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对射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汉之魂第一百二十五章:对射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建奴入关夺取了大明城池和关隘有几十座,他们大多数采取把诸多城堡洗劫一空后放弃。 大安口、龙井口、马兰谷、蓟镇、三屯营、香河、玉田、三河、香河、顺义、滦州、张家湾等曾经失守的大明城池、关隘里有太多佛郎机、碗口铳、抬枪,也有为数不多的红夷大炮。 可惜野蛮人不会用这些火器,只能挑选搬得动的当做缴获的铜料、铁料对待,其余被放弃城池里的火炮大多数被建奴用大锤砸坏,这一次袭击罗家寨明军又缴获了几十支已经有了斑斑锈迹的抬枪。 刘之纶得到了这些火器喜不自胜,经过除锈保养和修缮,大部分抬枪都能够投入战场,训练抬枪手也比较简单,原明军鸟铳手马上就能够胜任,因为抬枪的原理和构造其实就是一支大号鸟铳而已。 现在连“红旗军”驻防的南城都有二十支抬枪部署,这东西有效杀伤达到一百五十步,确实能够完爆弓箭,敌人被二两重的大弹丸打中绝对是死无全尸,连战马只要挨一枪都吃不消。 能够在打到敌人的同时自己却在敌军的射程之外,抬枪这东西用来守城无疑会大大提升守军的士气。 黄汉给刚刚解救经过甄别的壮劳力每人喝了一大碗肉汤,吃了三五个炊饼,然后交给他们一个让这些人跪在地上磕头感激涕零的任务。 这一次的任务能够得以极快执行,得益于刘之纶的守城准备工作做得尤其充分的结果。 刘之纶为了防备在四个城门都被堵死的情况下要派兵出城完成偷袭,因此准备了许多绳索和吊篮。 现在黄汉命令解救的汉民壮劳力四五人一组使用一个吊篮,目的当然是救那些躲藏在城墙根儿的父老乡亲。 黄汉宣布了营救纪律,儿童优先妇女其次,老人再其次,最后是青壮年,所有的青壮年男子必须光着膀子并且拉扯头发让施救的壮劳力瞧清楚了才能够被拉上城墙。 遵化南城的救民行动正在进行中,刘之纶得知了“红旗军”的壮举赞叹不已,他亲自带着十五杆抬枪,搬运来了四张床弩、率领标营八百人马来到南门给予黄汉大力支持。 出现在城头的五六百青壮年老百姓中许多人心急如焚,因为他们就有家人还在城外,片刻功夫一百个吊篮就放了下去。 一刻前,城头“红旗军”战士已经通过喊话让躲藏在城下的老百姓知道了明军是准备用吊篮把他们拽上城头,也知道儿童妇女优先。 老百姓们哭着让妻子、女儿或者儿媳带着年幼的子孙坐入吊篮。 救人的壮劳力此时当然不惜力气也不怕被后金军射杀,他们喊着号子竭尽全力拖拽…… 在远远的监视明军动态的莽古尔泰发现了守军的动作大怒,如此这般自己费心劳力派遣几千人马,甚至于远去偏僻的山沟驱赶来的尼堪,岂不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全部被拽入遵化城? 他挥舞令旗命令正蓝旗和鞑子冲城用骑射破坏明军的救援行动。 霎时间敌骑千军万马奔驰而来,看到了发神经仅仅为了屠杀而来的后金军,黄汉大吼道:“全军射击,老子单看看莽古尔泰那个王八蛋准备在城下丟多少人马才肯罢休。” 后金军的箭雨纷纷射向城头,同样有纷纷箭雨回敬鞑子和建奴,其中稀稀疏疏夹杂着枪声。 射向城头的羽箭有效命中率不值一提,因为敌人是骑射、漫射本来就不如步射、直射威力大。 再加上刘之纶这个守城高手早就在遵化城头挑起了木箭帘、草帷幔,导致超过七成后金军射出的箭矢如同草船借箭般钉在木头或者草扎成的围幔上。 要说这个出身贫苦的刘之纶还真的会鼓捣木头,独轮车、木头炮、木箭帘等等都是价格低廉容易上手的东西。 其实木头大炮只要掌握好了规律,有效打放几炮还是能够做到,想当年赤卫队就曾经大量使用以自制黑火药发射的松树大炮。 在城头射箭的“红旗军”全部集中使用了头盔和面甲,最不济也有棉面甲装备。 因此除非很倒霉被后金军的箭矢射入眼睛,否则杀伤力不值一提,有的“红旗军”好汉身上已经插了七八支羽箭还在大叫着极速射还击,一直到射出十一二支箭矢,感觉实在拉不动弓弦才作罢。 几百放吊篮拉城下难民的汉子也豁出去了,他们冒这被后金军射杀的危险拼命的拉动绳索,反而是蜷缩在吊篮里的妇孺相对安全一些,毕竟藤编吊篮的外框足以抵御敌人抛射而至的羽箭。 一个二十岁左右名叫李三的汉子很幸运的发现了自己的妻儿,正当他倾尽全力把他们往城头拉的时候,后金军发动突然袭击,一阵箭雨袭来,李三点儿背被当胸射入两支羽箭。 他拼出最后的力气把吊篮拉上城头,几个同伴拉上李三和他的妻儿隐蔽到了垛口后,虽然是抛射的羽箭,但是面对没有任何防备的老百姓那也是致命的,李三口中吐血很明显不行了。 他无限深情地看着不到二十岁的妻子瞧着才三岁的儿子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李氏眼看着刚刚找到的丈夫就要永远离去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当家的,你不能死呀,你不能丢下你的儿子啊!没了你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活的下去啊?” 李三嘴唇动了动,他看着城头漫卷的红旗艰难的说出一句话:“娃儿他娘,你记住了,跟着‘红旗军’走,才会有活路……” 诸多汉子为了救更多老百姓受伤了甚至牺牲了,但是其他人没有被吓住,他们合上同伴怒目圆睁的双眼擦了擦眼角的泪又放下吊篮把生的希望带给更多汉人同胞。 医务兵刘大寿今天忙得不可开交,还好他临时征用了几十个健妇帮着抬伤员,为伤员消毒包扎,甚至于有几个妇女见过几次刘大寿给伤员缝合伤口,也大着胆子依葫芦画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汉之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汉之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汉之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汉之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