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六章 商议对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赋第六九六章 商议对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张玉并没有问胡烨要那些俘虏干什么,还以为是要拿回去给楼英做实验呢,毕竟以前楼英和胡烨没有少干这个事。 其实楼英和萧九贤的实验早就有了成功,当初给朱智慧做手术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只是现在还需要改进改进。 而胡烨要这些俘虏,其实是给小鹰他们准备的东西,谁叫他欠了小鹰他们太多了。 再加上外面那两万俘虏,应该够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一番战争下来,哈密城却没有多大的损失,只有忠顺王府没有了,然后就是后门被毁掉了,前门几乎是没有一点损失。 不过现在忠顺王死了,哈密需要一个名义上的统领者,从这些蒙古人里面选一个人出来继续当帖木儿? 这个解决方法被所有人都否决了,有了忠顺王的教训,他们都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忠顺王害的张玉丢了右臂,如果再来一个,还有可能害得某人丢了性命。 还有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将这里跟明朝别的地方一样治理,设立三司,都司、布政司、按察司,然后在这里设立卫所,直接由明朝管辖,那就没有各种的忧患。 这个办法要朱棣拿决定,于是众人经过一个决议之后,决定向朱棣请旨,这段时间就在哈密布防。 不过他们的心里还有一件事情放不下,那便是逃走的哈里苏丹。 “该死,他的汗血宝马果然快,比我的马快得多,追了两个时辰,就不见踪影了。” 张辅回到哈密城,很是懊恼的说道。 “不要着急,我去看了,那忠顺王虽然烧了我们的营帐。但是飞行营却还在,这次宋将军又给我们送来了补给,虽然不一定能炸死那哈里苏丹,但是吓吓他还是可行的。”胡烨嘿嘿一笑。 “哎,归根结底,还是现在咱们力量不够啊。” 张玉叹息一声,这次为了应付这二十五万敌人,明朝可谓是举全国之力,将西北能动用的兵力都动用了,国库的粮草也消耗了大半。不过没有让老百姓伤筋动骨,还算是好的。 “是啊,如果朝廷没有压力,粮草补给充足,老子现在就率领兵马,一路杀到他们老家去!” 朱能也捏了捏拳头,其实只让张辅去追击哈里苏丹是有原因的,毕竟不可能大军出动,这次出城。已经让他们的补给消耗一空,如果不是宋晟带来了补给,只怕是这段时间他们就撑不过去了。 “这个想必不用两年,就可以得到改观了。”胡烨喃喃说道。 算算时间。郑和他们出海已经快要一年了,现在可能已经从南美洲返航了,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开春的时候就能回到明朝。到时候就能种下土豆、玉米什么的,一两年就能让百姓的仓库爆满。 “你怎么zhidào?”朱能好奇的问胡烨。 “嘿嘿,我可是答应过皇上。五年之内,让他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哦。”胡烨嘿嘿一笑,仔细一算,现在马上要三年了,加上两年的准备时间,到时候就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 “行了,你去让飞行营在空中巡逻,如果发现哈里苏丹的行踪就会来报告。顺便,这段时间将周围的不安稳势力也清除了。”张玉喃喃说道。 “周围不安稳的势力?”邱福眉头一皱,这次他们来应付哈里苏丹,可谓是损失惨重,带来的十五万军队,只活下了三万,这已经算是明朝最大的失败了。 如果再打仗的话,岂不是会有更大的损失? “bucuo这里的北方有瓦剌,还有鞑靼,都是心怀不轨的,必须要借机敲打敲打。而且这一次已经动员了这么强大的力量,要下一次动用这么大的力量,不zhidào要多久之后了。”张玉拿出一张地图,那是简单的分布图。 以前的东察合台汗国已经被灭了,现在哈密周围的便是瓦剌和鞑靼。 正如张玉所言,这次动员三十五万军队,可谓是明朝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虽然靖难之役的时候,云子宸和李景隆都曾统领过五十万的军队,但是那都是短距离的动兵,哪像现在,动不动就是几百里行军,消耗的粮草难以计数。 如果等到下一次再来,只怕又要大量消耗了。 “我也赞同大将军的说法,反正这段时间我们还要在这里等圣旨,正好chuqu敲山震虎。”朱能是不嫌事大的,正好可以去打打蒙古人,何乐而不为呢? “宋将军呢,你有什么意见。” 张玉突然对着宋晟说道,毕竟这次要动用的都是他的军队,之前剩下的三万军队,他们是不敢动了,这是十五万人剩下的苗子。 “大将军,我奉皇上旨意,率领的这二十万人,都归大将军指挥。”宋晟不想发表意见,毕竟他是皇帝的大舅哥,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说的好。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决定了,从明天起,十台热气球负责搜寻哈里苏丹的下落,还有负责西方的巡逻,谨防哈里苏丹死灰复燃。淇国公和宋将军,就率领十万兵马负责守卫哈密,剩下的人,跟我率领几万人北上,先途径鞑靼,然后西去瓦剌,用五天时间,震慑一下两国,为接下来哈密卫的成立,争取时间。”张玉做出了决定。 “可是大将军……” 张辅想要提醒他爹,你现在只有一只手,还是留下来休息休息,结果还没说完,就被张玉给阻止了。 “不就是断了手么?我左手还能用!”张玉大声的说道。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了,有意见就现在说,没意见就解散,好好睡一觉,明天又要开始征途了。”张玉挥了挥左手,然后离开的营帐。 “张辅,胡烨,你们随我来。”走到门口的时候,张玉突然说了一句,张辅和胡烨对视了一眼,然后便跟了shàngqu。 “哎,看来这次断臂对老张打击很大啊。” 等到张玉走了之后,朱能叹息一声。 他们都是老将了,zhidào断右手对一个将军来说是什么样的打击。很有可能,这次回去之后,张玉就要彻底的离开军伍。 所以张玉要在最后一次的军伍生涯里,多做一点事。 而且这次出战,可以说是张玉最失败的一次,用自己的十二万人,换取敌人的二十万人,虽然听shàngqu算是赚了,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他办到的。 作为大将军,他自然有些内疚,他要弥补这一切。 “哎。” 邱福叹息一声,作为老将,他明白张玉的感受。 “你们两个,今晚不要睡觉了,将这次的阵亡名单整理出来。” 走进一间小房子里,张玉对着张辅和胡烨说道。 “还有……” 张玉还想说什么,最终却没有说出口,脸上满是纠结。 “张伯伯,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且这次我们赢了。”胡烨喃喃说道。 “有些事情你不懂。” 张玉叹息一声,看着天上若隐若现的月亮。 “张伯伯,我给你说一个数字,在天朝,发生了一次战争,你可zhidào死亡人数?”胡烨小声的问道。 “能有多少?”张玉大声问道,这次是他指挥战斗以来,损失最大的。 “五千万!”胡烨随口说道。 “多少!” 张玉和张辅同时吓了一跳,五千万是个什么数字?现在大明朝的人数加起来,也不过五千万的几倍而已。 如果发生一场战争,死亡五千万人,明朝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五千万,而且还是不完全统计。”胡烨站起身来,然后说道,“我说这个数字的意思,只是想告诉张伯伯,打仗,就少不了伤亡,十万人不算什么,我经历过五千万人的死亡,日子不是照样过?” 胡烨说得倒是有些过了,毕竟二战他是没有经历过的,但是有影像流传下来,他也了解当时的残酷,跟现在相比,那就是残酷了不知多少倍。 “你经历过?” 张玉吃惊的看着胡烨,那可是五千万的死亡,将近明朝人口的一半了。胡烨如此年纪,就经历过这些东西,他是如何熬过来的? “张伯伯,你也是老将了,有些东西应该比我懂。”胡烨叹息一声,其实连他自己都不zhidào他在说什么,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本来历史上的张玉已经死了,但是他的一张纸条让张玉活了下来,现在张玉又因为他逃过一劫,不zhidào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而且随着事情的发展,胡烨觉得历史似乎越来越难以掌控了,发生的事情他是一点预料都没有了。 “好了,你们整理一下资料,我chuqu静静。” 张玉叹息一声,然后推开门走了chuqu。 “哎。”张辅叹息一声,然后开始整理资料,没办法,要整理的东西太多了。 整整十二万人,每个人的名字、籍贯、年纪,这些都要有一个完整的记录。 如果是平时,自然不会由他们来整理,但是这次不一样,张玉觉得自己愧对他们,必须要认真整理,没一个烈士都要得到完完整整的抚恤。 胡烨zhidào,如果这个钱有谁敢动的话,张玉绝对不会饶了他!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明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