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汉室明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29 汉室明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话说,熹平二年,陈国相师迁,追奏前国相魏愔,曾与陈王刘宠,共祭天神,有不法企图,实属大逆不道之罪。 时灵帝,刚刚诛杀勃海王刘悝满门,不忍再施刑于宗室,于是诏命槛车押送魏愔、师迁,入黄门北寺诏狱,遣中常侍王酺与尚书令、侍御史等,共同拷问。 魏愔供言,与陈王刘宠,共祀黄老,不过求长生而已。王酺素知灵帝心意。于是诛魏愔、师迁,二人灭口。草草结案。灵帝果诏赦刘宠,不查此案。 正因昔日陈王宠,“共祭天神”之事,朝野尽知。故闻董侯言,莫非陈王与蓟王,共祀天神。 太傅杨彪,斟酌答曰:“陛下慎言。陈王其人如何,老臣不得而知。然蓟王乃汉室明王也。今,天下三分,关东未定。朝廷孤悬,群雄并起。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忧);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杨彪言下之意,多事之秋,谨言慎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董侯信服:“太傅所言极是。” 楚都寿春。 江东车骑将军,兼领扬州牧,袁术府。 “陈王何意?”袁术眼中? 阴晴不定。 自率军北上,袭占江北二郡,合肥侯成人之美? 拜袁术为扬州牧? 专治江北。主簿阎象? 领淮南尹。长史杨弘,为九江太守。别驾韩胤,为庐江太守。另有名士许劭? 拜阜陵王相。合肥侯相? 仍是八厨之胡毋班。帐下纪灵、桥蕤、张勋、乐就、李丰、梁纲诸校,皆有封赏。 袁术,挟胜战之威? 于寿春芍陂、合肥巢湖? 分立水军大营。收拢船只? 招募江淮健儿? 操练水军? 已备上攻下袭? 取江夏、广陵二郡。 袁术府,乃前淮南王宫。合肥侯又不惜工本,大肆重建。金碧辉煌,气势森严。文武分列,齐聚一堂。人才济济? 不可小觑。 长史杨弘答曰:“蓟王隆礼以待陈国主簿? 卑下窃以为? 必是三让之礼也。” 袁术又问:“陈王宠? 莫非欲将国玺,转呈蓟王。” 主簿阎象答曰:“卑下以为,陈王必不舍也。”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别驾韩胤冷笑:“陈王狐虎之威? 假蓟王以自重也。” 阜陵王相,名士许劭一语中的:“陈王似有称帝之意。” 话说,自被袁术捉刀强辟,拜为二千石阜陵王相。许劭领五县之政,颇显干才。更加袁术位列六雄之一。背靠江东,面陈关东。看似孤悬在外,寡不敌众。实则,进退自如,稳如泰山。虽不能称明主,然乱世之中,得安身立命,夫复何求。心念至此,遂为袁术所用。 平舆二龙,又因“月旦评”,盛名天下。亦助袁公路扬名。 投桃报李。袁术待之甚厚。 “许相所言,与我相同。”袁术一声冷笑:“玄德,王室之胄,最忌权谋。陈王宠,弄谋自毙也。” “明公,明见。”群僚下拜。 主簿阎象,进言道:“蓟王远征在即。群雄暗中积势。甄都上公之争,恐难善终。如刘表、吕布,必裹挟其中。徐州牧陶谦,命不久矣。明公需早做计校。” “陶恭祖亡故,徐州必为吕布所得。”袁术试言道:“广陵雄城,易守难攻。不若上攻江夏。” “明公勿扰。且观实効。”许劭进言道。 “也罢。”袁术又问:“若陈王遣使来说,又当如何。” “且看甄都上公之争,胜负如何。”主簿阎象答曰。 袁术心领神会。 《礼记·礼器》:“三辞三让而至。” 不出半月,陈国主簿梁习再来。蓟国隆礼如旧。恰月末大朝会,百官席列,众目睽睽。 梁习三呈国书。蓟王过目,婉拒依旧:“陈王之意,孤已尽知。主簿且回。” 梁习拜退。 陈王三次出使,皆受蓟王礼遇。且隆典重礼,尤胜先前。此时,天下皆知,必是三劝三让,即位古礼。 更加早有风传。传国玉玺,为陈王所得。再加劝进古礼,国玺下落,十有八九,落入陈王囊中。陈王本虚情假意,不料弄假成真。 谓事不过三。 若蓟王果有称帝野心。四次劝进,而效高祖:“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申午,乃即皇帝之位汜水之阳。” 蓟王不得已。勉为其难。即皇帝位于巨马水之阳。陈王悔不及矣。 然“矢在弦上,不可不发”。群雄束手,吏民屏气。天下皆拭目以待。 陈王宠,唯有硬着头皮,四遣国使。 临行前,主簿梁习,伏地进言:“汉室倾颓,奸臣窃命。群雄并起,主上蒙尘。王上,乃出汉室宗亲,岂可自绝宗庙,殇折社稷。” 话音落定。殿中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陈王宠,有苦自知。唯恐君臣不欢而散,于是忍辱负重:“王莽篡汉,光武中兴。谶曰,二百年,必有雄杰出。主簿岂不识天命乎?” 这便将梁习,亲手扶起。四目相对,见梁习眼中决然。知其已报必死之心。陈王宠,一时竟难以怪罪。 百感交集,亦不觉泪流。悔不当初。 梁习再拜启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正如蓟王所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君命故不可违。然忠臣自可,以死明志。 梁习忠义:“与王思,同寮而已,亲非骨肉,义非刎颈,而以身代思,受不测之祸,以之为义,无乃乖先哲之雅旨乎!史迁云‘死有重于太山,有轻于鸿毛’,故君子不为苟存,不为苟亡。若使思不引分,主不加恕,则所谓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习之死义者,岂其然哉。” 日夜兼程,二月初,四抵蓟国。 月初大朝,如期而至。 梁习捧书入殿,四呈国书。 蓟王过目,久未发声。 稍后反问:“陈王之意,主簿以为如何?” 梁习以头触地:“王上既问,下臣不敢不答。秦失其鹿,故天下共逐之。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高皇以布衣提三尺剑,征乱伐暴。廓清寰宇。后王莽篡汉,光武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今虽有,黄巾逆乱,董卓祸国。汉室不幸,皇纲失统。然忠臣无绝,社稷犹在。何言,自立!” 一席肺腑之言,振聋发聩。 果然,人心思汉。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