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动性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汉之魂第七百一十七章:煽动性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 )黄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虽然地盘很大、人口很多、民事、军事、杂事一大堆,但是他每天处理公务绝对不肯超过两个时辰。 层层负责制,各级文官武将都有权力、都知道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如果在他们职权范围能够处理的事情,文官武将由于不肯承担责任写公文或者口头请示。 结果会很不好!推诿责任的文官武将会被冠以尸位素餐的评语,如果不能快速改正变得有担当,就会被降级使用,一直降到他的担当能够管多少人、多大地盘为止。 其实最搞笑的就是赞誉某些高级领导日理万机,忙得废寝忘食,好像万一这个领导人猝死这个国家就会民不聊生,甚至于亡国。 事实证明,死了所谓的日理万机累出一身病还强撑着的领导人,国家运作正常,老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 关键所在就是以制度管理国家,不能如同崇祯那样什么事都自己来,死抱着权力不敢下放。 皇帝又不是百事通,崇祯更加不是,甚至于狗屁不通。 他乃是由于出现了意外,还是高中生的年纪就过早掌握了一个当今世界地盘最大、人口最多帝国的最高权力。 崇祯给予的批示十有**都是一己之见、估摸着有一半都是想当然尔。 特别致命的荒唐决策就是在对待流寇问题上游移不定,天真的认为“流寇亦是赤子”,多次放虎归山。 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相比,崇祯是起床比鸡早,睡觉比狗晚,成天忙着批示永远批不完的奏疏。 天启截然不同,他忙自己的兴趣爱好木工活儿,很少过问细枝末节,只管国家大事。 而勤奋工作的崇祯把国家越管越糟糕,最后发展到糟透了,天启年可比崇祯年好多了。 因此国家是否繁荣昌盛跟皇帝是不是工作狂没有必然联系,摊上了什么都要管、什么都管不好的崇祯真是大明的不幸。 黄汉出钱粮雇佣了诸多文官武将,当然要把他们利用到极致,该手下做的事情一概不插手,自己一天至多花四个小时处理公务还不准重复。 对于某件麾下文官武将不能处理的事情,黄汉做了批示,就等于有了成例,机要秘书就可以处理相同的案例,把雷同的事情再次上达、请示,就是秘书处失职。 因此黄汉官儿越大越轻松,每天正经八百工作半天都用不着,之所以每天忙忙碌碌,完全是因为需要利用时间不遗余力培养人才。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很重要,使用的人才忠于自己、忠于国家、名族更加重要,只要具备条件,黄汉都会讲课参与科研,不失时机开金手指。 听课的不仅仅是八个贴身亲卫,近卫营少年、秘书处官员都可以参加,黄汉的课堂永远是敞开式,有教无类。 这一天黄汉讲课的内容听得行辕内最大客厅里挤满的五百多人满眼放光。 因为黄汉讲授的是热气球飞行原理,言辞凿凿做出热气球,可以成立飞行军,能够从天上扔震天雷、万人敌。 五百多人大多数是新一代知识青年军人,对武器和战术耳熟能详。 他们顿时议论纷纷,一脸兴奋,他们实在想象不出把守城大杀器“万人敌”从天上扔入敌人的军阵之中会造成多大杀伤。 黄汉其实在去年底就绘制了使用猛火油为燃料的燃烧器草图,注明了原理和要满足的功能。 这十几份草图已经交于王玉琪、彭家旺、归有光、潘桂、秦嘉楫等等大工匠,他们会联合科研班研究生完善图纸,尽快生产出成品进行试验。 只要使得主材是镍白铜的燃烧器能够从容调节火焰大小,热气球上天就为时不远。 就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之时,负责安保的顾吉祥来报告,宣大总督带着许多官员来拜访。 是真的关心也好,是想来探探口风也罢,是准备来看看笑话者也有可能存在。 获知建奴使出煽动性很强的离间计后,在山西、宣大的文官武将和大太监不约而同涌入张家口求见征虏大将军。 范家能够容纳百十人议事的大厅里衣冠禽兽坐了一百余,杨嗣昌、张凤翼、梁廷栋等等瞧着依旧满面春风的黄汉,实在猜不出这位爷究竟是不是准备反叛大明。 衣冠禽兽这个词在大明绝对是个褒义词,因为明朝文官官服绣飞禽,武官官服绘走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能够衣冠禽兽之人都是人上人。 胸前补子上绣着孔雀的正三品大员杨嗣昌首先开口道: “大将军,大战在即此时当厉兵秣马,然如今是谣言四起,诸多军民都在大谈建奴欲去帝号遵大将军为帝,欲跟‘红旗军’联手夺取大明江山之事,本官特来询问应对之策!” 杨嗣昌乃是高智商当然一眼看穿这样的雕虫小技,开口就把奴酋遵黄汉为帝的事实定性为谣言就可见一斑。 黄汉笑道:“诸位大人,由此可见东奴已然黔驴技穷,东奴知道本爵不可能放过他们,更加不可能跟他们合作。 因此刻意散布谣言,目的自然是让本来就多疑的大明天子更加猜忌本爵。 他们埋下伏笔,目的昭然若揭,纵然本爵打得东奴亡国灭种,以后本爵也肯定会死在自己人手里,下场说不定还不如东奴。” 这话说得比较重,言下之意直指当朝皇帝不好相处,言明自己平定辽东后有可能死于非命。 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一百余官宦都在沉思,他们其实都不看好黄汉以后的命运。 他们当然明白黄汉这些话并非空穴来风,崇祯杀的封疆大吏太多了,平辽后杀掉有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征虏大将军十之**。 杨嗣昌、张凤翼等等都知道大明权臣不得好死十之**,与国家有大功的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最后落得个谋反罪被杀头。 辅佐、教育万历皇帝十年的张居正开创了“万历新政”,刚刚过世就被皇帝清算,几个儿子被迫害致死或者逃亡。 征虏大将军貌似比于谦、张居正有过之而无不及,难得善终啊!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汉之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汉之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汉之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汉之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