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英烈长存 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我是慈禧二十七、英烈长存 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谢恩!” “万岁!”场内一片嗡嗡声,不少人脸上露出了又激动又感伤的神色,有个壮汉眼圈都红了,那个湖南乡下来的老妇人听不懂这些话,那个儿子也是懵懂的很,这时候却也不敢多问,只见奇怪地见得身边的有些人忍不住悄无声息地哭了出来。 园内礼乐声悠扬响起,原本写着“静宜园”被红绸布遮住的牌匾刷的一声露出了真容。“敕建忠烈祠”左下角一个方方的印玺,“慈禧皇太后之宝”,原来是皇太后御笔,左右两边侧门上挂“千秋”“万古”四字,亦是慈禧御笔。 皇太后点点头,和同治皇帝携手进了宫门,礼部官员连忙叫候在广场上的众人次第进入,两边古柏苍苍,又有僧道尼等一百人候在两旁,见到御驾前来,跪下山呼不提,一路慢行到正殿,拾阶而上,见到原本的勤政殿已经大变模样,拆了两处偏殿暖阁阔做正殿,再往外拓展了十多米,规制接近了太和殿。 进到内殿,抬头原本写着“勤政亲贤”的匾额也被撤下,换成了“英烈长存”四个大字,乃是前军机领班大臣,寿阳相国祁隽澡所书,两边金丝楠木立柱上的几幅对联乃是贾帧周祖培几位大学士分别写就。当中的宝座已经被撤下,换成了一个神主牌位,可那神主牌位上面未曾书写一个名字,雕花明漆之中空荡荡地宛如白板,除了负责此处营造事宜的安德海,和早已候在此处的醇郡王之外,跟着太后皇帝二人进入正殿的礼部兵部两位尚书对视一眼,均是惊讶无比。 虽然皇太后在之前未曾就此事大张旗鼓操办,但谁人不知太后要将静宜园改成祭奠忠烈之处,恭亲王自然是无可无不可,盖因如此,反而能裁撤一处三山五园,省下不少费用,可今个这神主牌位居然是空的......太后这意思? 太后无暇去揣测别人的想法,见到牌位,左右扫视,果见无数密密麻麻的名字,未等皇太后发话,皇帝就已经转向左边,仔细地来,“长沙之战,”皇帝嘴里默念,沙之战以上刻在墙壁上的牺牲士兵名字已经供奉在供桌上的将领官员名单,如此密密麻麻的一大群名字,皇帝一眼望去,如此这番,已经是数不可数,同治皇帝悚然而惊,连忙转头,发声询问,“皇额娘,这都是阵亡将士?” “是,”皇太后走了过来,“陈孚恩,你向皇上介绍一番。” “是,”陈孚恩答道,“皇上,这忠烈祠是供奉咸丰元年以来平息叛乱抵御外敌,为国捐躯而牺牲阵亡的官民将领士卒,所祭祀对象乃是太平军叛乱捻军叛乱,和英法之战之中牺牲人,自咸丰十一年母后皇太后垂帘起来,就已经下诏令兵部收集名单,但凡只有有确切的名字,均需镌刻在忠烈祠之中,无论是否在旗,无论何等身份,无论何人,为国捐躯,即在忠烈祠有一席之地,若非为国捐躯者,但凡将军都统总督,都不得入忠烈祠享后人香火。” “正是,”全庆继续说道,“太后娘娘圣心宽仁,在牺牲之地再立忠烈祠祭祀或附祀关帝及城隍庙,凡是因公阵亡之将士或文官义勇百姓,均可按籍入祀其内。如八旗二品以上官员,合五十人一龛,位祀正中,士官兵则百人或数十人一位,分列两旁,不因爵位高低而除此之外,更是要求礼部查礼仪,定下忠烈祠祭祀规矩,每年春秋两次公祭,春在清明,秋在重阳节左右,春由皇帝或者皇太后亲自主持祭奠,秋日遣亲贵大臣代为祭祀。各军民可随时前来上香祭奠,春秋大祭奠由阵亡军民官员家人陪祭。” “祭奠礼仪,皇上皇太后上香,礼部尚书读祭文,兵部尚书行跪拜礼,亲王大臣供奉香案。”全庆说到这里,眼角不自觉地抖动了一下,关于此事,礼部已然和皇太后打了好几次擂台,皇太后之前的意思是礼仪需郑重,皇帝可跪,如此又是轩然大波,皇帝除祭拜天地或者祭拜祖宗跪拜皇太后之外,任何时候都是不用跪的,全庆以“于礼不合,不合礼数”劝谏了几次,慈禧太后又垂询再三,如此才让步。 “如此可彰显国朝善待为国捐躯烈士之意。”全庆说完了话,同治皇帝似懂非懂,面向皇太后,“皇额娘,如此虽然极好,可倒底是路途遥远,臂如这远在长沙的人,如何能年年北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我是慈禧》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我是慈禧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我是慈禧》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