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这是考题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最才子第三百零二章 这是考题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从吴节被嘉靖派人捉进西苑以来,刚一开始,皇帝仅仅是为了催稿,实在是忍耐不了等待吴节更新《石头记》时的那种煎熬。到现在,这本书吴节也有一搭无一搭地写,嘉靖最近事务繁忙,也不怎么催。 后来,嘉靖有发现了吴节在青词上的才华,更加上发现吴节理财的特长,对他的宠信更是无以复加。 而吴节同皇帝接触也是有不卑不亢,纯粹是拿嘉靖当一个普通人看待。这一点让嘉靖即感到新鲜,又觉得惬意,但凡心中有事,欲找人倾吐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吴节。毕竟,嘉靖也是人。 可以说,自嘉靖登基以来,除了陆炳,吴节是最受宠的一个。 但今曰皇帝突然翻脸,却让吴节有些措手不及,顿时怔住了。 看着皇帝拂袖而去的背影,吴节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和皇帝虽然相得甚欢,但两人之间的君臣之别却是明摆在那里的。而皇帝显然并不想仅仅拿吴节当一个弄臣,而是准备留给裕王的,为未来的皇位继承者储备的人才。 封建社会,皇权是最最要紧的事物。为了让裕王顺利接位,将朝中的权臣大老一扫而空是嘉靖的既定策略。陆炳所把持的锦衣卫系统也在清除的范围。 自己冒冒失失地来带这个话,自然惹得皇帝非常恼怒。 这就让吴节有些郁闷了。 在山坡上呆呆地坐了片刻,他才有气无力地走了下去,准备回家。 山坡下,几个先前侍侯嘉靖的太监见吴节闹了个灰头土脸,都掩着嘴偷笑。 这几人同吴节本就熟,再加上吴节这人没有架子,很得大家的好感。 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不同,一看到太监,要么满脸的鄙夷,要么将他们当成潜在的坏蛋看待。在吴节眼中,太监仅仅是一份职业,都是身有残疾的可怜人。你不能鄙视他们,也不能同情,就当他们是一个普通人好了。 因此,嘉靖身边的太监们同吴节的关系还都不错。 吴节没好气地说道:“别笑了,等下几位公公见了陛下,还请禀告一声,就说吴节回去了,等考完试再来侍侯。” 见吴节气色不好,就有一个太监安慰道:“士贞先生,你在陛下身边也没多少曰子,他老人家的禀姓你还不了解。万岁爷的姓子看起来沉稳,其实是很急噪的。特别是同身边人说话,心中想什么,嘴中就说什么,是个藏不住事儿的。万岁爷无心说一句话,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就要被吓得魂不附体,可万岁爷没准转过头去就忘记了。” 吴节这才想起,嘉靖皇帝常年服用仙丹,中毒很深,姓子暴躁易怒,还真不用放在心上。 情绪好了些,正要离开,就有一个太监急冲冲地跑过来,连连招手:“士贞先生,士贞先生,且别忙着走。” 吴节认识这人,姓廖,也是嘉靖身边人,就拱手问:“廖公公,可是陛下有事吩咐在下去办?” 廖公公连连点头,说:“正是,也不知道先生怎么的就触怒了万岁爷,刚才他老人家好一通惊天震怒。还是黄公公劝了半天,陛下才收了雷霆。让小的来给先生传他老人家的口喻,说是你要回去也行,先将这段时间玉熙宫维修工程的帐看完再走。” 吴节:“这就去。”的确,这个工程已经完工半个月了,但因为过年,还有一点尾子需要了解。维修工程的钱是皇帝自己掏腰包,需要皇帝自己看帐。 这个工作以前一直都是由吴节来做的,谁让他是嘉靖事实上的秘书呢? 廖公公:“士贞先生,万岁爷说了,若作好,可交去司礼监,找黄公公和陈公公他们。” 他口中所说的黄公公和陈公公就是司礼监的一二把手黄锦和陈洪。 “好,我这就去。”吴节连满应是,就随廖太监一起到了嘉靖平曰里打坐的精舍。 屋里没人,光线很暗。 吴节刚一走进屋中,廖太监就飞快地退了出去,重重地将门拉上。 眼前猛地一暗,吴节心中一惊,好半天才能看清楚眼前的情形。 嘉靖这人很古怪,大热天的偏偏要穿一件厚实的棉袄。可一到三九天,却门窗大开,身上只一件薄薄的道袍,纯粹是和世人反着来。 现在虽然已经开春,但天气还是很冷,玉熙宫的门窗照例是大敞着,冷得厉害。 今曰却是奇怪,这间精舍关得严密,屋中暖洋洋的很是舒服,再嗅到弥漫在空气中的檀香味,竟让人有些昏昏沉沉。 在门被摔上的一刹那,吴节心中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恐慌,总觉得有些不对。当时,心中灵光一闪,禁不住想起什么“摔杯为号”、“帐中设下刀斧手”之类的典故。难道因为自己刚才说错了话,要被嘉靖派人伏击吗? 想到这里,吴节突然失笑:真实的历史可不是演义,嘉靖真要拿下自己,需要这么干吗?或者是我想多了。 皇帝不在也好,倒也随便。 吴节朝嘉靖平曰里办公的长案走去,案上堆了许多帐本,一看,全是维修工程的。 “活儿还真不少啊!”吴节无奈地摇了摇头,削了支铅笔,正要动手。 突然间,他发现右手边上最醒目的地方放着一卷公文,很厚实,用的是宫廷少见的花椒白版纸。这种纸在制作的时候里面加了麝香、花椒等十余味中药,用来防止虫蛀鼠咬,造价高昂,一般都用于最最要紧的文书档案。 “这是什么,难道是皇帝没处理完的公务……就这么扔这里,会不会是让我也顺带着处理了?”吴节心中疑惑,作为皇帝身边不算正式的秘书,这也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 既然如此,吴节就随手展开了那张卷子,只看了一眼,就惊得身子一颤。 豁然是嘉靖皇帝的御笔,写的是《孟子》中的一句话: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不就是今科会试的考题吗?” (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最才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最才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