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8 乱臣贼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278 乱臣贼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太师高屋建瓴,一语中的。 且语透深意,见仁见智。 吕布以为,太师乃是怪罪,二人阴藏私心。欲贪叨天之功,故不走虎牢,折向敖仓。被太师所截。 然陈宫却以为。伏完事败,假天子被揭。太师不得已,只得兵发西进,溯河而上。亦如太师所言。出敖仓港,便入司州河内郡。前扬州牧,领右将军刘繇,立营河东。便以敖仓为下界,拱卫大河水路。盖海孤军深入,必受刘繇水军所阻。兼有函园八校,领护八关锁固。盖海亦不敢冒进。换言之,太师追击之上界,便是敖仓港。若二人直驱虎牢。太师鞭长莫及,无能为也。 即便,太师义薄云天,忠臣无双。亦与天子“憾失交臂”。此乃,天意。谓“尽人事,听天命”是也。 再深思。太师知天子西去,即刻携盖海来追。乃是“尽人臣之事”。若吕布、陈宫,当真大公无私,必不涉险近水,而取官道,直驱虎牢。如此,方能与太师“失之交臂”。此乃“天命如此”,非人力可及。 如此一来。太师既“尽人臣之事”,又“天命不可违”。护送天子上洛,吕布、陈宫,得叨天之功。三全其美。 心念至此。陈宫追悔莫及。 太师自诩为汉室纯臣。知天子被掠,生死未卜,岂能不尽人臣之事。纵刀山火海,亦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携盖海来追,乃是必然。且关东局势,陈宫为徐州谋主,焉能不知。无非是直驱虎牢关,需与司州牧黄琬,平分大功。 私心作祟,铤而走险。功亏一篑。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为今之计,该当何为。陈宫脑筋急转,终有所得:“卑下窃以为,西行上洛,亦是天子所欲也。”言下之意,只需天子金口玉言。诏曰,西行乃出本意,未受人裹挟。如此,眼前困局,迎刃而解。 太师不置可否。却看吕布:“奉先以为如何。” “卑下,实无异议。”吕布抱拳作答。 “如此,且回。待来日,觐见天子。自有定论。”太师言道。 “喏。”二人这便起身告退。 出别院,琴音又起。陈宫驻足聆听,正是古曲《雉朝飞》。 《雉朝飞》,相传乃战国时,齐国处士牧犊子所作。牧犊子,年老而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鸟双飞,触景生情,意动心悲,自叹命途多舛,遂寄情于丝桐。歌曰:“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飞於山阿,我独伤兮未有室,时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 太师,年不及花甲,家中妻子皆全。所谓“无妻”,乃指“无知音”也。与程昱窥听荀彧所奏《高山流水》,异曲同工。 吕布、陈宫,这便回舍不提。 翌日,天光大亮。 忽听舍外金戈之声。吕布披甲而出。正见一人,披甲入内。 “曹孟德。” “吕奉先。” 四目相对,杀心四起。吕布便要捉刀上前,斩于阙下。不料曹孟德一声令下。盖海舰上弓弩手尽出。连弩并举,将馆舍团团围住。 “曹贼!”吕布怒不可遏。 “匹夫!”曹操面露狰狞。 “明公且慢。” “将军勿动。” 荀彧,陈宫,不分先后,赶至二人身侧。 “天子诏卫将军,镇东将军,觐见。”不知何时,黄门令左丰亦至。 “喏。”吕布收刀,曹操收手。 吕布窃问:“何以至此。” 陈宫一声慨叹:“太师,权宜之计也。” 吕布这才醒悟:“莫非,太师先至,乃为(等)候曹贼父子。” “然也。”惊见利箭环绕,陈宫悔不当初。此时方知,昨夜太师言语之深意。卑不谋尊。某,图谋也。若一心为公,必大利社稷。直驱虎牢,遁入雄关,乃是上上之策。若行此道,则心怀大义,公私分明。然折向敖仓,为一己之私,不惜裹挟天子,博取功名利禄。假公济私,假仁假义。非人臣之道。 此乃,社稷是贼臣也。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一言蔽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权臣,贼臣,一线之隔。且看是以君为先,还是以己为先。 然陈宫,亦暗自生疑:莫非,太师当真欲杀我二人,以谢天下乎? 且不说,党争之祸未解。太师当知。曹氏父子,绝非纯臣。岂能自毁长城,自断臂膀?坐视曹氏父子,擅权欺君。 陈宫百思不解,一时心乱如麻。 话说,董侯亦是云山雾罩,不知所以。太师何意? 眼看胜券在握,何以行缓兵之计。乃至曹孟德,携兵追来,扳回一局。 坐视,功亏一篑。 盖海船上兵卒并曹党,见曹孟德抵达,自当归心,听命行事。若昨夜登船,今日已入洛阳矣。 “臣,曹操。叩见陛下。” “臣,吕布。叩见陛下。” 董侯闻声回神:“二位将军免礼,赐座。” 二人皆披甲。黄门令左丰,遂命人搬来胡床。 天子座前左右首席,正是太师王允,并太傅杨彪。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