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为君之道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12 为君之道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入秋以来,阴雨连绵。这几日忽下暴雨。 上游来水激增,金城河水溢出二十馀里。 万幸,边章曾大力修造金城关及城池。金城城墙虽遭淹泡,却并未坍塌。待城外积水退去,亦不误农时。 蓟王在大震关,宴请陇右豪族的消息,已遍传西州。宴中作陪的凉州刺史宋枭,这几日宾客盈门。多是西州豪右,登门谒见。所问皆相同。 蓟王何意? 是要我等出钱,还是出力。 宋枭笑而不语。只说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若有人再问。 宋枭这便点拨:何不看金城麴氏如何行事。 麴氏先登,一营数千。营中单单金城麴氏宗人,便有千余。麴义更为别部司马,深受蓟王所器。金城麴氏的一举一动,便成了西州豪右们的风向标。 宴后不久。麴氏族长,领宗人数百入金城大营。领取百余台“农作机关器”。机关器形似马车。由耕马或耕牛拉动。只需装配不同的“机关吊臂”和“机关悬尾”,便可行:耕、播、灌、割等,绝大多数的重体力农作。剩下无非锄草捉虫,放水浇禾等,日常田间管理中的轻活。无需壮劳力,老农即可。 农作机关器,效率何止提高百倍。 三人便可日种一顷。 且所有农作机关器,皆终身质保。三年内,以换代修。比起随年龄增长而日渐劳损的农奴,长远来看,机关器的优势更加明显。 于是乎,麴氏族长依照先前与麴义击掌为誓。 麴氏以“老少农奴百人”,换一台农作机关器。放归万余口。 西州豪右纷纷醒悟。急忙赶往州郡大营,行“百口换一机”。 蓟国机关器,实在是鬼斧神工。须知,人力有穷,而神力无穷。以机关车为载体的农作机关器,可由一匹到多匹重型耕马或耕牛拉动。犁、耙、耢、耖,位于车后,为“机关悬尾”。喷灌收割,皆悬在车前,为“机关吊臂”。也就是没能将见血封喉的毒药,调配成人畜无害的农药而已。 不然杀虫除草,也可用喷淋吊臂。 就刘备所知。菊花中有一种“除虫菊”,便是天然的杀虫剂。只需寻“有飞虫死于蕊中”的菊花,大力培植,距离天然杀虫剂,亦为时不远。 锄草,尚无他法。需亲力亲为。天然除草剂,刘备实乃真不知也。 饶是如此。蓟国机关器,亦称强悍。 且原理不复杂。通过齿轮传动,用牛马畜力,驱动各式机关器。 如此神鬼之物,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西州豪右纷纷仿效。不日竟放归十余万口。 这十余万口西州汉人,可谓珍贵无比。堪称“汉化火种”。户户分配宅院、田地,安置各城,与羌胡杂居。 羌人暴乱,西州荒地何其多。而先前许多地势高凸,无法耕种的丘陵,亦建有龙骨翻车汲水,改造成陂田。分与农人耕种。 若论种田。蓟国上下,实在是轻车熟路。便是东来的西人,亦成竹在胸,头头是道。 地凸,则修翻车陂渠。地凹,则围堰圩田。多水,支渠四通。缺水,凿沟穿渠。土地贫瘠又当如何? 无妨。城内地下管网,行雨污分流。雨水注入护城河,肥水注入沟渠,滋养农田。 十万口的城池,人吃马嚼。积粪何其多。此,皆是天然有机肥料。酸碱适宜,中正温和,实在是大好。 西州与蓟国唯一不同。乃地力稍碱。 如前所说,只需与苜蓿轮种,便可解决。 田丰来报,西州豪右坞堡田园中,还有不下十万农奴。避入豪强坞堡的民众,近乎西州五十万口之半。足见土地兼并,蓄奴成风。 刘备轻轻点头:徐徐图之。 有备才能无患。面对鬼斧神工的蓟国机关器,敬而畏之,亦是人之常情。西州豪右们自当做两手准备。若机关器使用不便,或易于损毁。后又无法及时修理或更换。自当用人力弥补。故而留下一半奴隶。 只需使用二三年,便会放心。那时,十万农奴自当被放归。 无它。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一台机关器可抵百人。养活百人需耗费多少粮秣,豪右又岂能不知。且人头税一项,便会让豪右难以承受。蓟王坐镇陇右,宴会时已有言在先:若再行隐瞒,“身死族灭”。 再者说来,只需将人力改成机关。省下的诸多费用,皆是利润。 西州豪右苦乐自知。何乐而不为。 对刘备而言,西州汉人的存在,远不止劳力这么简单。 刘备特别不喜,“血洗一部分人,去拯救另一部分人。待另一部分人变成被血洗的那一部人时,再血洗一次。”如此恶性循环的封建休克疗法。 当然也就不喜欢,将西州豪右,尽数屠灭。而后抄没家产,将宅院、田亩、牛羊,分与流民。待流民成为豪强时,再行屠灭。养猪、杀猪的小把戏,乃昏君所为。 明君自当仁民爱物,兼济天下。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一朝初立。从人少地多,到人多地少,不过数代百年。于是反复血洗,杀丁减口。皇朝更迭,大多一二百年。究其原因,便因如此。 少时,恩师教导刘备:豪门寒门,皆是百姓。若豪门越豪,寒门越寒,乃政之失。寒门亦能出贵子,方是为君之道。 以前懵懵懂懂,如今贵为一国之君。才渐渐懂得,恩师字字珠玑,其意深邃。 如何在不行“劫富济贫,杀丁减口”的慵政之下,使民众丰衣足食,寒门亦出贵子。唯有合理生产关系,提高生产效率一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不是说说而已。 自汉以后,墨门式微。机关器渐渐绝迹。于是明*船不见江海,驷马安车退化成八抬大轿。那些只会玩命堆人头的所谓“千古一帝”们,尽可一笑了之了。 大量的壮劳力皆用来种地。何人去遍游九州,环游七海,乃至星辰大海? 广宗,骠骑将军营。 熬过了酷暑,骠骑将军董重,这便厉兵秣马,整装待发。 升帐点兵,董重劈头便问:“广宗城内如何?” 副将宗员,这便答道:“贼人紧闭四门,未有异动。” “哼!”董重一声冷笑:“冢中枯骨,何足为虑!” 左中郎将皇甫嵩抱拳道:“黄巾贼人善假神鬼,将军切莫掉以轻心。” 董重一声干笑,气势全无:“左中郎将言之有理,诸位依令行事,随我攻破广宗!” “喏!”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