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兵路线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清末洋流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兵路线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1854年9月18日,汉国向俄罗斯帝国宣战。 俄罗斯驻华公使伊格纳切夫失魂落魄的捧着宣战诏书走出宫门,直觉告诉他,俄罗斯帝国将要面临一次残酷的考验。 李云中为了这场战争准备了三年,无论是粮饷还是地形勘探都已准备完毕,就是参战的士兵都是从全国各地精选而来。 一队队雄纠纠气昂昂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从阅兵场走过,无论是装备,士气已经不逊于欧洲本土军人,英国、法国联合顾问团成员又惊又喜,汉军兵马精锐程度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阅兵台上,英国特使文翰、法国驻华公使布尔布隆、英国驻华公使包令、联军顾问团团长史蒂夫等洋人兴奋的心情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 “陛下!如果您的军队全都像这样,那么俄罗斯帝国不是您的对手!”史蒂夫看到一门门新式钢炮再也忍不住,不由对李云中恭维起来。 李云中矜持的笑了笑,大声道:“多谢阁下吉言,希望此次征战,可以旗开得胜。” 荷兰特使毛瑟雷夫暗中抹了把虚汗,在南洋,荷兰人每年从当地华商身上榨取黄金白银无数,还怂恿当地土著屠杀华人,如果汉国皇帝追究这件事,那么荷兰在南洋的经营就会毁于一旦,东印度公司也许就会成为历史。 西班牙特使同样嗔目结舌,在南洋,西班牙祸害华人比荷兰人尤甚。他也害怕当地华人请求汉国皇帝主持公道。 这是,阅兵场上出现一辆辆机动车。机动车后面拖着一门门100mm以上的重型火炮,每门火炮都显得杀气腾腾。 史蒂夫看见一门门沉重的火炮被轻而易举的拖动着。不由惊叹道:“哦!上帝,这是什么东西,是在平地上奔跑的火车吗?不!这是汽车!” 李云中见不少洋人都露出惊叹、惊疑模样,向洪仁玕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来解答。 洪仁玕上前,指着下面牵引机,用英语介绍:“这是我们汉国最新产品,虽然欧洲汽车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但是我国的汽车绝对领先于欧洲。就像你们看到的,这些机车一天之内可以将大炮运到前方四百里的地方,比如前几个月的收复陕甘之战,乱军经过几次野战,全都躲在城寨里面,我军只用了五天就向前线运动两百门大炮,叛军轻而易举被消灭。” 史蒂夫叹道:“这真是个好主意,在欧洲的战争中,火炮都是由火车运送。再由人力、畜生拉到指定地点,如果我们一早就有这种牵引机,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转移炮兵阵地。” 一场简单阅兵仪式足足搞了一整天,给欧洲各国代表极大的震惊。有喜有忧,像荷兰、西班牙代表还是在别人的搀扶之下才能走动,葡萄牙代表已经打算将澳门还给汉国。否则汉国只派一千人就可杀光澳门的葡萄牙人。 南书房,李云中特地宣召了与北进有关联的几位官员议事。李云中特意把地图挂在屏风上面。 左宗棠暗叹,他始终觉得与俄罗斯交战得不偿失。听闻皇上让他指挥一路兵马,还是特意的打听了许多俄罗斯方面的事情,私下里研究了还几天,对于出兵的事情他已经有了详细方案。 李云中来到地图前,直接宣布道:“此番与俄军交战,朕打算分兵三路,第一路由新疆攻击,目标就是占领土地,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其他小国领土,一律先占着再说,有不服的就打!这一路由左宗棠统帅,湖广总督的职位先空着。” 左宗棠已经猜到这个结果,所以并不显得意外,上前问道:“启禀皇上,微臣这一路有多少人马?” 李云中笑道:“新疆刚刚归附,还要留兵驻守,既然如此,西线大军临时增加两万民兵,就由李玄的第十一军、李鸿章十四军、曾国荃的新二军、再加上两万民军,共有十万余人,你看,还够用吗?” 左宗棠瞬间已经想好该如何进兵,如何占领城池,躬身道:“十万人足矣!” 李云中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对李秀成道:“中路就由你统帅,第一集团军有六万人,朕再派给你三万民兵,记住,把蒙古给我平了,期间容许你自由扩充骑兵,团级以下将领也可自行任命,朕唯一的要求就是打到贝加尔湖!怎么样,能做到吗?” 李秀成看了眼贝加尔湖的位置,回道:“能!不过微臣有一个要求。” “说!” 李秀成道:“听说兵工厂研发了一款新武器,微臣想装备一些。” 李云中恍然,微微一笑:“你是说机枪,不过这种机枪还在试验阶段,操作不当,射击的时候会有一些问题,你还要吗?” 李秀成哪有不要的想法,迫不及待的接道:“要!机枪对付骑兵再好不过,蒙古多骑兵,有了机枪,微臣就有十足的把握。” “那好,朕命兵工厂加急生产,拨给你五十挺。” 看着皇上分配完两路大军,陈玉成跃跃欲试,东线是这次出兵的主要目标,自己一定不能错过这次机会。 李云中又指着东北方向,狠声道:“满清余孽还在东北苟延残喘,此次出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消灭满清,朕打算集结十五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山海关进发,向北进攻,切断满清向俄罗斯方向的退路,一路由天津坐船出发,在大连登陆,直捣奉天。” 顿了顿,见众位大臣神情肃穆,李云中继续说道:“东线由朕亲自指挥,陈玉成为副总指挥,陈玉成指挥山海关一路兵马,下辖第二集团军六万人、新一军四万人,李春发指挥大连方向一路兵马,下辖第四集团军五万人,清军兵无战心、此役一定要速战速决。” “遵命!” 王庆露见李云中分配好作战任务,出列道:“启禀皇上,此次我军出兵近四十万远征,后勤压力一定很大,虽然粮饷都已经准备齐全,但是民夫数量还是远远不够。” 兵部尚书赵烈文叹道:“可惜铁路只修建到山海关,否则哪用那么多的民夫。” 这帮士大夫终于见识到火车的厉害. 李云中淡然问道:“户部可有对策?” 王庆露躬身答道:“只有大规模征发民夫,只是……” 李云中道:“只是什么?” 王庆露微微咬牙,谏道:“此番与俄罗斯交战,胜负实未可料,如果拖延时日,一定会耽误田间耕种,北方不必南方,这里大多数百姓只靠田地为生,如果耽误了农时,恐怕会有小人趁机生乱。” 李云中想起隋炀帝征高丽的教训,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张遂谋想到当初火烧田地的事情,要不要把他们的房屋、田地也烧了?又瞬间否决了,如果提出这个建议,恐怕会被骂的狗血淋头,心中一动,又想到当初李鸿章上书抱怨俘虏太多的事情,这不就是现成的民夫! “启禀皇上,微臣有个想法。” “说!” 张遂谋定了定神,大声道:“西北回民生乱,李大人俘获乱民数十万,如果把他们当做民夫恕罪,不但可以省一批粮饷支出,还可以抽调陕甘回民,使地方安定祥和,请皇上明鉴。” 李云中不想担这个责任,对众人问道:“众卿家以为如何?” “皇上英明!” 靠!这是什么意思?朕问你们,你们就把责任推了回来,真是人精。 王庆露默算一会,苦笑道:“民夫还是不足,四路大军最少需要六十万民夫,才可以保证后勤通畅。” 张遂谋一咬牙,继续说道:“各位有所不知,我军俘虏有上百万之众,如今他们在各地出工减最,特别是矿山、修路这两样就有六十几万,如果将他们暂时抽调出来,足以满足后勤所需。” 王庆露一惊,他还第一次听说大汉有上百万俘虏,这其中一定有猫腻,俘虏一般都是青壮,就算把清军所有军队都集合在一起,也不知有没有百万。 见众位同僚面色异样的盯着自己,张遂谋赶紧回道:“这些都是实情,回民生乱,李大人手段了得,短短两个月就抓了六十几万,加上以前的俘虏,特别是山东民团,攻打山东的时候,争相杀伤汉军,现在秋后算账,已经抓了二十几万。” 李云中一挥手,就下了决定:“就这样,民夫以俘虏为主,况且湖北即将平定,全国各地的满人大多被奕?聚集在那里,不愁没有人用。” 民夫的事情告一段落,赵烈文又出列请示:“启禀皇上,是否将兵工厂所有库存的大炮全都配给前线大军?” “兵工厂有多少大炮?” 赵烈文掏出一张小纸条,念道:“全部加起来有218门,大口径火炮45门,兵部拟定拨给第三集团军73门。” 李云中沉思一会,否决道:“第三集团军并无战事,所有火炮全部供给参战军,还有把手榴弹也全部分发下去,不要留一颗在仓库里。” “微臣明白。” 李云中深吸口气,来到众人面前,郑重的说道:“此战关乎汉国国运,大家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特别是东线的两路大军,只许胜不许败!” 陈玉成等人齐声领命:“遵旨!”(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清末洋流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末洋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末洋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清末洋流》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