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辽西暗战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汉之魂第五百六十七章:辽西暗战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大明辽西无战事,辽东经略高第这一两年时间日子过得安稳。 憨子是个老实人,成为山海关总兵官后从来不争权夺利,很是尊重已经七十多岁的这位老经略大人,每天都在训练自己麾下人马从不懈怠。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憨子直领的正兵营六千人马战斗力跟“红旗军”正兵不分上下,只不过隶属于憨子节制的奇兵营、援兵营、游兵营和两个守备营就有些差强人意。 性格使然,憨子善于执行命令,打仗勇往直前,但是他其实根本不是做官的料,不会抢班夺权,面对尔虞我诈阳奉阴违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如果是黄汉担任山海关总兵官,一年多时间足够使得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唯命是从,不听话的肯定被架空或者逼得调离。 憨子不会玩权术,只知道苦练归属于自己直领的正兵营六千人马。 反而是高第竭尽所能调憨子带来的军官班底渗透其他营伍,虽然没有做到把驻扎山海关的两万余人马都成功控制也提升了其他营头的战斗力。 毕竟“红旗军”出身的武官会按照把军饷发按月放到每个基层士兵手中的做派。 他们有“四方钱庄”和“红旗大粮行”补贴钱粮,犯不着也不屑于靠克扣士兵的粮饷肥私,得到士兵和底层武官的拥戴理所当然。 一年多的时间,山海关副将、参将、游击麾下哪怕只有实授把总是来自于“红旗军”,这彪人马理所当然成为营伍里最整齐的队伍,也是纪律严明最能打的队伍。 监军太监杜勋坐镇山海关,憨子根据黄汉的指示该给的常例照给,基本上不跟这个阉人交往,每日吃住都在军营之中。 面对憨子这个耿直的武人,纵然杜勋满肚子阴谋诡计也无济于事,况且他总要顾忌方正化、曹化淳、王承恩的面子,抹不下脸公开为难。 朝廷得到的密奏自然是来自于监军太监杜勋,山海关驻军整体战斗力得到提高是不争的事实,杜勋当然会如实奏报。 崇祯获悉山海关总兵官杨大郎每天吃住都在军营苦心练兵很是放心,严令杜勋不可以短了这彪人马的粮饷。 由于崇祯六年初夏就陆陆续续送来河南战争难民,辽西走廊的人口增加了几十万,如今一片繁荣,计划中的水库、沟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预计今年秋天的收成达到中等以上不会出问题。 高第这一年多的政绩体现在恢复卫所实现军屯上,如今不仅仅有前屯卫,还恢复增加了宁远左卫、宁远右卫和金州卫。 现在卫所军的指挥使、同知、千户官、镇抚官等等当然都是“红旗军”将佐。 黄汉是薊镇总兵官,麾下有副将、参将、游击以及水营的人马,兵额达到两万出头。 父亲黄沂州是宁远总兵官,也拥有接近两万兵额,加上憨子直领的山海关正兵营,朝廷必须发饷的人马已经接近五万。 按理说五万人马单粮饷和马料银子每年就得一百五十万两白银,这还没有算上铠甲和武器以及修缮加固城池的费用。 由于辽东经略的偏心,“红旗军”已经占了辽饷的大头,去年扣去漂没,连工程款和装备款,实际到手一百二十万两军费。 卫所军自给自足,朝廷不可能给粮饷,目前的屯田都在免税期。 加上抚宁卫,黄汉实际控制五个卫所,卫所军人数加上不算兵额的拭百户以上官佐接近三万。 如今的大明没有一个卫所能够达到五千六百的足额,但是黄汉直管的卫所例外,不仅仅卫所军足额,甚至于还严重超员。 祖大寿第三次拒绝入关进京面圣,皇帝已经对此人寒了心,朝廷诸多大臣也决定放弃这个随时有可能被判大明投降建奴的军阀,纷纷跟他划清界限免得被连累。 锦州监军太监高起潜多次写奏折替祖家军讨要粮饷,他言辞灼灼锦州、松山、杏山的人马有五万之多,要求以五万人马发饷。 朝廷不肯承认这些没有经过点验的兵马,只肯以一半发饷,墙倒众人推,祖大寿的军饷被漂没的比例足高出“红旗军”一成有余,去年到手了不足五十万两银子。 今年他的日子更加不好过,因为黄汉通知杨大年、宋鹏飞等等留守将领严加防范祖家军叛变投敌,为了避免使得朝廷的粮饷资敌,“红旗军”扣下了所有该给锦州的补给。 与此同时,旗卫开始活动,他们不会去尝试策反祖家军,其实驻扎锦州前线的不全部是祖大寿的嫡系,其中也有不少将领认朝廷不认祖大寿。 由于几个月没有见到粮饷,除锦州驻扎的祖家军外,松山、杏山、塔山等等城堡的明军苦不堪言,已经开始有成建制的明军脱离锦州祖家控制越过塔山南堡防线投奔宁远。 只要是从辽东来投奔的明军,宁远方面都会收留,经过甄别后战斗技能出众的会成为预备正兵,其次转为卫所军,老弱干脆给他们娶上媳妇安排田亩做屯户。 这两年又解救了成千上万被流寇裹挟的妇女,现在辽西男女比例有些失调,不少老屯户有了经济基础,一部分人已经开始纳妾。 这些屯户很聪明,纳妾其实使得家中又多了一个劳动力,妇女体力不如男子,养鸡、养鸭、养猪养起到的作用不逊色于男子。 宁远、山海关驻扎大军五六万,每天需要的蔬菜、肉类、禽蛋何其多也,辽西走廊的屯户只要有农副产品都不愁销路。 因此屯户家中的妇女和老人、孩子一大半在放养鸡鸭鹅,有这些家禽吃虫子,有了大量粪便作为有机肥,使得农田丰收多了一份保障。 从锦州一线回归宁远的明军也有一部是分拖家带口的辽东人,更多的都是光棍汉,能够摊上娶媳妇的好事,使得太多人犹恐是梦中。 接下来,宣传队找了十几个原关宁军老兵典型专门进行喊话跟驻防塔山北堡的明军聊天,他们还带上新娶的媳妇跟原伍的弟兄们说上几句话。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末汉之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汉之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汉之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汉之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