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偶露峥嵘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125 偶露峥嵘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陇山,大震关首,云霞殿。 “报——” 有六百里加急邸报送到:“王傅将兵剿贼,勇为先登。杀黑山贼酋三十有九。渠帅张燕只身逃亡。荡寇、讨虏、破贼、扬武四校,分兵四路,挺入军都、蒲阴、飞狐、井陉,北太行四径。顺藤摸瓜,尽抄黑山各部老巢。得贼众三十余万,钱粮辎重,无可尽数!” 殿内百官,无不击掌相庆。 饶是几位谋主,亦面露喜色。 接邸报细观,刘备不禁笑叹:“寻常莫辨,偶露峥嵘。王傅真乃中流砥柱也。” 李儒笑道:“王傅敢为人先,毙杀贼酋三十有九。领四校,剿灭四径黑山。料想残敌必望风逃窜,冀北无忧矣。” “王傅自孤幼时,便守护身侧。楼桑老宅,王傅守前院,王妃守中庭。还有……”想到甯姐姐,刘备不禁会心一笑:“孤,方能睡得安稳。” 张飞这便叫道:“那时俺爹看的紧,不然定与大哥日夜相伴,互相壮胆。若二哥早来,又何须劳烦王傅。” 关羽微微一笑。三弟言之有理。 殿内重臣,不禁抚掌大笑。 笑中多有感叹。能称万人敌者,蓟国竟有其三。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又岂是夸大其词。 “待军功簿到,再为王傅请功。”刘备对荀攸言道:“书报洛阳,亦让文和得知。” “喏。”荀攸俯身领命。 刘备笑道:“得贼众三十余万,可填文安与雍奴,圩田所需。” 钟繇雍奴北部圩田已成。纵横水网如脉络,滋养百里良田。又筑高堤,锁诸水于河堤之内。多管并举,雍奴北部泽水尽退,只剩中、南部大泽。于是,开春钟繇上疏,请改雍奴为雍阳。山南水北为阳。正与北部数县名称相呼应。 刘备欣然应允。 “文安境内滏水、高阳水、滹沱水、泒水等,诸水交汇,散为大泽。径百二十里。若得循吏牧守,可比督亢秋成。”李儒起身奏问:“主公可有心仪之选。” “确有初选。”刘备笑问:“诸位亦可共举良才。” 互相看过,荀攸遂起身奏问:“主公心仪之人,可是新昌令,陈群,陈长文。” “正是陈群。”刘备笑答:“以孤之见,若论治世之才,长文当不在元常之下。” 蓟王善辨宝识人。天下皆知。然今将未曾及冠的陈群,与钟繇相比。众人亦颇多惊讶。 “若陈长文除为文安令,新昌又当交给何人?”荀攸再问。 刘备这便问计群臣:“诸位当用踊跃举荐。” 见众人皆在沉思,新任赀库令司马芝,起身奏报:“禀主公。臣,举荐一人。” “何人?”刘备笑问。 “司马直。”司马芝答道。 “可是河内名士,司马叔异。”荀攸竟也识得。 “正是。”司马芝答道:“先前因党锢被禁足在家。今党锢已解,三公四府却屡辟不就。只因未遇明主。主公只需去信一封,当星夜前来,自投门下。” 司马芝与司马直,或有远亲。所谓内举不避亲。以司马芝之为人,能举亲不避嫌。司马直必有大才。 “三百石俸,是否太少。”既是大贤,又是名士,刘备不禁问道。 “若旁人相招,便是二千石高俸,亦不可动其心。然若出自主公,必欣然应募。”司马芝答曰。 “如此。便遣幕府公车,前往河内征募司马直。”刘备又道:“孤当手书一封,一并带去。” “主公明见。”群臣下拜。 “钟存王庭遣使来问。三月戊申成婚大典,是否如期举行。”李儒又道。 “自当如期,何故见疑?”刘备反问。 “乃因此次与主公结亲,钟存大小豪帅,皆欲同来观礼。人数众多,女豪恐我等始料不及,未有万全准备。”李儒答道。 刘备遂会意:“可是怕孤不愿接待。” “然也。”李儒笑道:“故女豪才出言相试。” “东坂四海馆多已空置。西坂大使馆亦可暂居。两处馆舍,足可安置。”长史盖勋答道。 “修书女豪,一切如旧。” 盖勋又奏道:“钟存媵妾,人数众多。许师与许女皆在列。” 见殿内百官皆不语,盖勋又进言道:“许女年不过十三……” 刘备笑道:“长史只忧幼齿乎?” 盖勋索性明言:“妻后母,纳釐嫂。乃羌人旧习。与人伦相悖。若任其所为,则陇右必争相效仿。荼毒甚烈,主公不可不察。” “长史之意,孤岂能不知。”刘备言道:“孤已去信女豪,许女当以‘假子’视之。” “主公明见。”百官拜服。 “妻后母,纳釐嫂”的上古陋习,刘备早有心铲除。然却不可一意孤行。需循序渐进,待羌人日渐汉化,通晓伦常,自当耻于为之。 若将旧时劣根一刀斩断。营中诸多夫妻便会劳燕分飞。所生子女又当如何。 以蓟王为始,当徐徐图之。 洛阳,西邸,万金堂。 陛下面上无喜无悲。 张让趋步登堂,偷看陛下脸色。心头一沉。不敢怠慢,急忙五体投地:“老奴叩见陛下。” “阿父可识得此书。”说完,陛下竟将竹简掷于当面。 张让急忙取来一观。顿时汗如雨滴。 此书乃出张让亲笔,与黄巾私通之密信。却不知陛下从何处得来。 “王豫州于贼中,得阿父宾客与黄巾书。这便寻迹追查。今人赃俱获,铁证如山。阿父可能自辩?”陛下问道。 “老奴百口莫辩!”张让伏地叩首,涕泪横流。竟是王允匹夫! “阿父与黄巾反贼暗通曲款。可是要联手害朕,另立新主。”陛下句句诛心。 “老奴纵粉身碎骨,亦不会让贼人动陛下分毫。”张让悲声泣道:“奈何一门老幼皆在颍川老宅。彼时黄巾势大,颍川被围,为救全家于水火,老奴,老奴……唯有与贼人虚与委蛇。” 说完便叩首不止。乃至额前崩裂,满面披创。 念及主奴旧日情分,陛下亦于心不忍。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处置才好。 危急关头。张让忽从怀中取一锦囊:“老奴愿罚铜抵罪。” 要说,知子莫若父。深知陛下商人秉性,张让竟将新取自黄门令左丰处的琉璃宝钞,献出抵罪。 陛下双眼一亮:“此物何来?” “乃老奴毕生积蓄,从金水赀库兑换而来。”张让哭诉。 “阿父…忠心可鉴。朕又岂能不知。”命人接过,打开一看。陛下面色立刻和缓。 一千万琉璃宝钞,值五千万钱。 宝钞离手,张让满心血滴:“陛下圣明。老奴忠心侍主,别无二心!”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