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司礼监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公如俞、戚再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恋上你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陆军官兵还是要强于海军的,关键时候敢于亮刺刀啊,这就是咱一直强调的皇军精神呐……” 东亚号上,魏公公在目睹陆军将士争先恐后,百条小船如赛龙舟般向倭人占据小岛冲锋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边上的大本营参谋副官,同时兼任公公讲话录事官的王二麻子赶紧拿笔记录,以便在大本营最新内参发布,供皇军将士学习。 陆军官兵的奋勇精神的确鼓励皇军上下,观战的海军官兵不由自主的在船上为陆军勇士发出欢呼声。 岛上的倭兵也被四面八方涌来的明朝军队吓住,但他们却没有就此投降,而是在头领桃烟门的指挥下凭借手中的火绳枪阻止明军的登陆。 海面上顿时铳声大作,白烟弥漫。 在互相铳击之后,桃烟门下令部下挥刃装铳,准备拼死突围。这一情况很快被陆军前线指挥作战的沈世魁和李炎昭发现,二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沈世魁挥旗命令所属第一大队官兵船只汇合,以集中火力应对倭兵的突围。李炎昭却下令停止进攻,向海军挥旗请求炮火掩护。 魏公公对二者的做法不予置评,看到现在,他已经确认倭兵的数量不仅没有几百之多,而是只有百多人。 这让公公有点头疼,百多人的倭寇要怎么“装修”成千余人的大捷呢。 倭兵的强行突围没有得逞,因为他们突围需要抢夺到明军的小船,然而他们选择的方向正是下令停止登陆的李炎昭部,这就使得夺船计划落空。 另外几个方向的明军步兵已经靠近,他们的指挥官十分聪明的将小船联合在一起,同样切断了桃烟门夺船的念头。 不得已之下,桃烟门只有率部下死守小岛。他们以太刀、铁枪疯狂反抗,遍布的礁石也有利倭兵藏身。 而登陆明军因为受到海水浸潮的影响,有部分官兵的火铳难以打响,这就使得战斗在短时间内难以结束。 真田一郎也看出倭兵不过百多人,第一大队和公公的亲卫营兵力是对方的数倍之多,却迟迟不能消灭这股倭兵,不由气恼,挥旗令沈世魁部强攻,又令第二大队、第三大队下船参战。 这时,东亚号上却传来魏公公的旗号,命令暂停进攻。 真田一郎不解,乘舟至东亚号询问为何停止进攻。 “真田,你跟我也有年头了,难道不知道我最不愿意拿士兵的生命换取胜利么?你要知道,每一个皇军将士都是我皇明宝贵的财富,他们不能轻易牺牲!” 魏公公不满真田要拿士兵生命换取胜利的猪突做法,他指着被倭兵占据的小岛,“困兽难迫,且此地多礁石,易损舟。那倭兵身材矮小,多熟水性,他们若藏于礁石间待我上岛,突然伏杀,则我登岛官兵必大损...划不来,划不来啊。” 公公摇了摇头。 真田一郎自愧向公公请了罪,尔后问公公若不强攻,那该如何对付这股倭寇。 公公笑道:“不如诱而擒之便。”说完吩咐人将前番归降的明石道友叫来。 很快,明石道友就乘小船靠近倭人小岛喊话道:“岛上的倭人听着了,你们已经被团团包围,性命就在须臾之间!现在,皇军托我给你们带句话,你们当中如果没有在大明犯过罪杀过人,只要把事情说明白,皇军就给你们一条生路!不然,你们就统统的死啦死啦!” 桃烟门听到日语喊话觉得耳熟,从藏身所在的礁石探头一瞧,招降他们的不是走散的明石道友么! 他立即喊话问明石道友为何投降明军,明石据实回答,并说皇军对他很好,对他的部下也很好,他们现在已经不再为村山父子卖命,而是成了光荣的大明皇军一员。 “桃烟门,你不要再想了,你也看到了,皇军不下万余人,大小战船百余条,单凭你这点人手是肯定守不住的。你若再继续顽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这时,明石道友身边的明军小旗也叫道:“皇军优待俘虏!” 纳尼? 桃烟门不懂汉话,明石道友忙给他解释了一下。桃烟门颇为意动,可又很犹豫,他担心明石道友是不是出卖了他,那样的话他一旦投降就会被明军砍掉脑袋。 “不着急,给他们一点时间,反正咱家有的是时间。” 魏公公不急,这潮水一时半会涨不上来,再说桃烟门他们都被困好几天了潮水也没涨,真要他魏公公来了潮水涨了,那是老天爷要成全桃烟门,魏公公又岂能逆天而为。 不想,一个多时辰后,海面上突然冒出一条大乌船和两条渔船,三条船发现前方密布的明朝战船竟然没有转身就跑,而是疯狂往里冲,一看就是来救援桃烟门他们的。 “这些倭寇倒是有义气。” 魏公公赞了一声,尔后传令海军立即击沉这三条倭人救援船。海军总兵王大力亲自指挥战斗,但听炮声隆隆,铳声作作,戈船飙集、火器雷震,一柱香后三条倭人救援船都被击沉。 海军官兵随后上前击杀落水倭兵,计毙敌94人,另生俘35人。经审问,果是从琉球过来的村山部,目的正是救援搁浅被困的桃烟门。 只是这些倭人不知道桃烟门他们被明军重重包围,发现之后也无法退走,只得硬着头皮前来解围,结果落得一败涂地。 远处海面上的战斗倭兵都看在眼里,见自家救援船三船无一生还,倭兵士气顿泄,桃烟门知道再无生路,便喊话愿意投降。但有部分顽固分子没有随桃烟门投降,而是选择了自杀。 沈世魁部奉命上岛受降,计擒获降倭97人,另外解救了23名被掠的渔民。除此之外,还捉了2名为倭兵带路的汉奸。 明军方面,并无阵亡,只伤11人,可谓代价极低。 远在福州的黄承玄听闻后,叹息道:“东沙之役,某生五十一矣,未见有此不死一卒、不折半矢、不糜斗粮、不旷时日,去如振叶、归若系豚,捷速而完,功难而易;就使俞、戚再生,亦当首肯矣。” 叹息之后,再看战报,不禁愕然:什么?魏太监亲自上阵,且阵斩倭兵9人?!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司礼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司礼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司礼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司礼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