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汉之魂第四百六十章:越打越弱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大量心灵手巧的汉家女参与织毛衣,许多人都是为了给儿子、丈夫、兄弟送上一份温暖,用心的程度毋庸置疑。 用心做事、主动做事、带着爱心织毛衣,自然发展了许多实用的织法和毛衣新样式。 冬天,棉质内衣外穿上一件厚实的全羊毛毛线衣,再穿上鸭绒服,然后加上冬装鸳鸯战袄,如此穿着看上去不太臃肿却很保暖,零下十几度的严寒,战士们都不在乎。 如今正兵战士都流行拥有一件毛线衣御寒,因此纺毛线、织毛衣的妇女比比皆是。 派发的军服里可以有短裤、汗衫但是没有毛线衣,后世的军队也是如此,虽然毛线衣产业少了军队的大采购,但是由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导致舒适度和样式不断更新换代,质量的提高也是无与伦比。 劳动创造财富,相信这些勤劳的移民获得能够赚取劳动报酬的工作,用不了多久就能够摆脱贫困奔小康。 腊月二十,黄汉来到山海关拜见辽东经略高第,当然要带上一份厚礼。 大舅子秦翼明和马祥麟此时还没有回四川,正好一起聚一聚,历史上明年秋天天他们就会踏上回川的路途。 白杆兵简直是一路打回去的,在崇祯七年还恰好赶上了秦良玉参与围剿张献忠的一场大战,几个流寇大头目被干掉了,献贼丢了全部步兵仅仅带着老营骑兵几百仓皇远遁。 但是从此以后白杆兵就陷入内战的泥潭一直到崇祯十五年,最后的结局是马祥麟坚守襄阳孤军无援城破后慷慨殉国。 马祥麟和张凤仪都是大明英烈,可惜不是死得其所,都是死于内战。 关键所在还是末代的大明太适合滋生流寇,秦良玉、马祥麟、秦翼明、张凤仪等等白杆兵将领在粮食短缺物质匮乏的环境下只会越打越弱。 因为他们做不到如“贼将军”左良玉那般抢劫老百姓、裹挟良民比流寇还要凶恶三分。 黄汉从倭国回来之时带回了几十艘海盗、海商的武装商船,体系内又建造了二十几艘排水量四五百吨的专业商用的老闸船下水。 加上原有的商船,运力仅仅是运送漕粮做朝廷的生意已经富余。 发展民间运输增加收入锻炼水手搞活贸易刻不容缓,为此黄汉成立了“日月海运”,现在已经拥有了几十艘可以经过南通州沿江而上直达石柱排水量四十到一百吨的小型船舶。 也不知白杆兵回川之时朝廷会不会布置任务,如果没有这样的安排,黄汉大可劝马祥麟和秦翼明利用江海联运的便利回石柱。 山海关到石柱的水路两千海里不足,以平均三节航速日夜兼程计算,一天可以航行七十海里,减去不利于航行的天气,理论上一个月左右时间就能够到达目的地。 算上过三峡需要拉纤速度只能达到一节出头,沿江而上有四十天也足够了。 但是如果沿江而下,就能够拥“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酸爽,到达山海关恐怕根本用不了一个月。 秦良玉在崇祯二年接旨后带领白杆兵勤王,走了小半年才到达京师,一路上耗费巨大无比辛苦,伤病减员好几百人。 在这个时代有长江水路不好好利用简直是暴殄天物,因为风帆年代,乘船长途旅行最有效率、最舒服,成本比走陆路最少节约七成。 在辽东经略的宴席上,老高第果然谈起白杆兵崇祯三年出川进入北直隶勤王,至今已经足三年,如今人心思归再留恐怕要出乱子。 因此他同意了马祥麟、秦翼明所请,白杆兵现在就等着圣旨下达后回川。 只不过山海关走了这七千人马势必空虚,接下来兵部也不知派遣哪一路人马接替白杆兵,为此高第忧心忡忡。 他人老成精对大明军队的德行知道得一清二楚,七千白杆兵忠诚且勇敢,又由于是步兵居多,所费粮饷还不多。 换了其他营头来山海关,一万五千人马也达不到白杆兵七千人马的战斗力,说不定还纪律涣散索要无度。 末代的大明经常有兵丁闹饷,即便高第没想着在辽东经略任上贪墨军饷也无法保证朝廷是否有这个能力按时给饷。 高第担心换了军队,届时那些兵痞被人稍微蛊惑就不分青红皂白打砸抢烧,清官、贪官都是一样是结局——死官。 崇祯元年,一两银子都没有贪墨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关宁的毕自肃何其冤枉?这位人品、口碑皆佳的大员被乱兵羞辱羞愤自杀,这个结局老高第不可不防。 酒过三巡高第主动道:“本官得以安然坐镇山海关仰仗者“红旗军”、白杆兵是也。 如今马、秦二位将军不久就要率军回川,本官在山海关内再也没有了依仗,黄将军麾下人才济济,不知可否派一营人马驻扎山海关?” 黄汉苦笑道:“大人看中‘红旗军’,下官受宠若惊,只不过朝廷恐怕不可能派遣‘红旗军’入山海关驻防。” 染指山海关是黄汉的计划,按理说此时辽东经略主动开口应该是瞌睡送来了枕头啊! 其实未必尽然,欲速则不达,老高第一开口“红旗军”就顺势入山海关,兵部该怎么想?皇帝又会怎么看? 听了黄汉的话语,高第心里有数了,他年纪大了,自认为没几年光阴,根本不忌惮黄汉实力壮大。 恰恰相反,为了高家子孙着想,他希望“红旗军”强大得无人能够撼动才好呢。 高家子弟多有在军中任职,族人也有不少在虎穴城安家做生意,儿子就是托黄汉的福被天子赐予举人功名做到了兵备道,离封疆大吏只有一步之遥。 高第宦海沉浮几十年,手段很老辣,他笑道: “本官今天厚着脸皮请黃将军割爱,本官瞧上了阵斩喀喇沁左翼大台吉色愣的薊镇副将杨大郎,本官决定保举他升任山海关总兵官,不知黄将军肯给面子否?” 这个总兵官不是虚授,是准备给实授,历史上的吴三桂献山海关投降建奴之时其实根本不是山海关总兵官,而是平西伯、辽东团练总兵。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汉之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汉之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汉之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汉之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