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 长城自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252 长城自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劵书既定,自当如约获利。”蓟王言道:“海外寄田,皆以亩产十五石计,月月足额录入各家账户。不可减一分一厘。” “喏。”安素并无意外。所谓一诺千金。蓟王威信天下,如何能言而无信,令长城自毁。 须知。蓟钞,皆是券书。面值如何,乃是约定价值。蓟王威信四海,天灾人祸,无有例外。之所以,以一国之君,令天下信服。 蓟王乃亦步亦趋,积威至此。便是凉州羌氐诸胡,日赚二百大钱,蓟王亦足额支付,未曾食言。谚语“一口唾沫一个钉”,便是言此。 今年血亏,明年大亏,后年小亏。不出三载,足可转圜。而后与日俱增,大利于国。 蓟人稻作,耕一余三。再得海外寄田,一年三熟,足称无忧矣。便是天灾人祸,百年不遇。大汉十三州青黄不接。仅凭海外寄田,足可饱食。 时武帝私藏桃核,欲种仙桃。 王母言:“中夏地薄,种之不生。” 闻此言,不知武帝心意若何。 若蓟王在场,必有此问:“何处可种之?” 却不知王母,当作何解。 再者说来。蓟钞与角钱,比率究竟如何。唯有赀库令并蓟王,二人可知也。自补上西凉弥天大缺,蓟国货币体系,稳如泰山。如今再少许泛滥,亦可控风险。 实不足为虑。 气候风土,乃生存所必须。气候趋寒,北疆寸草不生。乃至游牧民举家南迁,挤压汉人生存空间。于是大战一触即发,不可避免。 如今蓟国圩田大成。稻草青储饲料,足量供给。于是北疆牧民,改游牧为农牧。与蓟国互通有无,再加冬季采暖,日趋完善。生存无虞,何必以死相拼。 终归饥寒起盗心。 蓟王深知人性本善,多为生活所逼。少数为恶最乐,罪大恶极之辈,必杀之以除后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先前,蓟王亲征倭岛。授六尺倭人,蓟国粳米。受倭人顶礼膜拜,视为天神下凡。以己度人。古时燧人氏,钻木取火而成神。时华夏先民,与今日倭人,何其相似也。 此便是,文明的神力。 天朝上邦,守护初火。蓟王岂能故步自封,偏安一隅。纵横七海,薪尽火传。有生之年,当可预见。 “洛阳之事,如何?”蓟王又问。 “妾已去信义兄,助王太仆成事。”安素答曰。 “需小心行事。”蓟王叮嘱道:“且董卓身后事,亦需顾及。万勿再起兵乱。屠戮京师。”蓟王此语,乃是规劝王允。 “遵命。”安素自能领会。 “近日,京都有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士贵人问道:“夫君可解其意?” “此乃‘董卓’二字隐语。”蓟王言道:“‘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童谚谓董卓残暴,必不得好死。” “却不知董卓,是否得闻。”士贵人心有所虑。 “京中童谚四起,路人皆知。董卓如何能不知晓。”蓟王心头,亦有不详掠过:“唯谨慎行事。万勿大意。否则前功尽弃,累及无辜丧命。”先前叮嘱王允之言,便是此因。 稍后,安素遂去密信,告知王允不提。 洛阳东郭,建阳里,王允府邸。 不其侯伏完、左中郎将吕布、司隶校尉桓典,同谋齐聚。 王允环视左右,遂将安素手书传阅众人。 不其侯接过,细观后大喜过望:“蓟王知矣。”期盼之心,一听便知。 桓典、吕布,亦先后取书一观。 “王上既已知晓,我等后顾无忧矣。”桓典叹道:“先前苦思,董卓亡后,四方大军当如何收场。如今,只待蓟王传檄天下。十万大军,自当望风而降。” 吕布亦点头道:“董卓麾下兵马,除去五千秦胡骑兵。十万大军,皆出四方将军营。其中半数,乃前将军臧旻、右将军田晏、左将军夏育,生前所募。今董卓窃据丞相高位,自号太师。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从。若一朝败亡,十万大军,瓦解土崩。即便不一朝散尽,亦难为患。有何惧哉。” 王允欣然道:“奉先所言极是。” “奈何董贼,自万岁坞筑毕,便轻易不出。自言‘圣人深居以避辱’。如之奈何。”不其侯恨声道。 “此语出《淮南子》,岂是董卓口出。”王允冷笑:“然正月旦会将至。宗室诸刘、将相公卿、百蛮贡职、众郡奉计。且少帝初登大位,如此盛典,焉能缺席。” “太仆之意,莫非大典之日行刺。”不其侯忙问。 “然也。”王允掷地有声:“只需伏兵于宫门。董卓无备,轻车赴死。奉先,一击可中矣。” “此计可行。”桓典重重顿首。 见众人来看,吕布吐气开声:“敢不从命。” “奉先诛此贼,名著青史矣!”不其侯伏完,击掌而赞。 闻此言,吕布豪气自生。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能籍籍无名。 王允遂设家宴,与众人一醉方休。 寒夜过半,不其侯醉酒,登车自回。吕布翻身上马,护送桓典车驾,同赴函园。 稍后不久,便有太仆府苍奴,翻墙而出,潜入鱼梁台告密。 董卓假公济私。夜宿龙床时,趁机奸淫宫女。见宫女欲拒还迎,无人忤逆。于是胆肥。尽掠南北二宫,颜色昳丽,姿容上佳者,裹入万岁坞。收为禁脔。 话说,自先帝迁居西园,宫中无主。宫婢多与黄门对食。今得董卓肥躯寄豭,不啻久旱逢甘霖。半推半就,囫囵吞枣。所谓“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只顾解渴充饥,哪管身下高矮胖瘦,长短丑俊。 日夜笙歌,通宵达旦。 董卓积欲得解,遂止杀心。 再加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大营军士,亦龟缩不出。难得与民秋毫无犯,百官无事相安。 终归生于忧患。 得细作回报,董卓披衣来见。 “何事惊慌。” “回禀丞相,卑下窃得一心腹害事,不敢耽搁,星夜来报。”出人意表,细作乃史门弟子。 “且说来。”董卓眼中,厉色一闪。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