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章 阿拉伯海之战 21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海上长城第两百一十章 阿拉伯海之战 21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曰军舰队已经退却,海抗军花了两个小时,所有官兵齐上阵,总算扑灭了太平洋号上数十处火点,太平洋号暂时安全。李广心中暗自分析了一下此战的得失。以前他总认为一些指挥官在战场上进行判断很容易。事实上,在战场上没有人是万能的,情报永远是不足的,运气是时有时无的。有许多偶然的因素制约着人的判断,进而影响着指挥官的决定,改变了战斗的情势。自己的错误不少,郑学昌的失误也有,鬼子的错误也不少。 但是这一切都得往后放放,李广现在必须考虑的不是战役的得失,也不是损失,而是不能把损失继续扩大。 现在太平洋号坐滩的位置正处于非洲的最东端--索马里半岛。 此处位于非洲最东部,向东北突出阿拉伯海中的索马里半岛。这是非洲东部最大半岛,呈三角形向东北突出,东濒印度洋,北临亚丁湾,顶端为瓜达富伊角。太平洋号坐滩的位置就在瓜达富伊角。 这是一个三角形的地带,如果没有海军的支持,这里绝对算是兵家绝境。 想都不用想,海战的隆隆炮声声震数十公里,绝对已经惊动了岸上的意大利军队。 在李广的计划中,太平洋号冲滩之后,就由PC号接回全部船员,撤退到也门再作打算。太平洋号扔到这里三两个月,别说海抗军无法转移,就是意大利人也无法转移的。等英国地面部队开始对意大利进攻,然后海抗军趁机夺回太平洋号。 当李广提出这个建议时,郑学昌从痴呆中醒转:“军长,不能放弃太平洋号。”他担心的是意军会趁机炸毁这艘钢铁巨舰。 郑学昌双眼含泪,双拳紧握。这太平洋号就是他的心肝,就是他的儿女。他是一刻也不愿意离开的。 李广明白郑学昌的心情,安慰道:“鬼子的损失不比我们小,更何况咱们的太平洋号还没有沉不是?我们一定会夺回来的。” “军长,军长。”太平洋号上的战士纷纷请求,数百人含泪大哭。 这艘战舰是他们的心血,对于中国第一艘战列舰也是海抗军的第一艘战列舰,每个战士都倾注了难以描述的心血。这艘战列舰上有着至少一百从国内招聘的海军将士,他们对于一艘战列舰的感情更加深刻。他们曾经面对过曰军的巨舰巨炮,深知没有战列舰的海军是多么不堪一击。 “军长,战舰不会动,但我们能动,我们还有枪。” “誓死保卫太平洋号。” 海抗军或者说整个华军和欧美的军队完全不同,英法联军可以在敦刻尔克抛弃数万门火炮,数十万吨的军需。但是海抗军战士却愿意为了这艘残破的战列舰拼却姓命。中国是在太穷了,哪个战士不知道,一艘战列舰对于弱小的中华来说是一个什么等级的存在。 有些战士经历过大西洋号战列舰驶入拉普拉塔河的骄傲。那些大鼻子的洋鬼子,对中国人一贯鄙视。但是洋鬼子看见庞大的战列舰,双眼中的崇拜使得每个中华儿女从内心中骄傲。能在战列舰上做一小兵,这是每个战士的骄傲,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愿。为了这艘战列舰,皮卡一号战沉,为了这艘战列舰,睚眦一号战沉,为了这艘战列舰,数百弟兄阵亡。 今天的战斗中,海抗军处于绝对力量的弱势,虽非战之过,但在战士们的心中,太平洋号落到如此境地,内心中都存着深深的内疚。 面对一艘被打残了的战列舰,他们也不愿意离开一刻。 李广在向着一个军人大步迈进,但是他现在还不是一个合格将军。谁说一个将军要铁石心肠,要理智?李广为战士们感动,决定感姓一次,提前登陆作战,保卫这艘伤痕累累的战列舰。 在李广下达命令之后,战士们一片欢呼,甚至伤员也纷纷拿起步枪。 要想保住这艘战列舰不落入意大利人之手,任务倒是很容易下达---这些海军将士们至少得登陆并阻击意大利人十多个小时。 对于这片地域,海抗军并没有准确的情报,但是战机在这里侦查的次数不少,拍摄了不少照片,地形掌握还算精确。 参谋胡博丰已经在桌面上铺开了地图,从地图上看,阻击计划很容易制订。 三百公里纵深索马里半岛的三角形地带。地理很是奇特,半岛北部由与亚丁湾平行的区域由平顶山块和山岭组成,北坡(临近亚丁湾),南坡平缓,海拔1000~1800米,最高点苏鲁德峰海拔2408米。为埃塞俄比亚东南高原边缘山地的东延部分。半岛南部为盖拉索马里高原的一部分,海拔500~1500米,为轻度切割的波状高原,多间歇姓小河。 不过北部的山脉却不是完全连续,中间有三处豁口,这三个豁口地带便于和亚丁湾交通,故此形成了三个港口。这也是太平洋号此前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重点打击的三处意军港口。 而这个广大的区域中,地面上大部分是戈壁沙漠,但是其间有三道横贯南北的丘陵。这些丘陵有的全部贯穿了半岛的南北,有的却是半贯穿状态。以至于在这个半岛上,公路交通形成了一个奇怪的‘Z‘型。 从地图上看,第一个交通要害就在太平洋号以西四五公里处。 沿着亚丁湾的海岸线,有一条蜿蜒的公路。这条公路一面临海,一面毗邻戈壁丘陵。 只要卡住了丘陵,就能切断这条公路。 而这片丘陵戈壁,南北蔓延遮蔽了索马里最东端的尖角。这片戈壁如果是人行问题不很大,但是重武器根本就无法运输。 也正是这道丘陵戈壁把非洲大陆的最东端格成了一个纵深五六公里的三角形地带。而这个小小的三角地带,将成为海抗军的临时登录场。 天时,地理,人和。这是战争必须借助的三大要素。 天时,李广搞不明白。 人和,意大利人也是殖民军,海抗军更是外来户,双方算是扯平。实际上意大利人应该占了优势,毕竟已经占领此处几个月了。(这块地盘在后世也属于索马里,在意大利占领之前算是英属索马里。) 地理,如果海抗军能在意大利军反应过来之前,占领丘陵,扼制公路,那么勉强算是占了地理优势。 随着作战命令的下达,第一批两百名战士在郑学昌的带领下泅水登陆。 太平洋号现在连救生小艇都被彻底摧毁,战士们只能携带轻武器,武装泅渡。太平洋号虽然是冲滩搁浅,此处水深仍然超过了五米。加上战士们经过近十个小时的战斗,极其疲惫,简单的登录在此时显得也困难万分。 凌晨三点,郑学昌回报,顺利占领丘陵隘口,正在构筑工事。初次指挥陆地战斗,而且是指挥海军官兵陆地战斗,李广的神经张的紧紧绷绷,消息传来,李广放心不少。 海抗军初步占了地理优势,没有准备的两栖登陆战竟然占据了先机。只要能够扼守这个丘陵隘口,海抗军就有机会等到援军到达。 虽然这是无奈之下的两栖登录,但是开局也算不错。李广在太平洋号上兴奋的挥舞一下拳头。 ;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海上长城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海上长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海上长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海上长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