成。 蓟国兵精将勇。诸如西乌铁骑、西林骁骑、安次突骑、并州狼骑、北地游击、鲜卑王骑,皆是精骑之属。黑山、白波、锦帆,亦不逞多让。另有板楯蛮、青州兵,不一而足。更有白毦精卒,勇冠三军。 诸如四郡亡胡、辽东游侠,西域佣兵,多行客庸。不入正规序列。蓟国兵戎之盛,亦不弱文笔分毫。 尚武之风,深入髓里。加之羌胡,学文不易,学武遂成大势所趋。尤其父辈在军中。所积功勋,笔笔录入在案。可在军市,自由兑换。家中子弟,皆得其利。楼桑兵甲,蓟国武备。自幼傍身,形影不离。 马超等人,自不例外。尤其超父马腾,为护氐校尉。今亦隶属辅汉大幕府。知长子马超,日有精进。亦关爱有加。更何况还有好友张郃,领一千安次突骑。历次征战,多有功勋。常为马超等人,换取军市遗珠。 话说,蓟王南征。自林邑王宫,带各国佳丽三千回。入籍乐府,传授歌舞汉仪。学成后,分置各坊。今多已嫁娶。 入籍,便是蓟人。不可等闲视之。 众人正言赵云,忽闻前院马蹄。 “必是扑霜!”潘璋一跃而起,冲出门去。 果不其然,来者正是张郃。身后还缀有一辆安车。乃新纳夫人。 “大哥!” “璋弟。” 众人赛马相识。张郃年纪最长,故被认作大哥。汉人称“兄”,因幽州多北人。尤其涿郡,汉胡杂糅。“阿兄”,常唤“阿哥”。传闻,音出鲜卑语“阿干”一词,“阿干”,意为父兄。因饶妻制,又说“长兄为父”。故“父”、“兄”共用一称呼。经与汉人杂居,遂演化成“阿哥”。 少时,马贼王女阿招,唤“太史哥哥”。便是胡语汉译。如此称呼,幽州屡见不鲜。 蓟国和合之风,更助流行。 张郃尚不及冠。然阵前厮杀,必然早熟。家中恐刀剑无眼,伤及人伦,乃至性命不保。故先行娶妻。传宗接代。 “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 《蓟法》:“五大夫一妻二妾,公士一妻一妾”。 民爵一等,可纳妾。至五大夫爵,可纳二妾。 张郃为军司马,秩比千石。月谷八十斛,年九百六十石。另赐民爵十二等之“左更”,岁俸六百石。授田七十八顷,授地七十八宅。比六百石以上至千石,官邸为二进院落。比二千石以上至中二千石,官邸为三进院落。万石国老,独享四进院落。 军司马,年足可得千四百六十余万角钱。 可娶一妻二妾,可乘骈马公车。 家人本欲先为张郃纳妾。待及冠,再娶贤妻不迟。张郃固辞不就。逼急,只说愿先娶妻。 父母斥责。 张郃对曰:长子岂能庶出。 父母这才醒悟。 大汉母凭子贵。 张郃父母,遂携重资,登四方馆。求馆长朱建平,代为择选。朱建平婉拒资财,却尽力而为。取乐府名籍,上陈生辰八字,逐一匹配。为其觅得良伴。 此女虽出林邑王宫,容貌秀丽。然却是未嫁之身。新婚之夜,同牢合卺。这才吐露实情,非林邑王嫔妃,乃林邑王女也。 大难临头,避入后宫。为乱军裹挟,抄掠邀功。北上入乐府。 恐延祸夫君满门,故相告实情。 夫妇相敬如宾。翌日,张郃如实上报。得蓟王赦免,这才得偿所愿。 公孙长姐笑问,何以网开一面。 刘备附耳言道:今日若拒张郃,他日如何全子义? 终归罪不及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