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汉之魂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孙元化见到黄汉最是尴尬,还好“红旗军”中乃是敬单手礼,否则他这个总旗官见到平辽将军是笃定要磕头的。 哪怕朝廷没有革去他的举人功名也不能免跪,毕竟黄汉已经是挂印将军的正一品武官,相差级别太大。 明朝优待读书人,秀才可以见官不跪,许多人误会了,其实这仅仅是指生员见到县太爷这样的七品芝麻官。 见了府台、道台、蕃台还是要下跪行礼的,当然一个小小秀才公也轮不到见封疆大吏。 莫要说小小士子,官员之间大了三级,哪怕同样是士大夫,也需要行跪礼参见。 因此孙元化最是喜欢“红旗军”的军礼,让他感觉不到一丝屈辱,因为他见到上官敬礼,上官无一例外以同样的单手动作还礼。 这就是黄汉改革军礼的用意,老是下跪,把铁骨铮铮大好男儿的血性都跪掉了。 腿软老是下跪的军人就会失去傲气,心底里没有了骄傲,就会少了骨气,举手投降也就没有了心理压力。 见黄汉出现在身后,身边跟着四个少年护卫和四个猛士,孙元化大大方方立正敬礼,然后道: “卑职见过将军,在军中卑职已经属于拖后腿的,区区两个子铳卑职还是能够背得动。” 黄汉走到孙元化身边道:“人尽其才,师兄乃是饱学之士,犯不着在体力上较劲,难道你没有发现军中也有不少士子? 他们擅长教战士们读书、识字,经常给袍泽讲先贤的故事,战士们根本不计较他们是不是负重行军。” 孙元化道:“卑职知道,只不过卑职愿意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师兄千万要保重身体,难道没有人告诉你此次肩负重任,你亲自指挥五门弗朗机小炮翻山越岭,还会炮击鞑子骑兵,一定能够总结出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况且炮兵操典还不完善,还需要你这个专家进行规范。” “卑职知道,刘千户经常来找卑职谈心,将军的麾下没得说,卑职佩服之至,放心吧,卑职每天都在写行军日记。 军中的钢笔、铅笔使用起来真的十分方便,将军发明了这样的好东西,真的能够惠及千万读书人。” 确实如此,墨水的配方已经改进了不少,笔尖在有笔帽保护的情况下一会儿就干得写不出字的情况大为改观,钢笔里代替后世胶管的细白铜管也能够储存写上千字的墨水。 现在钢笔已经定型开始量产形成了销售,军中的读书人和已经掌握五百字以上的军人有许多已经在闲时练习硬笔书法,能够写出一手漂亮钢笔字的镇抚官、秀才公有了不少。 孙元化得到钢笔之时就喜欢上了这东西,他乃是士大夫,毛笔字的功力不是盖的,有这个基础写钢笔字事半功倍,如今能够写得一手漂亮的行书。 黄汉对身边的谷如山、沈明,彭怀义、俞飞四个少年道:“你们已经满十五岁,没几个月就十六了,此战过后都会让你们到基层当拭百户,实授总旗官。 沈明、俞飞去水师,先当见习船长管带一艘战船,以后争取指挥拥有两三百水兵的新式战列舰。” 这样的安排四个少年都有预期,因为家主提前布置了物色几个少年来做亲卫的任务,宣传队已经公开了这个消息,鼓励体系内符合条件的孩子参与挑选。 沈明、俞飞没有矫情立正敬礼到:“卑职服从命令听指挥!” 黄汉接着安排到:“谷如山去宋鹏飞将军麾下直领一个总旗铳手,彭怀义现在就跟着孙大人见习,以后也担任炮兵总旗官。” 黄汉又对孙元化道:“彭怀义品学兼优,熟读炮兵操典,今天我就把这个好苗子交给师兄调教。” 四个少年跟着黄汉习文练武两年多,文化考试和战斗技能考试都名列前茅,上一次攻打金州时就有斩首功。 攻打九鬼海盗老巢之时也参战有功劳在手,还是当个拥有小旗衘的亲兵已经不合时宜,到了放手让他们带兵的时候。 这四个孩子本来就属于根正苗红的心腹子弟,再有两年多相处的情感,对黄汉的忠诚度毋庸置疑,他们只要运气好在战斗中能够活下来,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年底黄汉会再收几个少年亲兵留在身边亲自调教,许多有十四五岁儿子的大工匠、老炮手、水手都在关心这件事。 没有人是傻子,为了儿子的前途没有哪个称职的父亲不为孩子争取,宣传队统计了备选的品学兼优的孩子已经有了好几十。 彭怀义本来就喜欢研究大炮,经常去参加炮兵训练,今日如愿以偿成为了见习炮兵基层指挥官当然高兴,能够跟随孙元化这个炮火专家一段时日更加高兴。 他来到孙元化面前恭恭敬敬敬礼到:“卑职见过师傅。” 孙元化以单手还礼,他好好看了看这个干练的少年,点点头对黄汉道:“将军放心,不仅仅是彭怀义这个总旗官卑职会好好教,麾下五十六人卑职也会天天给他们讲课半个时辰。” 黄汉道:“师兄费心了,人才培养最是不易,这些少年能够有你这样的名师调教是他们的福气。” 此时西征第一营骑兵实授千总王志诚已经带着陈松、马福临率领的两个骑兵把总翻过山岭前出探查。 步兵和炮兵通过这段难行的山地后会在山脚下集结,等待所有人马到齐简单修整后才会继续前进。 渡河会遭受敌人半渡而击,就是因为军队在忙着渡河之时没有阵列,比较乱,容易被攻击,翻山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了保障安全,翻过山梁来到山脚之时,哪怕有一门火炮到位也会立刻组装准备着随时打响。 哪怕一个小旗铳手到位也要在两辆插上白蜡杆长枪的独轮车后面结阵防止敌人的骑兵冲击。 色愣和苏布地两个喀喇沁左翼的大台吉已经集结了五千余控弦,他俩准备挑选一路明军下手。 他们没有去伏击憨子正在翻越龙凤山的人马,而是选择了来到碑子山袭击黄汉的队伍。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汉之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汉之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汉之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汉之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