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方夏幅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90 方夏幅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鄙视之所以能连成链。只因人皆,深陷其中。好比“击鼓传花”。手手相递,唯恐不及。若有一人,不幸违例。必遭惩处。此亦是规则所定。只需参与其中,必遵守约定。无有例外。 然若逢五人、十人,便有人不接。即便击鼓再急,罪恶之花,亦无从传递。且裁判不知不觉,已悄然更迭。新裁皆心向“不传花”人。非但不传无罪。且出声斥责之人,反遭责难。久而久之,整个链条,必然崩断。 吏治民生,便是裁判。迁徙汉人,乃“不传花”人。 作为守护初火的帝国。“一汉当五胡”,军民两相宜。从军,一汉子可比五胡儿。归乡,一汉家可定五胡家。 蓟王料想。迁入**十万户,足可平五身毒。 星星之火,足可燎原。何况举火如龙。 “众人拾柴火焰高”。果然“民贵不虚传”。 蓟王于章木川,大兴土木。 此时关东。汉中与甄都,结兄弟之盟。各自称帝,约共进退。虽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然二主并立,史上亦屡见不鲜。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幽王被申侯联合犬戎,弑于骊山脚下,西周灭亡。幽王崩后不久,废太子姬宜臼,被申侯、缯侯等人,拥立为王,史称**王。随后迁都洛邑,开启东周时代。 几与姬宜臼继位同时。以虢公翰为首的诸侯,却拥幽王弟姬余臣继位,史称周携王。周朝遂成“二王并立”,共计二十一载。 两汉之交,亦有“三皇并立”。 更始三年(25年)光武帝刘秀,与更始帝决裂,于鄗城自立。与此同时,赤眉军另立前汉宗室刘盆子称帝。再加更始帝刘玄,新莽覆灭,一时“三皇并立”。然,仅仅两载之后,二皇覆灭,光帝定鼎神器。传位至今。 既有先例。更加国难当头,事急从权。此举亦无可厚非。 终归二帝,皆出先帝血嗣。 不知不觉,亦或是天意使然。以大河、长江为界。王室分离,方夏幅裂。 所谓,方夏幅裂。乃指汉室离散,各自称帝,扰乱方内,诸夏如布帛之裂。河北五州,皆为蓟王所有。蓟王心向甄都,故董侯后顾无忧。 西蜀为史侯所有,江东为合肥侯所据。 先前,兄弟阋墙,群雄并起。江东势盛。不得已,兄弟联手,共抗叔父。 四镇将军位,甄都得其三,汉中余其一。只因四镇之上,还设四征。作为交换。史侯所封,西凉诸将,亦得甄都承认。如此一来,官位需各有取舍。 必设之职。如尚书令等,改称左右尚书令。史侯取右,董侯取左。只因西为右,右为上。陇上便是陇右。江东便是江左。 为做表率。卫将军兼领兖州牧,拜司隶校尉曹孟德,上表乞改司隶校尉为司直,置校事。 司直,相传商汤时已有此官。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初置“司直”官,属丞相府,称“丞相司直”,比二千石。掌协丞相,举不法,位在司隶校尉上。武帝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以司隶校尉督丞相,又以丞相督司直,以司直督诸州刺史,以刺史督官秩二千石及以下。今汉改属司徒,称“司徒司直”,助司徒督录诸州郡上奏。建武十一年35年省。 曹孟德,重立司直。非属丞相、亦非属司徒。乃属太保。故名“太保司直”。 其用意,不言自喻。然其毕竟**亮节。将京师七郡治权,拱手相让。尚书令桓典同日上表,求改司隶校尉为司州。另立州牧,掌理州事。 王曹二党,暗中协商,默契于朝。董侯见百官无不赞同。这便心安理得。诏命,改司隶校尉为司州,立司直仪同司隶校尉。 首任司州牧,不出意外,为少府**所得。 **身后九卿之位,非曹党莫属。 甄都,都亭。 新任司州牧,走马上任。王允、曹嵩,不约而同,率众饯行。 目送**,车驾远去。曹嵩与王允,并肩而立。身后朋党,泾渭分明。 “太师,举黄子琰出镇旧都,得其人也。”曹嵩意气风发。 “太保,所言极是。黄子琰前领豫州牧,政绩为天下表。料想,此去旧都,必不负天子所托。” 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闻王允亦口出“旧都”。曹嵩笑问:“尚书令上表。言,朝廷都甄,旧时京师,不宜异同。故弃司隶之名,而改司州。” “然也。”尚书令桓典上表,王允自然心知肚明。 曹嵩试问:“莫非,太师已无还都洛阳之念。” “非我不愿,乃天子不欲。”王允实言相告。 曹嵩慨叹:“太师,乃人臣也。” 曹嵩此言,多半可信。明知迁回旧都,二党之争,王党必大获全胜。然天子不许。王允言听计从。麾下朋党,亦俯首听命。非人臣,不可为也。 “董骠骑,欲求为左(骠骑)大将军。太师,何意?”曹嵩又问。 “昔先帝,分设左右车骑。”王允答曰:“窃以为,左右骠骑,可设。然左右大将军,断不可立。” 曹嵩轻轻颔首。大将军权重如斯。岂能一而再,再而三,与蓟王并立。 “西蜀张济为骠骑大将军。我朝岂能无人?”曹嵩此问,大有深意。 太仆伏完,正欲脱口而出:何不立车骑大将军。 不料王允已先答:“董骠骑可封车骑大将军。” “哦?”曹嵩老眼,异色一闪:“(董重)若拜车骑大将军。吕车骑,又当如何?” 王允言道:“吕车骑可除为镇东将军。” “太师之意,老夫尽知矣。”曹嵩一声长叹。 古人有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吕布因遭张邈、陈宫等人裹挟,起兵作乱。险夺兖州。后兵败被驱,今客居孤城,虽苦苦支撑,却也时日无多。 与其空有大位,而不得其用。不如退而求其次。即便因故贬官。亦是因祸得福。二党默契使然。如此一来,曹党亦不会穷追猛打。欲除之而后快。 此乃,以退为进之计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