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先登浩浩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黄巾张狂第33节 先登浩浩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此刻,“大贤良师”张角,正在做些什么呢? 答案是: 打坐。 不远处杀声震天,无数汉军将士与黄巾力士们,舍生忘死的拼杀着。可张角却丝毫不受四处散逸的杀气影响,盘腿端坐在一个蒲团上,两眼微闭,默然无语。看他的表情,仿佛周围的喊杀声,与这位太平道最高首领毫无关联。 相较之下,黄巾军大军的实际指挥者,“人公将军”张梁,已经是一副着急上火的样子了。当然,这并不是因为黄巾军在战局上有什么明显不利,纯粹是张梁个人的性子问题。 战斗进行到现在,双方依然是一副相持不下的局面。 作为汉军前锋的“陷阵士”,虽然在西凉猛将华雄的带领下,斩杀了上千黄巾军的忠勇将士,击破了黄巾军的四层防线,还是不由自主的变成了强弩之末。 虽然“陷阵士”们伤亡并不算很大,却由于体力上的消耗,居然被昔日的党人名士,今日的太平道祭酒——眭固、眭白兔指挥的“甲士营”,牢牢的挡在中军阵地上。 至于其他左右两翼的战局,也是在交错僵持之中。如果双方都没有什么底牌来改变的话,今天的战局,就会如此这般保持下去,直到双方各自鸣金收兵。 这样的结果,是双方都不愿意接受的。 “大兄,是不是……” 守卫在张角身边的张宝,欲言又止的问道。 “时机未到,再等片刻。” 张角老神在在,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张宝无语,乖乖的闭上嘴巴,翘首以盼,等待战局的变化。 又等待了片刻,汉军的调动,终于发生了变化。 汉军突入黄巾军阵型的“陷阵士”,突然间,开始了一定程度的收缩! “这是……?” 张宝见大兄并无反映,自觉的闭上了嘴巴,不再询问。 “要撤退了……” 全身上下,已经变成了一个血人儿的华雄,觉得自己今天杀的人已经足够多,完全可以消停半个月了。他扯着沙哑的嗓子,嚎叫了一句: “慢慢撤!” 于是,浴血奋战良久,几乎精疲力尽的“陷阵士”,终于可以按照主将的要求,歇上一口气了。 说实话,如果还要继续坚持作战,数量只剩下八百出头的“陷阵士”,未必还能够撑上多久。特别是凉州人在军中的声名并不好的情况下,也许半个时辰,也许一刻钟以后,损失堪称惨重的“陷阵士”,说不定就自发的溃散了呢! ——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有足够的理由撤退了! 这是出身在非凉州地区“陷阵士”的普遍心思。毕竟,董卓不是卢植,并不为非凉州军将士所衷心服膺。在军中伤亡率达到两成以后,即使是董卓想要执行汉军军法,也不好找为此撤退的将士的茬。 “陷阵士”的撤退,让直接面对他们的“甲士营”将士,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虽然是出自十万黄巾军中的精锐,可是成军不过半年的“甲士营”,战斗力自然还是无法与汉军的精锐相比较。刚才半个时辰的缠战,“甲士营”虽然给对方造成了上百的伤亡,付出的代价,却要比对方多上一倍! 但是,“甲士营”的指挥者,太平道祭酒眭固,在敌人退却的时候,却不为人所知的皱了皱眉头。 ——如果董卓只有这两下子,那他只能被称为一介“庸将”…… 很明显,董卓固然在大汉朝士人的口中,够不上“智将”的称呼,却也足以被称为一员“名将”。能够在战乱延绵数十年的西凉地区,拼杀出来的“名将”,会是一个浪得虚名之辈吗? 下一刻,眭固的担心,就成为了现实。 “陷阵士”刚一退下,后方的汉军便迅速的填补上来了。在那面写着“淳于”二字的将旗旁边,更是竖立着一面猩红的大旗。大旗上用金丝张扬的绣出两个字,眭固只一眼,就认出,这两个大篆,赫然便是“先登”二字! “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的“先登士”1! 按照汉军的传统,在一场战役中,通常只会组建“先登士”和“陷阵士”其中的一支部队,作为精锐的突击力量。所以,对汉军编制和阵型所知甚详的眭固,完全没有料到,董卓居然在此战中,暗暗将两只精锐部队,都临时编组了起来。 更没有料到的是,通常是作为第一个出战的“先登士”,居然被放在了“陷阵士”的后面。这样一来,更加让眭固无从预料了! ——将旗为“淳于”,那就应当是淳于琼了! 眭固心中暗暗思索,口中也没有停下来,指挥着“甲士营”的将士,重新布好阵型。 淳于琼,本是颍川名士,字仲简。此人是大儒陈蕃的再传弟子,虽然文武全才,被世人评为“出将入相”之才,却从十多年前开始,就被“党锢之祸”牵连,始终无法出仕。 直到年初黄巾起义,汉帝解除了“党锢”,淳于琼才在好友袁绍的举荐下,趁着北军临时征发扩张的机会,担任了军中的司马一职。 眭固将以上这些太平道收集到的资料,在心中过了一遍,神情更加凝重了。 盛名之下无虚士。能够被“天下楷模袁本初”引为好友的,除了要有出身,有名望之外,还需要过人的才华。 而且,不提袁绍,就连汉军的前后两任统帅——大儒卢植和凉州名将董卓,居然都对此人赞赏有加,眭固就越加有一种警惕感。 ——汉室人才,何其多哉! 不提眭固的暗中感慨,在“先登士”的将旗下,一名身材高瘦,目光如电的汉将,面色平静的看着前方,不时对军阵发出一个个命令。 “陷阵士”的猛攻,只是为了疲惫敌人,迷惑敌人的注意力。等到黄巾军认为汉军已经被挡住了,那些训练不足、缺乏经验的农夫们,便会不自觉的放松下来。 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精锐度不下“陷阵士”的“先登士”,突然发动强力冲击,淳于琼就不信,黄巾军还能不崩溃! “汉军追南地,黄巾走北庭。 白虎锋应出,青龙阵几成。 闻道兰山战,相邀在井陉。 屡斗关月满,三捷虏云平!”2 激昂的歌声,整齐的飘荡在万军阵中。不足千人的“先登士”,一起高唱着淳于司马新写的战歌,以堂堂之阵,临黄巾之乱。 虽然双方还未曾接战,仅凭这一首战歌,黄巾军的气势,便被当头打压到了低处! 眭固大恐! ——好一个淳于琼! ——你以为,这里是垓下3吗? 然而,一时间,眭固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只得带头再次大声高呼: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不过,同样的战号,喊得多了,多少就会有些审美疲劳。在过去半天的战斗中,这个口号已经被反复的喊了不下二十遍,用以激励黄巾军的士气。到得现在,就连全部由虔诚的太平道信徒组成的“甲士营”,也无法对这个战号,激起太大的热情来了。 在压倒性的声势助威下,养精蓄锐大半天的“先登士”,对上苦战过一场的“甲士营”,一上来就形成了一边倒的战况! ps:1先登士的说法,出自《六韬》卷三《龙韬·厉军》:“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 2此诗句节选自陈子昂的诗歌《闻东军告捷》。本人才疏学浅,改编诗句中种种不合理处,敬请谅解,各位看官勿喷。 3垓下之战,有四面楚歌的典故。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黄巾张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黄巾张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黄巾张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黄巾张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