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高调上任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政客第四百七十八章 高调上任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陕西是流寇猖獗的地方,苏天成可不敢做什么微服私访的举措,要是遇见流寇,出师未捷身先死,那就不划算了,不要说改变历史的事情,自己的家人都麻烦了。 离开厩之前,王芙蓉和柳如是终于都生下孩子了,母子都是平安的,两人生下的都是男孩,苏天成有些无奈,其实他更喜欢女儿,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苏天成在家,所以孝的名字很快都让了,王芙蓉生下的儿子取名苏明潇,柳如是生下的儿子取名苏明雄。 苏天成已经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了,他不禁想到了古人妻妾子女成群的景象,看来自己最终也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好在家境不错,老婆和孩子都不会吃亏。 时间过得很快,苏天成终于要出发了。 这一次,他不能够回到河南府去了,取道山西,直接到陕西省上任。 张溥已经出任河南府的知府,孙思宗出任河南府同知,鹿太泊出任河南府通判,刘仲基出任陕州知州,渠清泽、苏平阳、苏俊、孙思明、鹿太泊、邓辉等人,都跟随苏天成到陕西省去,至于说河南府的诸多知县,吏部已经下了敕书,配备齐全了。 河南府已经是好地方了,谁都想着去做官的,不管怎么说,那个地方,官吏的常例银子是不少的,家人的日子能够过得很好。 河南府如此的安排,也是苏天成最为放心的,这里完全可以成为他和江宁营的后勤基地。 五万多江宁营将士,悉数出发了,洪承畴带领一万将士,赶赴北直隶,在厩外面等候苏天成,其余的四万多将士,驻扎在山西与陕西交界的地方。等候苏天成。 可以说,苏天成的这次上任,声势是很大的。 洪承畴和渠清泽到了苏天成的府邸,厩里面发生的一切事情,他们都是知晓的,洪承畴到厩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迎接苏天成到陕西省上任。渠清泽的任务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见面之后,苏天成没有多说什么,简单的寒暄几句话,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洪承畴告诉苏天成,河南府的家眷悉数都跟随江宁营大军出发了,一切都安排好了。 晚上歇息的时候。渠清泽进入了书房。 苏天成早就在等着他了。 “老渠,这次辛苦你了。” “大人,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没有什么辛苦的,这些是暗线上奏的情报,都是有关陕西省各级官吏的情况。” “嗯,宋思军和万成贵是怎么安排的?” “下官已经按照大人的要求。和他们交谈了,宋老板直接跟着到陕西去,万老板稍后才会到陕西省去的。” “好,这些事情,你多操心一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到了陕西之后,我的想法。还是想让你在地方上做事情,不要进入江宁营,准备让你担任西安府知府。” 渠清泽有性惊,脸上的神情有些捉摸不定。 “大人,下官还是想着回到江宁营啊。” “这我知道,不过,西安府的地位至关重要。需要有得力的官员去掌控,这个位置非你莫属,你还是在地方上做事情,在陕州的时候。你做的很不错,积累了不少的经验,陕西的情况,比河南府要复杂很多,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掌控各级的官吏。” 苏天成稍微停顿了一下。 “老渠,陕西省出现了那么多的流寇,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的,灾荒是一个方面,但人祸可能更甚,那个地方的官员,我是真的信不过啊,我们的人手不够,陕西省流寇依旧猖獗,江宁营能够剿灭流寇,就算是很不错了,但剿灭流寇只是一个方面,重点的任务,还是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否则流寇还是会出现的。” 渠清泽低下头,不说话了,他一直都在锦衣卫,跟随苏天成之后,也是在江宁营的,到了河南府之后,到了陕州出任知州,错过了江宁营好几次的厮杀,内心总是有些遗憾的,不过苏天成说的也是实情,陕西毕竟是一个省,而且是情况很特殊的一个省,放眼朝廷里面的官员,没有谁愿意到陕西去,苏天成上任了,实际上是被架在火上烤,任务很重,责任不同于一般,这样的时候,他的确要为尽力苏天成承担一些责任的。 苏天成也没有说话,等着渠清泽表态。 过了好一会,渠清泽终于开口了。 “大人,下官服从安排,不过,剿灭流寇之后,江宁营肯定是要到蓟州和辽东去的,那个时候,下官就一定要回到江宁营了。” “这没有问题,呵呵,你不说我也想到了,反正就是那样的命,依照我的预计,能够在陕西省呆上三年的时间,就很不错了。” 渠清泽离开之后,苏天成开始仔细的看暗线提供的材料,足足一个时辰,他歇息的时候,已经是子夜了。 九月二十六日。 在朱审馨等人的千叮咛万嘱咐之下,苏天成离开厩了,他的四个儿女,都还在呼呼大睡,苏天成没有惊动他们。 江宁营的一万将士,等候在厩外面。 走出城门,看见了熟悉的将士,苏天成的心情显得格外的豪迈。 一直以来,他都是不断的迎接挑战,殿试之后,主动要求外放,到了应天府所辖的江宁县,令江宁县的面貌大为改观,成立了江宁营,激活了江宁县辖内的市舶司,彻底改变了商贾的营运方式,接着到了河南府,把江宁县的那一套做法,悉数都搬过来了,效果同样是很不错的,河南府的情况也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 现在,自己要到陕西省去了。 从现实情况来说,陕西属于大明朝最为贫穷的省之一了,而且这里的老百姓,普遍都不相信官府,普遍都憎恨官员,很多老百姓的家人,都加入到流寇的队伍里面,与官府直接对着干,这么多年过去了,朝廷一直在剿灭流寇,陕西的很多老百姓,也在不同程度承受着丧失家人的痛苦。 江宁营进驻陕西省,肯定会带来轰动的,流寇对江宁营的畏惧,是显而易见的,几次与流寇的交锋,特别是这一次剿灭了三万鞑子,江宁营的威名,已经传遍了大明各地,从苏天成的认识来说,江宁营用武力剿灭流寇,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不管流寇是三十万人,还是五十万人,在江宁营的面前,都不算什么的。 可苏天成到陕西省去,是担任巡抚的,不仅仅有军事上剿灭流寇的任务,更加重要的是民生方面,让老百姓有饭吃,能够安居乐业。 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民生的问题,甚至重于剿灭流寇的军事事宜。 陕西的老百姓,若不是被逼到没有办法的份上,谁愿意去造反,穿越这些年,苏天成接触到了不少的老百姓,说起来老百姓的认识是非常淳朴的,甚至可以用忠厚老实去形容,他们没有过多的奢求,生活穷苦他们能够忍受,官吏富足他们习以为常,他们对官府顶礼膜拜,从内心里面相信官府,相信官吏。 可连续几年的灾害,让他们没有饭吃了,挣扎在饿死的边缘,偏偏各地的官府,漠不关心,某些官员脑袋里面进水了,竟然排斥流民,不准他们进城,也不准他们在城池四周逗留,不拿出来粮食救济,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们造反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因为连续的征战,陕西省变得更加的贫穷。 从这等的情况来说,苏天成到陕西之后,民生是第一位的。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陕西的老百姓有饭吃,基本安稳下来,流寇也就失去了依靠,有些人就会离开流寇的队伍,回家去过安稳的生活。 利用这等办法,首先打击流寇,让流寇慢慢失去生存的土壤,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对流寇发动致命的一击,从根本上剿灭流寇,这才是最好的办法,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江宁营将士的伤亡。 这么多年过去了,苏天成还是有些感想的,看看后金,努力发展自身,再来看看大明朝,内外交困,被折磨的疲惫不堪,两相比较,其实不用交手,就知道谁胜谁负了。 江宁营最为重要的对手,还是鞑子。 队伍有些庞大,但行进的速度很快。 走出十里地之后,苏天成看见了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 “苏大人,老夫和刘大人、黄大人来送你,为你践行,老夫在厩等候你的好消息,老夫相信,你到了陕西省,一定能够剿灭流寇,让陕西省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晚辈一定尽力的。” “呵呵,老夫知道,你从来不爱说大话,历来都是低调的,此次你到陕西省去上任,看见这个阵势,显得很是高调,朝廷里面的有些大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老夫为你高兴啊,看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时候应该高调,你放心,老夫和刘大人、黄大人是你的后盾,我们在厩里面,时时刻刻关注陕西的情况。” “鹿大人那里,老夫也去信了,剿灭流寇的事宜,他要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你,老夫知道,要剿灭流寇,还是要依靠江宁营啊。” 刘宗周和黄道周没有说话,但两人的眼神说明了一切。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政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政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政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政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