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成绩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中华时代第六十章 成绩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六十章成绩 平越。 陈立青和韩伟良来到了田间,巡视芦荟大棚。 芦荟的种植本来是春末到夏末种植的,需要15-35度的温度才能够正常生长,然而陈立青自然等不及春天的到来,早在抽奖抽到芦荟的时候就着手准备种植芦荟了。 它不是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这还不简单?大棚,温室就搞定了。 当然,在这个时期搞定大棚以及温室还是有些难度的,温室好解决,陈立青家屋子多,腾出一间来搞温室,搞芦荟的试种植就行了。而实验的成果还很成功,陈立青他们之前试着做出来的面膜就用自家温室种出来的芦荟。 不过,现在既然和华之鸿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单单靠一两间屋子种出来的芦荟可不够。 这次他们可是要靠华之鸿把化妆品卖到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过年后就要弄出两千盒面膜,现在自然需要规模种植芦荟。 好在大棚在韩伟良来帮助陈立青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弄了。 现在陈立青和韩伟良来到田间看到的有二十个大棚已经正常运转。有工人在给大棚扫雪,有工人在给大棚添加蜂窝煤,增加大棚的温度,二十个大棚需要照顾的人二三十人也都习惯了种植芦荟,各司其职,运转畅通。 可以预见,这个冬天过后,陈立青家的芦荟种植一定是一个丰收。 “立青,告诉你二哥,这二十个大棚过一个月芦荟的产量估计能够达到两万斤,足够制造出来三千盒面膜,以及更多,叫他多多找买家,否则我们种出的这些芦荟便白白浪费了。” 而事实正是如此,主管芦荟的韩伟良清楚的知道这个冬天过后这二十个大棚的产量,视察的时候连忙告诉陈立青。 一个棚一千斤的产量还算是低了的,两万斤只是韩伟良一个大概估计。 芦荟的种植其实很简单,需要透气姓良好的土壤,以及适量的水分温度,种植这个芦荟自然难不倒韩伟良这个农业大学生。 再加上陈立青拿出来的芦荟种子特异姓,大冬天种植一个芦荟自然也不是一个问题。 当然,产量势必会有些影响。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倒是弄出这二十个大棚,用去了陈立青他们差不多两千银元,这一笔钱韩伟良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说实话,当初陈立青叫他种植芦荟的时候,他还不知芦荟可以用来干什么,要浪费两千块来种这种东西,韩伟良都认为还不如拿来购买制作肥料的高炉,制造多一点肥料。 哪儿想到,现在就是这种芦荟,它居然可以用来做化妆品,做出来的化妆品居然可以买那么多钱。 二十块钱一盒,一盒五片芦荟面膜,只需要大概一斤左右的芦荟便可以制成。 一斤大米能买二十块钱吗?一斤面粉也能买二十块吗?注定不能! 然而一斤芦荟居然能够卖二十块银元!这是什么概念,那现在他们这里有两万斤,居然能够卖二十万银元! 从贵阳传下来的消息,华之鸿愿意帮助他们以那么多钱贩卖出去,得知消息的那一刻,韩伟良简直有种荒谬的感觉。 二十万银元,这是什么概念,足够一个万人军团一个月的军饷了! “三千盒……也还行。”陈立青点点头,芦荟的产量和他预计的差不多。而且,三千盒先下去试试水,如果好卖的话,他们接下来便可以加大力度种植芦荟了。 “韩老师,我会和二哥说的。”陈立青回头对韩伟良说。 能够卖出化妆品,这是陈立青一点都不担心的事情,所以他注定不能够体会韩伟良这种心情了。 “对了,韩老师,现在的芦荟种植,除了正常生产之外?没有什么大问题吧?”陈立青关心的是芦荟是否能够正常量产的问题。 毕竟温室大棚,他前世没有搞过,要不是有韩伟良这个专业人才在这,他估计连大棚都搞不出来。 韩伟良连忙看了一眼:“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下雪了,我们的大棚可能支撑不住,需要人快速的把这些雪祛除。我们的这里人手较少,忙得时候忙不过来。” “人手啊。”陈立青思考了一下便道:“我会叫我老师给您安排人手的。” 反正现在已经入冬,人手问题倒是很好解决,而且种植芦荟又不太需要什么技术含量,随便花点钱找人就解决了。 “那韩老师,除了人手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陈立青又问。 “除了人手之外,恐怕就需要蜂窝煤了。”韩伟良抬头,正巧看到了一个工人提着蜂窝煤进入大棚:“要保持大棚的温度,光是我们每天消耗的蜂窝煤就需要花一大笔钱,立青你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不需要用那么蜂窝煤?” “额,不需要那么多蜂窝煤?”这个问题可把他难住了。 大棚需要保持温度,这个时代虽然有电了,可贵州没有通电,如果有电的话,通过电加热倒是便宜,方便。 只是,问题是没有电啊。 “还有,芦荟生长需要光,大棚每天需要打开顶棚接受光的时候,也容易弄坏大棚,这也不太方便。”韩伟良又道。 提到种植问题的,几乎就是五个字:温光水气肥。 温度和二氧化碳容易解决,还有水肥容易解决,可现在的光照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事情。 为了解决光照问题,他们必须把顶棚上的草席揭开,每天耗时耗力不说,还需要注意不损坏大棚,算是一个技术活。 “这,光的问题……”陈立青道:“恐怕真还需要电来解决吧。” 韩伟良提到这些问题,陈立青就不免想到电灯的问题。 现代化的农业上,需要电的地方也多了去了。小鸡孵化,植物照耀等都需要光芒。所以电可是一个重要的东西。 “电吗?”韩伟良疑惑道:“立青,难道你又想我们公司建立一个发电厂?” 建电厂? 陈立青倒是想,可是电厂那东西花的钱恐怕比建立一支军队都还要多,以陈家现在的资产,想都不要想。 不过提到电厂的问题却让陈立青想到了华之鸿。 他家建立不了电厂,以华之鸿的资产,肯定能够轻易建起来一个电厂吧。贵州的煤储量还算丰富,建立一个火电厂,几乎不用考虑煤的问题。虽然污染也有些大,可比起发展起来,这点问题首先不用考虑。 而且如果电厂建立起来,做什么事情都要比以前方便许多! 这点陈立青懂,可是目前这些东西,他只能够想不能做了。 当然,以他们家现在的资产,倒是可以建立一个小型的电厂,不过发电机可能就需要去国外购买了。 “电厂的问题,韩老师,我们会试着解决吧。不过今年估计是不行了!”陈立青想了一会儿,说道。 今年距离过年差不多就只有十几天了,而今年他们忙活了这么多,也算是达到了任务。至于来年的发展,陈立青还需要细细的计划一番。 “我知道。”韩伟良道:“电厂的事我也只是说说而已,立青你倒是不用着急和你二哥说。”韩伟良很善解人意。 陈立青也唯有点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陈立青除了陪着韩伟良视察芦荟之外,也去平越农业总公司视察新建的鸡鸭孵化室,还有他们家在平越的各项产业。 毕竟要过年了,他们也该清理一下今年的发展了。 而经过四个月的发展,陈家在平越的产业只有一个平越农产品加工回收总公司。 不过现在这个总公司却分了几个部门。 专门生产肥料,贩卖肥料的肥料部。 专门搞蔬菜鸡鸭回收然后送去贵阳的回收加工部! 专门负责运输保卫的运输保卫部。 专门负责化妆品研制生产的化妆品部门。 专门负责生产粮食的生产部门。 当然,还有学习部,小学部等各种部门。 总之,陈立青就是要把平越农产品回收总公司打造成所有平越人民都能够参与分红享受到利益的总公司。 在辛亥革命来到之前,他家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根基,只有把全部人民团结起来,他们家才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动乱保存他们自己的力量。 当然,现在虽然只是一个起步,可是农产品总公司已经初具雏形,相信随着时间慢慢流逝,他会最终成为一个巨无霸! 这点,随着陈立青的视察,他越来越确信这一点。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中华时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中华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中华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中华时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