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奉旨回幽州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末帝国时代第六十章 奉旨回幽州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蔡琰就这样入住驿站,以非常另类的方式当了刘铭的女人。 或者还算不上,毕竟还有一套礼节还没有完成,另外还有个步骤没有实施。不过不管怎么样,蔡琰已经算和刘铭处于未婚同居的状态。 很神奇的是,蔡邕没有把礼物都丢出屋外,反而是接纳了那些礼物,顺便买了个女婢回来帮忙料理家务,仿佛从一开始就没有女儿一样。 卫家自然找他了,之后他们的对话很快也被刘铭所知晓。 当时蔡邕就是那么说的:“不是蔡某不履约,而是汉县候嚣张霸道,硬是抢了我的闺女过去。这不,我这身板难道还过去和他拼命不成?这样好了,我还有个小女儿,姐姐都这样日后必然也差不到哪里去,就改成她作为定亲对象如何?” 卫家立刻就郁闷了,要说蔡邕不履约,好歹还有个备胎。若说他履约把,他那‘我是有靠山’的表情算几个意思?! 好吧,最多就是把婚约对象换一个,好歹都是蔡家女子,想来不会有问题。 带着这样的想法,卫家人还是回去复命了,至于卫家家主会有什么想法,那刘铭就不得而知,也不想理会。 只是转念一想,才想起若历史没错,这蔡琰的妹妹后来是嫁了上党太守羊衜,不仅生下羊祜,还生下了司马师的继室羊徽瑜。如此算来,姿色想来也不差……更难得的是她和蔡琰是姐妹…… 算了,那么久的事情刘铭还是不想了。 接下来的几天,刘铭都陪着蔡琰在外面逛街。 蔡琰从小就没有和同龄人这样出去逛过,更别说还是异性。不过身边的这位男子,眼看就要成为自己的夫婿,蔡琰也就稍微放开了一些。 几天下来,两人的感情倒是急剧升温。对于没有品尝过爱情滋味的蔡琰而言,第一次品尝往往很容易沉浸其中。 这也是女性的一个通病,第一次恋爱往往会变得非常的傻,傻到以身相许,傻到海枯石烂。一个不好,就算是千金大小姐,也有可能嫁给穷小子;直至第二次恋爱开始,女人才会变得更加理智,所以也有‘经验越老越难泡’的说法。 处于恋爱之中的蔡琰,眼中只有刘铭,更希望刘铭眼中只有自己。 也就是她出生于这个时代,所以她懂得和别人分享,更知道这个男人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专情之人。更别说,真要算起来,自己还是他的妾侍。 心中的不满,唯有偶尔在他手臂上留下一些印记,看着它鲜红甚至出血的样子,心中才有一种‘他属于我了’的胜利感。 刘铭房中所谓的羌女贴身丫鬟,蔡琰是希望她们仅仅当好一个丫鬟就好。只是她知道刘铭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儿,是男儿就有那个需求。 她自己还小,数次暗示刘铭,他都没有同意。若非她从刘铭的双眼看得出,他这个决定,100%是为她着想,她甚至会怀疑刘铭是不是不爱她。 那好,那就等两年吧…… 至于那对羌人女子,也没必要羡慕了。毕竟自己好歹是一个妾侍,而她们却是连一个身份都没有。人嘛,总是要知足的! 后.宫非常的和谐,刘铭也是非常的满意。 他也知道,这个和平,或许在回到代郡老家的时候,出现新的战况。不过那也是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还是继续享受幸福时光好了。 刘铭强抢蔡琰的事情,此刻也是整个洛阳都知道了。这年头大家都缺乏点娱乐,难得有点小道消息立刻疯传了起来。 一开始还说刘铭和蔡琰两情相悦,为了爱情而私定终身,最后携手私奔。 后来就离谱了,只说两人珠胎暗结,眼看都快生了蔡邕还要把女儿嫁给卫宁,结果刘铭怒发冲冠,用剑指着蔡邕逼他把女儿交出来,然后蛮横抢入手中。 这谣言是一个比一个荒唐,但一个比一个精彩。 在这样下去,琼瑶戏或者肥皂剧都给他们编出来了。 这不,还说什么:两人自打小时偶然在路上相遇,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早已私定终身什么的。几乎是离谱得,瞬间吸引大批的大妈大婶前来围观…… 正宫伏寿出动,主动杀到了驿站。 一句话……你怎么能够老实沉迷于这些小妾身上?好歹我也是皇帝钦赐的正宫啊,你该陪我!好吧,于是又赔了这个吃醋的少女在外面玩了几天。 说真的,刘铭觉得这小丫头根本还不知道吃醋是什么玩意。或许仅仅是觉得,这几天刘铭都陪着蔡琰,不去陪她玩,身为丈夫太不称职了! 唉,别指望一个女童能够有多么老成…… 终于,汉灵帝刘宏也被惊动了。 思前想后,果断颁下圣旨:赐婚伏家女伏寿为汉县侯正妻,赐乔家二女、蔡家长女为侧室。总算是,盖棺定论,谁也不需要议论了。 其实这段时间他也烦,若是不烦早让刘铭返回幽州了。 实际上就在不久前,幽州牧刘焉上奏,蜀地听闻有黄金余孽作乱,然蜀地乃大汉龙兴之地,不可不防。臣老了,也不没有那开疆扩土的激情了,若是陛下允许,那就让老臣去蜀地,当个看家犬好了。 当然,原话不会那么直白,但表达的意思是那样没错。 最近这段时间吧,刘宏也看出来了,真正指望得了的还是这些刘家宗亲。那些外戚也好,宦官也好,或者门阀世家也罢,都不把大汉当成自己的归宿。 所以呢,他也有意扶持一批汉家宗亲,把这破败的江山撑起来。 刘焉的确是老了,过去蜀地当看门狗也不是不行,可他走了,谁来继位? 一开始是打算让刘虞过去再当几年幽州牧,这位对大汉绝对是一等一的忠诚,比刘焉那个老家伙还要忠心。 只是这位在那边的施政似乎还是有那么点问题,主要就是不够铁血。 刘焉可以凭着一州之地,把匈奴拒之门外,他只怕就没这个手段和胆量了! 翻了翻大汉宗亲谱,结果唯有刘铭担任幽州牧最合适。 只是一名十六岁的少年郎当州牧……这让那些在县令任上熬了三十几年的老东西,情何以堪啊? 思前想后的,结果就耽搁了那么久的时间。 眼看刘铭居然抢了门亲,心中不由得开始担心起来:这位完全就是个风流种子,继续留在洛阳,天知道会干出什么风流事出来! 不行,该做决定了! 于是,刘宏终于是下达了任命的诏书:任命刘繇为扬州刺史,刘岱为兖州刺史,刘焉为益州刺史,刘虞为凉州刺史,刘铭为幽州刺史。 是的,仅仅是刺史而不是州牧。 这是刘宏觉得,既然黄巾之乱已经结束,那么继续让州牧主张兵马大权,实在是太危险了,还是尽快让他们军政分离才是。 唯一例外,那就是刘铭。 不仅任幽州刺史,而且还身兼平狄将军衔,这一次更是加封为绥远将军。镇守幽州,威慑狄夷。 诏令一出,天下震惊,更多人是对刘铭的羡慕。 不愧是皇恩正浓,得到的都比别人的多! 而接到旨意的刘铭,自然不能继续留在洛阳,他需要会幽州上任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汉末帝国时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末帝国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末帝国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末帝国时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