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跟着公公打天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司礼监第三百六十八章 跟着公公打天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公公们真都是好人么? 这论点就跟士大夫都是坏人一样,经不起推敲的。 不过屁股决定脑袋。 良臣这是一屁股彻底坐在公公那边了,没办法,谁让他二叔是九千岁呢。就算他现在奋发向上,回家寒窗苦读十年,求个金榜题名,将来,还是个“阉党”?弄不好跟他哥良卿一样,就被崇祯拉到菜市口砍了。 所以,连血脉都打上了“阉党”烙印、根正苗红的良臣,肯定要为公公们大唱一曲忠诚的赞歌。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世上只有公公好,大明朝廷永不倒… 但说实在的,良臣之所以急切劝万历往外大派太监,一是出于公心,放眼看世界,和洋鬼子们竞争,世界那么大,不抢白不抢。 欧罗巴镇守那是笑话,亚细亚这一块,却有着切实可能。至少,马六甲镇守太监还是能操作起来的。 一句话,现在世界的趋势是抢劫,那么洋人能抢得,咱汉人为何抢不得?单论军事实力,咱大明可比那些洋鬼子强的多。 只要操作得当,跟着公公打天下,装备不回收。 二来是出于私心,琢磨着万历要采纳他的建议,到时候那帮外出的公公们肯定得找他魏舍人询问具体办法。 主意是魏舍人出的,万国图都在他心里,公公们大字不识,光有出去干活发财的勇气肯定是不行的,得魏舍人帮着参谋。要不然装备全了,人手齐了,却不知道打哪入手,那可就干着急了。 但是魏舍人一穷二白,公公们总不能让他白费脑子吧。有钱给钱,没钱不要紧,入份干股总行吧? 恭喜发财,恭的是万历不假,同样也是贺他魏良臣啊。 这事得快,得趁早,不能耽搁,洋鬼子们手黑着呢。 最好能有一个出类拔萃的公公先去弄一个试点,弄个特区,只要大量的财富从海船卸到大明,不愁公公不积极,不愁士大夫们不动心,不愁潮流起不来。 这个特区在哪,良臣得好生研究下。 对面,万历大生知己之感,身为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太监的可靠性绝对强过外朝那帮臣子们。最起码,太监们不敢违背他这皇帝的意思。 而放眼古今,每当改朝换代,新朝之人总有无数旧朝官员,但却无多少旧朝太监。 原因何在? 歧视! 在儒生眼里,阉人似乎天生就和奸诈小人联系在一起。 士大夫们不屑于之共事,自然而然,这新朝里自然没有旧朝大珰们的位子了。 正如魏良臣所言,公公们和皇帝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皇帝没了,他们连要饭花子都不如。底层的小伙者们还罢了,换个主子继续倒马桶打扫,有权有势的那些大珰们,不被抄家砍头就算祖上积德了。 因而,单论忠诚,太监们确是比朝官们要强。有明一代,镇守太监、监军太监殉国的人数也是历朝之最的。 同样有感触的,甚至感触更深的肯定就是张公公和崔公公了。 二人可是人魏舍人口中的当事人。 家生子的比喻很贴切,公公们于皇室而言,不正是民间富户家里的家生子么?离了主家,他们这些家生子就是无根的浮萍了。 要得! 咱内廷就是比外朝对皇爷更忠心啊! 张诚紧绷的面皮舒缓了下来,他固然打小受大学士教诲,以儒生为荣,但毕竟是净身之人,眼下代表的是内廷,不可能真和外朝尿一壶去,双方更多的利用关系。 而外朝对内廷的偏见,是根深蒂固的,这一点张诚心知肚明。现在突然有个人跳出来说内廷比外廷值得信任,大说公公们好话,饶是张诚刚才气的想将魏良臣拖出去杖毙,这会也不禁好感大生。 崔文升不住点头,他倒是想起去年宫里曾流传说,有个少年对都察院的一帮御史说内廷之人都是身残志坚,结合时间一想,莫非这身残志坚四字也是从魏良臣口中说出。若那样的话,这少年倒真是八面玲珑,内廷之友啊。 “话说的是粗,但理不错。” 朱常洵是“争国本”的当事人之一,虽然不是他直接出面,但却是利益相关者。你要说这位福王殿下没有当太子的野心,那肯定是自欺欺人的。 自个为何没能当上太子,还不是外朝从中作的梗么。 现在,魏良臣说内廷的公公比外朝的大臣更值得信任,朱常洵肯定要出于公心帮着说一句。 郑贵妃听儿子这么说,笑了笑,微微摇头。却不知是不同意魏良臣的说法,还是觉得他不应该当外利玛窦和李之藻的面说。 “朕早就和你母妃说过,这小子不给朕弄些虚的,有一说一,他上的那些奏章你母妃都收着呢,回头你也看看….蛮有趣的。”万历点了点头,然后问魏良臣,“你说你是用什么写的?” “陛下,是白话文。”良臣微愕,万历这跳的也太快了吧。 “对,白话,大白话,也是大实话啊。”万历深以为然,“朕就喜欢听大实话,你说的在理。” 良臣想说的是,你祖宗洪武爷和成祖永乐就是大白话始作者,那圣旨真是通俗易懂的很。可惜,你们这些皇子皇孙经过正规儒家教育,反把大白话这一直白语言形式给忘了。 空话,套话,废话,只求修辞,骈四俪六的,到头了一句话就能概括。这种奏疏,看着不是浪费时间么。 良臣以自己大白话上书为荣,实际上,是他压根不会写那种奏疏。 不过不要紧,皇帝喜欢就行。 当着皇帝面大说太监好,良臣这是投其所好。 当然,这也是逮着了万历,要落在洪武爷手里,魏良臣就成了魏剥皮了——被剥的那个。 反正万历喜欢用公公,那良臣顺其意便是。 只要最终目的达到,过程不重要。 开启大明朝的航海抢劫大时代,公公们未必就不行了,三宝老郑不就干的挺不错。 说公公们不行的,那是不尊重人权,是歧视残疾人,是可耻的偏见。 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陛下,就拿这两位公公来说吧,他们是忠于陛下,还是忠于外人呢?”光唱赞歌还不行,良臣要拉同盟。眼面前这一红一绿二位公公,闲着也是闲着,一块来趟混水玩么。 崔公公最是积极,立即挺身而出,高声道:“奴婢当然是忠于陛下的!” 张公公犹豫了下,还是忍不住说道:“内廷只知有皇爷,不知有外人。” “好,好!” 万历很高兴,连连点头,然后说了一句让良臣狂喜的话。 “你说的这件事,朕想着是不错,朕准了!” 良臣大喜,这事件要是做起来,可真正是利国千秋啊! 心情好,看什么都美。 眼神落在含笑的贵妃娘娘身上时,秋波为之一动,贵妃…好熟啊。 张诚没有反对,因为这件事情和矿监税使一样,皇爷一旦决定了,没人能阻止得了。再说,这件事情不过是内廷派些人手出去,又不要内库出钱,随他们折腾去吧。 万历又仔细想了想,觉得冒然去做的话还是不稳妥,于是笑着看向魏良臣,缓缓说道:“不过,这件事牵涉极大,朕可不想叫外朝骂得狗血淋头。这样吧,主意是你出的,由你牵头做这事如何?” “啊?” 这真是天降横福,良臣求之不得,连忙顿首:“臣愿为陛下效死!” “唉,不用你效死。”万历哈哈一笑,“只要你入宫便是。” “噢,好…” 良臣脸上的笑意凝固了。 “你是要忠于朕呢,还是要忠于外人呢?”万历意味深长。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司礼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司礼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司礼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司礼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