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海路运银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司礼监第九百五十三章 海路运银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这事性质上跟先斩后奏没什么区别。 然而,南京兵部尚书王永光对此事的态度十分有趣,与侍郎崔志佳道:“此是好事。” 崔侍郎到溧阳拿劳务费时,把这句对魏公公说了。 “怎的是好事了?”魏公公有些不解。 崔侍郎哈哈一笑,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魏公公不喜欢崔老子这种打禅迷似的说话方式,于是好生讨教。 崔侍郎有教无类,将那尚书大人的奥义说出。 却是皆大欢喜的事。 南都三大营本就不堪腐朽,历任守备文臣不是没想过整顿,可因事涉守备勋臣,且关系南都各家勋贵私利,因而便是下死力整顿,最后也是流于表面。 没办法,南都驻军和勋贵之间盘根错节两百余年,早就利益共同体了,岂是一个南京本兵的“流官”能用一两任功夫整顿出来的。 现在,却是两百年来最好机会! 要知道,神机营这帮军官转投了魏公公,便意味着仅在神机营中就有相当部分的“保守”势力被连根拔起。 换言之,保守势力就是腐败势力。 只有腐败势力被扫掉了,守备文臣才有可能真正插手营务,整顿驻军,如此,也能真正对南都驻军形成影响力,掌握控制权。 那么,南京本兵王永光又如何会因此事和魏公公翻脸呢。 说句难听的,这位本兵甚至巴不得魏公公把三大营那帮吃喝兵血的全打包带走呢。 内守备刘朝用那边,也不会反对。 原因除了和王永光一样外,更有利益好处。 一个萝卜一个坑,你魏太监把军官们带走,这空出来的位子由谁来顶呢? 唯一倒霉的也就是守备勋臣魏国公徐弘基了,他弄的不好就会被南京兵部和内守备厅架空。 崔侍郎好心的赠了一个锦囊给魏公公,劝他莫不如连神武营的人都不放回,各家勋臣的家兵家将也尽可能的拖一拖,便是放还,也不要一次性都放回来,分批分日。 这样一来,兵部和内守备厅那边可就有大把的人手去顶空缺,而不是落在勋臣们手中。 公公一想也对,放人他肯定是放人的,但从来没说几时放,放多少啊。 听崔老子的话没错,王永光那边断不会跟他魏公公为难。而得了南京兵部的好,这事朝堂上便过的去。 程序上,南都的事守备勋臣、守备太监、守备文臣都有上书权利。 但朝廷真正能听进去的却只守备文臣一个。 勋臣和太监嘛,那是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北京朝廷。 北京兵部和内阁会以谁的话为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王永光能为自己说话,那这事的性质肯定会变的很可人。 任何时候,话,在乎是人说。 同样的一件事,经不同人口中说出,区别就无限大了。 魏公公笑容满面的亲自送崔侍郎出厅,除了该付劳务费外,又多包了五千两,却是请崔侍郎替他转送王尚书的。 伸手不打送礼人,公公相信王尚书会念自己好的。 至于魏国公徐弘基嘛,公公相信他会明白太监专政铁拳厉害的。 下午,魏公公就忙了两件事,一是钱,一是人。 此趟往南都出差的具体盈利已经出来了。 折算成白银,合计一百三十六万两。 其中,又有约四十余万两是地契和房契,还有一些产业。 公公现在懒得从事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因而叫宋四宝把这些东西尽快出手,价格便宜点没关系。 难事是如何分账。 给的少了,打动不了皇爷。给的多了,公公打动不了自己。 最后,公公咬牙决定四六分成。 他四,皇爷六。 因此,便当往京师内库递解不少于七十万两的巨款。 七十万两就是八百多万斤,折合就是四千吨左右。(明制,一斤十六两) 这么大一笔巨款,肯定就不能走陆路了,得走水路。 水路只两个路,一是漕运,二是海路。 最稳妥的肯定是漕运了,运河有驻军,有漕运总督衙门,肯定不会出事。这会可是太平盛世,哪有敢劫花辰纲的。就崇祯末年,这漕运也不曾断过,更不曾叫人劫过。 然而,几十万两银子一次性的走漕运,太过张扬,也太过惹人瞩目。 魏公公不希望自个在南都干的事闹的沸沸扬扬,引起第二轮舆论风波,所以最终决定还是走海运。 由皇家海军负责运输,也借此机会把南北海路再熟悉熟悉。 如果时间上来的及,公公也想回北京一趟。 在外有日子,有点想家。 扣除给皇帝老子的七十万两,落在公公手里的至少也得有五六十万两,这笔钱用于特区的军政建设和扩军肯定是够的。 次日,那些在溧阳呆了好多天的各府领人的管事终于被安排领人了,可是每家却只能先领回五十人。 这个消息传回南都后,有些勋臣无所谓,有些则好像知道肯定有这么一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有的则是气的跺脚大骂,可除了骂骂出出气,他们也只能默认。 毕竟,魏太监答应放人,没说不放。 当日南都勋臣组织了东西两路军,合有兵马六千余,除了死伤逃回的,大明皇军共俘虏了五千四百多人,放归一千二百余后,剩下人等全部押回特区。 神机营李副将他们表现也不错,在没办法再回南都的情形下,他们各施手段,竟从城中神机营又拉出了几百人。说是往后在魏公公手下干了,人手多点好办事。 这是表面上的话,私底下的心思则是我多带些人手,这官也做的踏实。 甭管哪朝哪代,想要升官发财的前提便是手下有人。 魏公公如何不知他们的小心思,却是乐见其成。 除亲卫营外,曹文耀率步军左右二营及马队押解俘虏和银两、军械物资回去,公公在溧阳又整顿了一下铁场事务。 其实前任铁场徐元干的很不错,各项规章制度有模有样,魏公公无须大的动作,只要将徐元定下的工时、工钱一个减少些,一个提高些,便能尽得这些矿工之心。 魏公公真正的整顿动作是在矿工之中建立了一支矿卫队。 “铁场是咱家的,也是你们的!” 公公在矿卫队成立时,如此于矿工们说道。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司礼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司礼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司礼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司礼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