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减矢之计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101 减矢之计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只需如此如此……”曹孟德这便道来:“诸校依计行事。” “喏。”诸校听令。 《史记·封禅书》:“古者,封泰山禅梁父,七十二家。”《大戴礼记·保傅》:“以封泰山而禅梁父,朝诸侯而一天下。”上古至秦汉,历代帝王封泰山必禅梁父,故有“地神”之称。 知曹孟德将兵,必出甄都东进。于是“贼人”占山障道,据险而守。却闭门不出,拒不应战。先前诸校颇多不解。今日方知,乃调虎离山,缓兵之计也。 曹孟德悉知前后诸情,遂将计就计,定下诱敌之计。便是蓟王所谓,引蛇出洞。 徂徕山砦。 “(汶水)又西南,流径徂徕山西,山多松柏”。《诗经·鲁颂·閟宫》:“徂来之松。”即此。前汉末,赤眉军亦曾驻此山。 “报,山下曹营,四起鼓声,旌旗如林。却营门紧闭,不知何故。”便有斥候来报。 “哦?”于禁这便起疑:“莫非有诈。” 副将蒋奇进言:“兖州大半为吕布所据,曹孟德此时当知。” “我等既知,曹孟德焉能不知。”于禁言道:“兖州失而根基无。曹孟德何不退兵。” “果有诈乎?”蒋奇惊疑不定。 “且命一偏砦,下山试探。”于禁这便定计。 “喏。” 将令所出,遂有临近营寨,遣小股剧贼,下山佯攻。 却被乱箭射回。 剧贼哭诉,不及抵近,箭如雨下。九死一生。 于禁默记于心。 翌日,又择临近营寨,下山佯攻。 仍被乱箭射回。 剧贼又来哭诉,不及抵近,箭似飞蝗。死里逃生。 于禁亦默记于心。 三日,再择临近营寨,下山佯攻。 再被乱箭射回。 剧贼三来哭诉,不及抵近,弓矢乱射。只顾逃生。 于禁笑道:“曹孟德果然有诈。” “三日皆被射回,营士暗伏,诈从何来?”蒋奇忙问。 “虽连射三日,然兵势大有不同。”于禁这便道破天机:“一日,箭如雨下;二日,箭似飞蝗;三日,弓矢乱射。若非箭矢不足,便是……” “营士日稀。”蒋奇脱口而出。 “且取板楯一观。”于禁早有准备。 须臾。三日佯攻,剧贼所持板楯,依次送入大帐。 一日之楯,遍布矢孔,不下五十。 二日之楯,密布矢孔,不足三十。 三日之楯,零星矢孔,不过十余。 “如何?”于禁笑问。 “三日之中,曹孟德已将营士,次第撤出。”蒋奇恨声道:“大军恐已西去多时。” “速点齐兵马,先破曹操空营。再追大军,焚其辎重。”于禁当机立断。 “喏!”蒋奇这便领命。 待点齐兵马。于禁、蒋奇,各领精锐三千,左右包抄,直扑山下曹营。 前三日,尚有矢可发。今日楯墙,竟一箭不发。待抵近,蒋奇张弓仰射,击飞兵盔。墙上兵卒,竟是草人。 “哈哈哈!”剧贼皆笑。 “杀——”蒋奇抽刀扑上。引群贼追随。合力撞破营门。一眼扫过,空无一人。 “速取中军大帐。”于禁心头一紧,厉声高呼。 “杀——”蒋奇不疑有他,奔冲入营。 剧贼紧随其后,蜂拥入营。 便在此时,忽见中军升帐。帐中端坐一人,正是曹孟德。 先锋蒋奇,望而却步。 奈何身后剧贼,皆以入瓮。 只见帐中曹孟德,挥鞭一指:“尔等中计矣。” 音犹在耳。杀声四起,伏兵四出。夏侯惇、夏侯渊、领铁骑具装,奔冲入营。血洗群贼。朱灵、乐进紧随其后。 眼看兵败如山倒。于禁、蒋奇,当机立断。擒贼擒王。 领精锐,直奔中军大帐。 曹操轻轻颔首,临机应变,堪称良将。 不料机关大作,楯壁拔地而起。将贼兵先锋,拦腰截断。校尉李乾,率乘氏死士,并发强弩,迎头射死一片。其子李整、从子李典,携中垒刀盾长矛,杀光余贼,又将蒋奇团团围在阵心。 机关楯壁之外。伏兵合围,于禁亦插翅难飞。 胜负已分。再战无益。 于禁遂弃刀而降。 五花大绑,押入中垒。 只见中军大帐内,副将蒋奇,浑身披血,垂头丧气。 “文则,可知中计乎?”曹操竟知其表字。 “效孙子‘增兵减灶’之法。明公反其道,减矢伏兵。”于禁焉能不知。 “时鲍允诚,泰山募兵,文则从之。今群雄偏安江东,已无争霸之志。闻文则家小,俱在乡里。未曾渡江南下。不知然否?”曹操笑问。 “明公既知,何必多问。”于禁答曰。 “既如此,文则愿降乎?”曹操含笑发问。 “若不降,明公欲杀我满门乎。”于禁反问。足见边让之事,令曹操恶名远扬。 “未可知也。”曹操不置可否。 “唉!”恐凶多吉少。于禁跪地答曰:“愿降。” 曹操又看蒋奇:“汝,愿降否。” “不降,不降。”蒋奇颇不耐烦。 “且自去。”曹操弃如敝屣。 便有兵士,为其松绑。 蒋奇将信将疑:“明公,当真不杀。” “传语袁本初,今日所赐,他日必当奉还。”曹操眼中,一闪戾芒。 “告辞!”深看于禁一眼,蒋奇转身出帐。只身南下,告知详情。料想,必将此败,归咎于禁。 曹操一石二鸟。于禁再难回头。 稍后,曹孟德亲解其缚,拜为陷陈都尉。仍领麾下兵马。得曹孟德礼遇,于禁遂真心实意,转投新主。 收拢山砦余贼,并麾下残兵,计五千余众。皆归曹孟德所用。 待山中粮草辎重搬运一空。曹操遂引兵西归。 过路成县,忽有使投书。言,故人请曹孟德,汶阳曲水亭相见。 汶阳,春秋鲁地,称汶阳之田。前汉置汶阳县,属鲁国。今汉沿袭,仍属鲁国。“汶水又西南径鲁国汶阳县”,“县北有曲水亭。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东巡泰山,立行宫于汶阳,执金吾耿恭屯于汶上,世谓之阙陵城也。” “鲁国何来故人。”曹操一时惊疑不定。 “明公慎行,恐其有诈。”夏侯惇进言。 略作思量,又细看手书。曹操总觉,似曾相识:“当赴此会。”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