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向虎山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刘备的日常1.101 向虎山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九月,以特进杨赐为司空。 虎贲中郎将王越,领虎贲郎。并中军校尉孙坚,领四部西园卫,计四千精锐,护送陛下车驾仪仗,北巡河间。 与此同时。骠骑将军董重,领张济、郭汜、樊稠、李傕,西州四将,及麾下一万人马。前往河东,接替中郎将牛辅,主持讨伐白波之战。 收到洛阳邸报。蓟王刘备亦颇多不解。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陛下此来河间,究竟意欲何为。 渡大河,入冀州地界。冀州刺史王芬携麾下一众属吏,列队相迎,一干人等,浩浩荡荡,前往河间国,巡视陛下旧时宅邸。 话说。废除党锢后,一大批忠正名士复被起用。王芬为“八厨”之一,遂被拜为冀州刺史,治理黄巾根源之地。到任后,王芬收纳流民,安抚叛乱,治军理政,安定郡县。在州数年,民生富饶。堪称一代名守。 入北巡队列。与陛下朝夕相伴。妙语连珠,时有高见。深慰圣心,遂引为近臣。陛下曾对身边人言,回京后当调王芬入朝堂,位列三公九卿。指日可待。 言之凿凿。便有陛下身边内官,密语相告。王芬大喜,大肆贿赂随行内官。以求能早日调入京畿。 见“八厨”之王芬,竟如此识时务。陛下身边内官,纷纷与之结好。王芬有大名于天下,若能为我所用。自然有百利而无一害。 前有崔烈买官。后有王芬结好内官。若能就此分化名士党人,对宦官而言。自然是极大利好。 于是乎,一回生,二回熟。王芬在北巡队中,日渐如鱼得水。队伍走走停停,陛下游山玩水,兴致正浓。 听闻广宗乃灭黄巾最后战场。陛下又兴致勃勃,折往广宗县一探究竟。 作为此战的亲历者。虎贲中郎将王越,亦将如何斩杀三贼酋,娓娓道来。 若非陛下金口玉言,亲命封存。广宗城内机关大阵,早被蓟国工匠,拆卸一空。 城内积水未退,满目疮痍,一片狼藉。烟熏火燎,满城灰烬。 饶是如此,数年之后重临。泛舟其间。游览巨大机关遗迹,听浑天地动,鱼龙曼延。 一行人等,尤能体会到,彼时彼刻,场面是何等波澜壮阔。两军对垒,又是何等惊心动魄。 与黄巾贼一战。远非寻常战争可比。若非蓟国水军,千里驰援。又有蓟国将作馆大匠师苏越,破尽太平道妖术。此战危矣。 面对太平道妖术,大汉官兵肝胆俱裂,五体投地。如何还能提刀再战。 “听闻蓟国匠作馆,与太平妖师,同出一门。”陛下欣然笑问。 “陛下明见。”虎贲中郎将王越答道:“二家皆是墨门子弟。太平妖道中多为仕墨,蓟国匠作馆,多为匠墨。” “造浑天地动仪之张平子,出身何派?”陛下随口一问。 “当是仕墨。”王越如实作答。 “自先帝以来,墨门子弟日渐式微。朝堂之上,亦无墨门良才。今更裹挟入妖贼,江河日下,何其惨淡。”陛下叹了口气,忽问道:“王使君,以为是何故?” 王芬对曰:“先贤曾言: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长。又曰:巧治不能铸木,巧工不能斫金。故而:华骝绿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博兔,不如豺狼。 臣窃以为,墨门善于营城造器,奇技淫巧。然为官一任,牧守一方,却非其门下所长。 太史公谓: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料想,历代先贤所言,便是如此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陛下欣然点头。 “陛下明见。”王芬等人拜服。 “怀才不遇,愤而投贼。”陛下语透深意:“其情可悯,其心可诛乎。” 陛下目光投来,王芬面无表情,徐徐下拜。 中军校尉孙坚却抱拳言道:“一日为贼,终身为贼。若为汉贼,当尽数杀之。悬首城门,以儆效尤。” 陛下笑道:“孙文台,国之虎将矣!” 众人皆陪笑脸。 陛下心情大好。命就地扎营。杀鸡宰牛,犒赏三军。一时欢声雷动,兵心可用。 白波谷前,骠骑将军营。 骠骑将军董重以降,主簿张逊,张济、郭汜、樊稠、李傕四校尉,文武分坐。大帐内可称人才济济。 帐外鼓声隆隆,杀声震天。 “报——”不久,便有军士入帐:“张军候,寨前搦战,连刺四贼将下马。” “嘿!”董重一拍大腿:“好一个张绣!” 旗开得胜。张济等人,与有荣焉。 主簿张逊乘机进言:“初来乍到,当稳扎稳打。贼人营寨,多固险而守。宜当智取,不可强攻。” “主簿所言极是。”董骠骑见好就收:“鸣金收兵。” “喏!” “众将随我出帐,迎张军候凯旋。” “喏!” 要的便是这个气势啊。 董重虽是纨绔子弟,五陵少年。却与蓟王刘备相处日久,耳濡目染之下,为人爽快,亦称豪杰。与张济、郭汜、樊稠、李傕等人,甚是对路。 四人初入骠骑大营。便被授于比二千石之校尉衔。高官厚禄,唾手得来。如何能不对董骠骑,投桃报李,任凭驱策。 虽不敢说死心塌地,终归是军心可用。 悉知董骠骑亲征白波。永乐董太后亦不敢大意。诏命有司,全力配合。一切用度,足量配给。真可谓有求必应。 张济、郭汜、樊稠、李傕四人,久居西州。与羌胡比邻而居,亦敌亦友,时战时和。麾下多豪勇之辈。如郭汜,曾为马贼。麾下二千游击,皆是悍匪。对阵白波,亦不曾弱了半分。 正如右丞贾诩所言。得此四人,董骠骑实力暴涨。足可与大将军何进相抗。 高官厚禄,笼络其心,军心可用是前提。编入营中,严明军纪,亦不可或缺。不急。待剿灭白波,回京后再交由中军校尉孙坚,细细打磨不提。 白波谷,大营。 杨奉、李乐、韩暹、胡才,四人鱼贯而入。 “渠帅。” “众兄弟,速坐。”郭太,大手一挥。 “谢渠帅。” 待四人落座,郭太言道:“黑山张渠帅,又遣人送来密函。言,天子车驾,已入冀州。正往河间国而去。求我等速速发兵,袭杀大汉天子。” “这……”杨奉抱拳道:“前有骠骑将军董重,携一万西州虎狼上士,挡在山门之外。今已连胜四阵,气势正盛。若此时分兵,大寨危矣。” 郭太轻轻颔首:“贤弟所虑,愚兄焉能不知。奈何有言在先,又与于渠帅击掌为誓。岂能自食其言。” “大哥意欲何为。”杨奉忙问。 郭太遂道破心声:“我当亲率一支精锐,往河间一行。诸位兄弟留守老寨,切勿轻出。待事成,汉军自退。” “这……”杨奉还欲苦劝。 却被郭太挥手打断:“我意已决,贤弟莫再多言。” “喏。”杨奉等人,唯有起身领命。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刘备的日常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刘备的日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的日常》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