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部署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毒清第七百零六章 部署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开战,英吉利所能攻击的区域,无非就是五大商埠与津口,津口是杨猛无法涉及的地域,这五大口岸的防御,却是以广州与上海道为主的。 对五大口岸的地形与海路、河道,英吉利应该是清楚的,有了英籍的引水员,进入五大商埠,对英军来说轻而易举,想要做出有效的防御,无非是修建炮台而已。 大清的炮台,勉强可用,杨猛要做的事情,一是在炮台上加装新式火炮,在五大商埠建造弹药厂;二是在五大商埠布置大量的兵力。 舰队,无疑是个灵活的存在,想要防御英军登6,一两千,或是三五千人马,都是不足够的,想要有效的应对与拖延英军的步伐,没有万余人的兵力,很难做到。 广州已经有了两万余民团,厦门、福州、宁波,这三处需要的人手可以少一些,万余人就足够了,但上海道,却是英吉利最有可能攻占的地方。 三万人,对于上海道来说,还有些少呢!广州两万余,厦门、福州、宁波各一万,上海道三万,这就是**万的兵力呐! 想要做这样的部署,杨猛也需要向朝廷请旨的,人员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之前杨猛已经向五大商埠派出了一批新军,如今这些商埠,应该都有几千可用的民团了,扩军与否、朝廷应允与否,对五大商埠的防御,基本没多大实际的影响,毕竟杨猛已经将事情在暗中做完了。 五大商埠临海炮台,增加火炮数量。增加新式火炮。才是最大的难题。几十门火炮、百余门火炮,这样的小炮台,对舰队来说,正好是标靶,不说英吉利的印度舰队,单单即将到来的额尔金舰队的那三十艘战舰,就不是这些小炮台能对抗的。 大口径、大威力的白铜巨炮,杨猛的手里有差不多五十门的样子。除了虎门装备的三门之外,广州的炮厂还有十几门,云南那边有三十几门,这些白铜炮,出现两三门,或是五六门,都是可以的,但几十门成批量的出现,就说不过去了。 法兰西的岸防炮,多半还在仓库之中。广州炮厂铸造的巨炮,从米利坚进口的重炮。也大多都在仓库之中,杨猛之前建造的炮台虽然有一些,但大部分的炮台,是不足以对抗几十艘战舰组成的舰队的。 这么多岸防炮出现在炮台之上,怎么解释也是个大问题,而且装备之后,朝廷会不会挪作他用,也是个好大的问题。 临时装备用完之后撤走是个办法,但是,这么玩只怕被英军戳准了时机,万一哪一处被攻陷,让英军在内6有了扎实的据点,那问题可就大了。 装备不成,不装备也不成,因为这一场战争就除去大清朝廷,更是得不偿失,杨猛还指望着大清朝廷,背起肢解峨罗斯的黑锅呢! “计长,遇到麻烦了,这五大商埠的炮台和兵员是个问题呐!这事儿该怎么与朝廷分说呢?” 进退两难,依着朝廷的意思八成是要等英吉利打来了再反抗,但那样做,容易丢失先机,厦门、福州还好说,广州、宁波、上海道,是一处也不能丢的。 丢了宁波危及上海道,丢了上海道,英吉利弄不好就要大肆利用太平军,有了云烟消耗大量的烟土,大力禁烟的太平军与英吉利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利害关系,两者合作搅乱大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儿。 至于广州,是万万不能丢的,丢了其他四大商埠,杨猛还有机会夺回来,丢了广州,几乎就是个满盘皆输的局。 “三爷,可用之人近在眼前呐!” 徐子渭猴眼转了转,笑眯眯的就给出了答案。 “你是说肃顺?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而且勾连宗室,对咱们一点好处也没有! 让肃顺上折子,只会让皇帝猜忌咱们!” 在外为臣做将,勾连宗室是好大的忌讳,肃顺虽说不是什么王爷之流,但他的姓氏与四色棍是一样的,而且他还有一个做亲王的亲兄弟端华,一个同为近支兄弟的载垣,与肃顺交往过密,没什么好处的。 虽说这肃顺口口声声的叫着三哥,但两人都在仔细的把握着这层关系,不逾矩、不亲近,这是底线呐! “三爷,您这又是过于的谨慎了,这次的文眼,就在猜忌二字之上。 三爷总怕朝廷过度的猜忌咱们,岂不知皖赣的曾左已经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这也是三爷顺手为之的事情。 解散曾左的湘楚二军,朝廷如今是不敢做这事儿的,散了湘楚二军,长毛贼就要肆虐江南之地,不散湘楚二军,这曾左对朝廷的威胁,却远大过长毛贼。 曾左制衡洪杨,那谁来制衡曾左呢?如今朝廷制衡曾左的人,就是三爷,但三爷手里的兵少,曾左手里的兵多。 三爷近些年,为朝廷做了多少事情,三爷或许记不清了,但朝廷那边记得清,皇帝心里记得清,忠孝杨家这字号可是先帝亲封的。 在计长看来,这增兵扩军的折子是正当时的,组军之后咱们就建炮厂,组军就组跟广州民团一样的当地民团,这样几支不出省的民团,在朝廷眼里,就是普通老百姓,即使人数比曾左多上一些,朝廷猜忌的依旧是曾左! 毕竟他们面对的是长毛贼,随着战事的推进,长毛贼必败无疑!到时候,挟不世之功的就不是三爷了,而是曾左,长毛不灭、曾左不死,三爷的兵权就是杠杠硬的。 肃顺,宗室之人,亲兄端华贵为郑亲王,交好怡亲王载垣,这肃顺在皇帝面前可是很吃香的,这次替咱们上折子请乞增兵、铸炮之事。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宗室的谋国之臣。现在可是极为吃香的。 京师的恭亲王,是皇帝亲兄弟,皇帝是不敢大用的,而旁支的肃顺没有王爵在身,很好封赏,肃顺成为亲王的路子,还很长远呢!皇帝会舍弃这样的宗室能人?” 这段时间杨猛专心于外事与练兵,对国内的政争明显的懈怠了。换做以前,这样的策略,徐子渭提起个头,杨猛就知道怎么做了,今天杨猛也显得格外迟钝,听完了这些之后,他的眉头依旧没有舒展开来。 “肃顺不是傻子,咱们这样利用他,他就不会怀疑咱们?” 杨猛的脑子,依旧沉浸在国际局势之中。国内的事情太过分心,他也不愿意多想。开口问话,自然省力许多的。 “三爷这段时间懈怠了,用肃顺,何劳三爷出手?那肃顺虽说被困在兵营之中,但耳目可灵着呢!最近咱们身边的一些兵勇可是收了肃顺不少银子,加起来也有千多两了,这小子倒不是监视三爷,而是想从三爷身边捞取一些政绩。 肃顺,交代给那些亲兵的任务也简单,只关注江南的战事。 三爷,若是曾左与二爷起些冲突,肃顺自然会巴巴的上门表功的。” 在徐子渭看来,国内的局势才是大事儿,见杨猛有些心不在焉,他也就提醒了一句。 “这段时间,你多担待一些,英吉利那边的事情棘手,牵扯了不少心思,这事儿你安排着办吧!做的不要太过显眼,小打小闹就是了,闹的太离谱,容易分化咱们与曾左之间的关系。 曾涤生虽说稳重,但他手底下的那些初期的老将,也有一定的诉求,曾涤生容易受胁迫。 左季高油滑,这骡子看的是局势,而不是恩德,要防着他反水的。” 虽说在设计肃顺的事情上,杨猛不怎么用心,一旦到了人事之上,他就会瞪起眼珠子的。 “协饷如何?两湖皖赣,无论兵多兵少,水师团练都是大爷,咱们只需让二爷截留湘楚二军的一部分协饷,曾左那边必然会出声。 这事儿在九江,亦或是在曾左与二爷之间,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到了肃顺的耳中,就是了不得的大事儿了。 扩军铸炮之事,咱们先上个折子,朝廷那边必然要计较一番的,一两个月的时间,稍一踯躅就过去了,肃顺若是在这关键的时候,上一道由三爷制衡曾左的折子,咱们扩军铸炮的折子,也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了。” 说完了这些,设计肃顺的事情也就结了,徐子渭低头又开始处理各地的公文了。 “嗯!不错的主意,就这么着吧!待会儿你让于彪,将五大商埠的兵力与火力部署拿出来,这次上折子要言之有物。 厦门、福州、宁波扩军一万,上海道两万,有冯桂芬的苏浙练勇做后盾,两万人勉勉强强了。” 杨猛的防御部署于彪做好了之后,徐子渭的折子就上去了,接下来,就等朝廷的谕令扩军铸炮了。 呆在军营练兵的肃顺,这些天也觉得有些无聊了,日复一日的高强度体力、耐力、搏杀训练,对肃顺这个宗室来说无疑是种折磨,虽说这段时间本事大涨,但他肃顺求得可不是沙场拼杀的粗糙营生,位极人臣才是他肃顺的将来。 杨老三这厮,虽说面上粗豪,但心里的城府却是极深的,除了练兵之初在军营里呆了半个月之外,这些天,杨老三的行踪都是飘忽不定的。 训练之余,肃顺也会打听一些广州周边的事情,总的来说,这杨老三还真是个一心为朝廷着想的忠臣良将,这样的人几十年才出一个,皇帝能趟上这么个忠臣良将,绝对是福气呐! 杨老三公忠体国,肃顺就要巴结上去,别看如今的杨老三在野,但假以时日,这杨老三未尝不能位极人臣,与杨老三叫好,对他肃顺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天,肃顺花了千多两银子交好的杨老三麾下的亲兵,终是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九江任职的杨二与曾左起了冲突,杨老三在衙门骂了一句曾左忘恩负义的话,这在肃顺看来,就是好大的卖点了。 交好杨老三的手段有很多,让皇帝提拔杨老三,无疑是最好的手段之一,作为宗室,肃顺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了杨老三对朝廷的作用,以编练八旗新军之职司,他给朝廷上了一份给杨老三扩军,制衡曾左的折子。 肃顺虽与曾左交好,但有些时候,他还是要从大清朝廷的利益出的,江山毕竟是满人的江山,即使肃顺再看不起那些游手好闲的旗人,曾左这样的汉人隐患,还是要提前报备朝廷的。 肃顺的折子,还是有相当分量的,看了肃顺的折子之后,对于军机这几天所议的杨三哥扩军之事,四色棍的心里也有了计较,杨三哥忠勇可用,曾左着力于长毛贼,之后的军功必然显赫,与其让满蒙之人制衡曾左,不若让杨三哥这个同为汉人的忠勇之臣制衡曾左。(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毒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毒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毒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毒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