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宝贝到底去哪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清皇家弃妇第四百六十七章 宝贝到底去哪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宁华的这一些举动,别说盯着她的人看不懂,哪怕是十七也看不懂。 这些日子,十七也着手处理了一些江南的事儿,应该说不管是现任的江南总督也好,江南总兵也好,全是雍正亲信中的亲信,因此,并没什么太大的篓子。 因此,听着媳妇说,宁华这几天就这么泡在茶馆里,便有些不明白了。 你想啊,哪怕你不去办皇帝要你办的事儿,怎么着,你也是冲着买茶园茶庄来的,你光是泡有什么用!! 也不打听打听的,因此,便在三人吃完晚饭的时候,和宁华提了起这件事儿来。 “江南地界儿的人都知道我要来买茶园了吧?呵呵,现在茶园炒挺高的呢,都当我是傻冒不是?”宁华吹了吹茶,笑道。 其实自己是没习惯饭后一杯茶的,只不过,大家都如此,因此,宁华也习惯和人家一样,端着茶碗吹吹茶,顺便闻一闻茶叶的清香味儿。 而且假装抿茶,还能给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 “十七弟可知道,这次皇上为什么会答应我过来吗?”宁华放下了茶碗笑着问道。 理论上,宁华是根本不能来江南的,除非是陪驾,而且要是老七来陪驾,她还能跟着来,老七不来,她根本不能来,除非是太后也来了,那么还有借口,什么侍候太后啊诸如此类的。 要不然,宁华一个内命妇哪有资格来的!! 这也是弘昼包括十七,弘盼三兄弟都不明白的事儿!! 毕竟,宁华有的时候不靠谱,大家知道,可皇帝怎么会干不靠谱的事儿呢? 十七便知道,七嫂是打算和他说些事儿了,便给了个眼色给妻子,钮钴禄氏便带着丫头出去了。 屋子里只留下了宁华和她的大丫头。还有十七和他的贴身太监。 “你也知道,现在十三弟手上的一些事儿,交给了弘昼还有弘墩,弘墩也是我家的常客。有的时候吧,我偶尔也会翻翻那些册子……” 宁华意味深长的说道,其实那时候宁华交权给弘昼的时候,有和十三商量过,自己不干涉弘昼的事儿,不过,能不能弘昼的差事,自己偶尔可以去看看。 当然了,官方的借口就是,咱身在内宅。好奇心重,好八卦,知道些私密事儿,咱以后和一些贵妇人相处的时候,也好明白某些事儿。省得得罪了人家也不知。 不过,十三也不是个笨的,自然明白宁华其实是想帮儿子查漏补缺,在某些时候,哪怕是十三或者是雍正也不得不承认,宁华在发现八卦,哦不是。是发现一些线索的角度还真是和别人不同。 专业和业余的看法毕竟不一样,或者说宁华用一种八卦的心态看政治方面,往往能和别人找出一些不同的蛛丝马迹出来。 因此,在雍正的点头十三的帮助下,宁华便开始翻看起人家整理成册的资料来。 宁华这些年来,倒真是发现了挺多的。然后会把自己的疑点写在册子上,然后再抄录一份,上呈给雍正。 必须得让雍正知道,咱是在做正经事的,真心不是八卦啊!! 虽然咱是抱着八卦的心态…… 而半年前。宁华便发现了一件很古怪的事儿,和之前曹家李家有些关系的。 自从曹李两家抄家后,不管是宁华也好,雍正也好,都是发现人家账面上的数是不对的。 宁华是因为知道历史,而雍正是直接和两家有接触过,自然明白人家贪污了多少银子,心里有把称。 而且江湖传言,老九之前曾经把万贯的家财让李家给隐匿了,虽然宁华个人感觉是不太可信,不过,雍正却是相信的。 雍正也知道这两家当家人曾经在江南的事情,因此也一直隐忍不发,这些年,两家当家的过世,人家子孙一直这么半圈禁在京城,虽然称得上听话,但是雍正还是不满。 而宁华则是相对的,想找出那笔被曹李二家共同收起来的银子。 银子不是重点,重点是自己是否能破解迷团,别的事情,宁华未必有兴趣,可是曹家哎!! 对后世十分有影响的曹家,宁华觉得,自己必须找出来,倘若真没有,还曹家一个清白,倘若真有,也算把自己喉咙里的那块骨给吐了出来。 魔鬼藏在细节中,细节决定成败,还别说,还真让宁华凭着那些记载,真发现了一些事情。 第一件是雍正元年,杭州城抬棺人紧缺,其实这事是被某此探子随手这么一写的。 由于是属于随笔性质的,宁华前几次看也没发现啥。 倒是有一次,在给永琛他们兄弟讲唐朝的故事的时候,突然感觉灵光这么一闪。 一闪以后,宁华便感觉有些很不对劲了。 第一,要不就是那年杭州城死了很多人,要不然,抬棺人可称不得是什么热门职业,这又不像现代,那殡仪馆的还是事业单位编制,而且还有很多黑心交易和黑暗收入。 这年头,有些抬棺的纯粹是自家亲属在干的活计,除非是大富人家出棺才会使用上抬棺人,一般像杭州城这样的规模的城市,也就那么二十来个,有些还是那种临时的。 而第二便是,宁华抽调了记录之后发现,那年杭州城死亡人数并不多,属于平均数,那么,怎么会出生缺抬棺人的? 一般抬棺都是六大壮汉或者八人,而且也不会是每天都有大户人家过世的,虽然杭州城土豪是多,可大户人家也有的是家丁奴才什么的,因此,宁华便感觉有些奇怪了。 然后宁华便让人去找了那探子,顺便又到了杭州城查证了几点事。 第一,是不是同一段时间,抬棺人都死于非命。 第二,去查,那些抬棺人的家属,问下,死了的抬棺人,他们死之前,接的几单是哪些人家,最重要是死掉的那些人共同接的,倘若能有具体的,查一年,倘若不行,半年三个月都行。 宁华一有发现,又推敲了几次,便把事情告诉给了十三,十三一听一方面立即上报给了雍正,另一方面,也派人来了江南。 倒不是说不相信宁华的人手,而是十三觉得,倘若真有事儿,双方一起查会比较好。 而查出来的结果,可以说是很欣喜的。 第一,抬棺的八个人都相继在三个月内死亡。 不要和咱说这八个人太相亲相爱了,所以结伴下去继续抬鬼去,特么滴,这种事儿你别说和永旭说,永旭不会信,永琛两兄弟也不会信好不!! 第二,虽然有些死亡好像很正常,有三个在秋天去花楼里的时候,因为争姑娘,所以相互斗欧,然后两个是被相互捅死,一个则是去劝架的,然后摔下楼脑部着地死亡。 宁华的探子回来只说,那花楼并不是很高大上的花楼,所以,哪儿的建筑并不是很高。 而一个是在街上因为看见被人调戏,然后出手相助,没想到,没帮得上那姑娘,自己反被人揍了一顿,据说第二日便死了。 至于另外有两个是到了冬天掉到河里淹死的,还有一个更加搞笑,据说从来不喝酒的,却在冬至夜里莫名其妙喝了酒,然后醉死在大街上,第二天早上才被发现。 最后一个是无缘无故在大年二十九晚上,上吊的,据说前一天还输了银子,估计是怕讨债的人上门,所以,便想着一了百了。 而最重要的是,没人感觉这些抬棺人死了怎么样,只会觉得紧缺了,缺人了,毕竟人家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更何况,人家本来就是和那种东西打交道的,有可能某次沾染上了脏东西也说不好。 因此,他们的邻居也好,亲戚也好,是走的走,搬的搬,宁华和十三等派去的人根本无法找得到他们的亲戚朋友。 更加无法知道一些事情。 可哪怕不知道,也感觉是有蹊跷了!! 因此,便命人查,这八个人死之前共同有抬过哪些人。 也幸好,一般抬棺这种事,大家都是集体合伙做事的,师傅带着徒弟,或者兄长领着弟弟,因此,基本大家都是一块儿行动。 探子们很快便查出了那些死者,然后一个个排查过去。 最重要的是查死者或者死者一家人的曹李两家有什么联系,十三还扩大到了曹李两家的内眷娘家亲戚。 还别说,还真在杭州城找到了一个死者,和曹李两家有这么一点点联系的。 这家家族是做磨坊,规格还挺大的,据说是百年老字号。 而这家磨坊的老太君曾经是侍奉过孙氏老太君的,是人都知道孙氏老太君那是康熙爷的乳母,曹家李家之所以能得江南这肥得流油的差事,不就是因为他们的母亲全部做过这差事么。 而这家磨坊之前之所以没被查出来,主要是人家老太君自从嫁人后,不像别家,会去曹家打秋风或者别的,除了孙氏老太君病故的时候有上门祭奠,别的,你是真心看不出人家和曹家有啥联系。 这也是当初没查出来的关系。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清皇家弃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清皇家弃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清皇家弃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清皇家弃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