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九章 胡烨的仁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赋第五零九章 胡烨的仁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暴召很恼火,书院的一个老头都干羞辱他,他这个刑部尚书也算是白当了。。。看最新最全小说 所以他要找朱棣下令,将青天书院整个铲除,方能解他心头之恨。而且他是整个朝廷第一批投降朱棣的官员,如果朱棣这点面都不给他,岂不是寒了所有百官的心?想必朱棣如此雄才大略,不会不明白这一点吧? 所以暴昭还没有进宫的时候,就已经下令让刑部的捕快什么的,通通集合,只等他拿了朱棣的书,就将书院一网打尽。 “皇上,青天书院的院长胡烨,乃是建最大的奸臣,教唆先皇削藩,对满朝武宣读讨燕檄,实乃大逆不道之徒。而且其书院三百多人,尽受其影响,纷纷反对皇上。今日我带队去捉拿余孽黄玉、齐松,却遭到拒捕,书院几百号人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还殴打微臣,实乃大逆不道!以微臣之见,皇上应该杀鸡儆猴,将青天书院全部问罪,才能震慑宵小!” 暴昭一番话说得是有理有据,他认为朱棣没有理由反对他,因为这些都是铁一般的事实。 谁知朱棣听了并没有大发雷霆,反倒是玩味似的看了一眼暴昭。 这货差不多是他走进南京城第一批来归附的大臣了吧,眼力劲是有,而且手段很辣,所以朱棣才会让他继续留在刑部尚书的位上,倘若是个别的地方也就罢了,这书院却是动不得。 “哦?青天书院的学生干殴打暴大人?难道不知道暴大人乃是朝廷刑部尚书?”朱棣故作惊讶的问。 “请皇上下令查封青天书院!将所有学生捉拿归案!擒拿叛逆黄玉、齐松!”暴昭见朱棣惊讶,知道此事成了,便给朱棣建议。 “不过是一群学生罢了,用不着在意,至于黄玉、齐松,也不过是齐黄的幼,不成气候。就让他们在书院吧。”朱棣没心情给暴昭掰扯了,直接下令。 “什么!” 暴昭一听,差点跳了起来,这还是那个传说杀人如麻的朱棣么?如今齐泰和黄澄的儿就在书院里,他竟然说放过就放过?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那齐松、黄玉乃是十恶不赦之徒,倘若留在书院,必将遗祸万年!”暴昭大声的吼道。 “好了!从今天起,无论是衙役、官差、狱卒、士兵,都不准踏进青天街半步。违令者,军法处置!”朱棣冷哼一声,书院的人他是见识过的,没有孙航和陆逊,他绝对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就守住北平。 虽然书院不可能人人都跟那两人一样,但是只要多出一个这样的人,就是一笔大财富。 他也想斩草除根,留着齐松、黄玉确实有些风险,但是书院的人既然能够为了保住二人吊打刑部尚书。只怕是去了军队,也没什么效果,保不准就是一场血案,他可不想为了诛杀两个人。就损失未来的人才,这几年战争下来,损失的人才已经够多了。 “可是……”暴昭还想说,却被朱棣打断了。 “好了!不要多说了。如今还有很多建旧臣,乃是齐黄之党,暴大人身为刑部尚书。是不是应该去寻找他们的罪证?”朱棣突然冷冷的说道,吓得暴昭赶紧领命。 现在他算是知道了,朱棣就是不想动青天书院,并不是因为仁慈,现在让他去寻找罪证,就是要铲除异己。 想到这里暴昭就背冒冷汗,还好自己投诚投的早,不然被审问起来,恐怕少不了罪守。 “微臣这就去办。”暴昭说罢退了出去。 片刻之后,张玉和张辅便走了进来。 “弼,登基之事筹备如何了?” 朱棣大声问道。 “皇上,先帝缟素未满半月,现在登基,恐怕有些不妥,依微臣之见,还需延后些时日。”张辅回答道。 “无妨,几十年都等了,不在乎十天半个月的。” 朱棣倒是不着急,现在他已经坐在了皇帝的位上,只需要昭告天下了。 正好趁这段时间,将天下所有势力整合一下,那些见风使舵的王爷,确实需要修理修理了,朱允炆没干成的事,他也要继续干,不过却不能超之过急。 “对了,那小找到了没有?”朱棣突然问道。 “皇上,末将已经派人将南京各地搜寻了遍,却没有一点踪影,而且各个关卡也没有人汇报情况。”张玉则是回答着。 “荒唐!”朱棣一巴掌拍在龙椅上,可以说这次他能成功拿下皇位,胡烨是出力最大的,从一开始就在给他出谋划策,几次解他之围。而他更看重的,是胡烨的才华,如此人物绝对不能丢了。 “继续增派人手,搜索范围扩大,传令给各个州府,严加盘查!一定要找到那小!”朱棣恶狠狠的说道。 “末将遵命!” 张玉应声回答,其实不用朱棣下令,他也会全力搜寻胡烨,那小可是救了他一命,虽然他没有看见那张纸条上面写得什么,但是那张纸条消失之后,追杀他的人就退去了,指不定那张纸条上面有什么法术都说不一定。 “对了,朝群臣安排得如何了?”朱棣又问。 “皇上,朝大半都是建提拔的人,所以他们对建死忠,所以……”张玉慢吞吞的说道。 因为这些日下来,朝还有一大半的臣不承认朱棣的合法性,他们认为朱允炆就算死了,也还留有两个儿,论皇位继承人,也轮不到朱棣来做,所以他们拒绝来上朝,也拒绝承认朱棣的皇位。 “哼,看来只杀齐黄,是难以服众了。” 朱棣冷哼一声,然后下令道,“世美,你就随同暴昭一起办案,但凡不从者,一律按奸臣处理,朕倒要看看他们的风骨有多高!” 张玉的脸色变了变,最后还是答应了。 “对了,将那方孝孺叫来,斯道之前曾经说过,他是天下读书人的种,朕倒要看看他肚里有多少墨水。”朱棣大声说道。 张辅闻言就要出去叫人,却突然记起老钱交给他的东西,上次因为太担心胡烨,就给忘了,于是他又折身回来。 “皇上,这是胡烨让人转交给我的东西,说是让皇上亲自查看。”张辅说着将那一本奏折和纸张交给马三宝,让马三宝递到了朱棣的手里。 毕竟现在朱棣不是燕王了,该有的规矩还是有的,太监这个时候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好了,我知道了。” 朱棣看着马三宝递交上来的东西,然后喃喃的说着。 之后张玉和张辅就离开了大厅,各干各的事,而朱棣却是翻看了起来。 那张纸看上去有些年头了,都有些泛黄了,隐约能够看到里面的笔迹。 “那小装什么神秘?有东西干嘛不自己交上来?还让人转交?”朱棣嘀咕着,然后打开了那张纸。 纸上只有一个字,而且那个字正是当年朱棣亲自书写的。 “仁?” 朱棣看着那个自己书写的仁字,这是当年他送给胡烨的,胡烨还说那拿去买个几十两银的,没想到那小竟然带到了南京来。 “你是要我仁慈一点?”朱棣喃喃自语,“难道你不知道一朝天一朝臣么?既然我当了皇帝,有些事情就不能仁慈,如果你真的要我仁慈一些,就亲自来给他们求情吧。” 朱棣嘀咕着将那张纸折叠了起来,他自然是知道胡烨的用意,在当初胡烨让他写下仁字的时候,他就知道胡烨要消除他心的暴虐之气,但是现在他不能仁慈,必须要以雷霆手段,才能镇服群臣。 之后朱棣又摊开了那一本奏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大字,“太平十策。” “嗯?难道这是那小的计策?” 朱棣脸色一喜,当初就是胡烨破格出新的政策,让他有钱修建两座大坝,才将北平的民心笼络,不然北平不可能守住两次围城。 现在胡烨又来一个太平十策,他如何能不喜欢。 “第一,暂缓铸铜钱,百姓才刚接受建通宝,倘若此时再铸造新的铜钱,势必会引发混乱,等经济平稳下来,才逐渐的用新铜钱等值替换建通宝。” 这是胡烨的第一条建议,因为他见过了建通宝对老百姓的毒害,就因为洪武通宝一夜间变成了废物,有多少人跳河?有多少人自杀? “让他的钱继续在市面上流通?”朱棣眉头一皱,没有细细思索,而是继续看了下去。 往后的每一条,朱棣都觉得说在了点上,绝对对于现在明朝的混乱局面有很大的恢复作用。 “好小!以前深藏不露,幸好这些东西没有交给我侄,不然……”朱棣看完将奏折一合,心里一阵感叹,随后便无奈的说道,“只是你这小,为何不亲自来给我说,你可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在找你?” 其实胡烨也想亲自去给朱棣说,但是现在他没有那个能力,他正身处苏州城外的一个山头上,周围全是坟墓。 此刻胡烨手上的绳索已经断了,燕归来就在他的身边,泪如雨下。 “为什么?” 胡烨看着手上被划断的绳索,喃喃的问道。(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