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冤家路窄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识宝109 冤家路窄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ps:昨天晚上一直在浇麦子,农村的你懂得,耽误更新了,同时这也是最后一张公共章节了,明天上架,请朋友们多订阅,多多月票支持。 柳暗花明倒不是说刘胜发现盗墓团伙了,即使有也不关他什么事,而是他居然在秦淮河岸发现了路边摊,虽然大多数是一些工艺品之类的小玩意,但也有那么一两件看上去还过得去的古玩在里面鱼目混珠。 带着几分兴趣,刘胜信步游缰地走了过去,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估计就这两天就要返京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来这秦淮河畔抒怀。 走近了才发现在这里摆摊的多是一些老人,一张报纸或者一小张毡布放上三五个工艺品就是一个摊位,那些主人基本不会注意驻足的游客是不是潜在客户,手里的半导体咿咿呀呀的黄梅戏或者有些艰涩的昆曲是他们的最大的爱好。每当有顾客上前询问价格之时,还会惹得这些老爷子频频皱眉,不知道的还以为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了,弄得一些顾客手足无措。 刘胜犹豫了一会儿,奈何心里抓耳挠腮的,忍不住朝着一个摊主还算年轻的摊位走去,试探地问道“:大叔,您这老子雕像怎么卖啊。” 刘胜拿起来的是一件黄杨木雕的老子像,手持道德真经,垂目而立,仿佛在思考着宇宙万物的无穷奥妙,衣带飘飘,恍如神仙一般,细细端详心中不由得平静下来,一种孺慕之情油然而生。 黄杨木雕历史悠久、风格淳朴的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的民间工艺品,它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黄杨木雕呈乳黄色,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温市乐清县是浙江省的黄杨木雕发源地,它和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为“浙江三雕”。 “怎么你想买?” 摊主有些不耐烦地放下手中的半导体,上一眼下一眼足足打量了刘胜七十二眼,然后眼皮就紧接着耷拉了下来,操着浓重的南京口音问道。 刘胜认真地点点头,“嗯,价钱合适的话,我就买下来。” 虽然不是什么古董,但雕工很到位,在街边小摊上混迹,还真有些明珠暗投的架势,刘胜估计这应该是民间艺术家的作品,民间出高手,这不仅仅在古代隐士盛行的时代有,如今还是有许多人喜欢卧虎藏龙,直到被人挖掘出来。 “一千二,要就拿走,不要就拉倒。”摊主飞快地看了眼刘胜手中的东西,粗暴地把价钱给定了下来。 “那个大叔,您不觉得您卖便宜了吗?”看着摊主的样子不觉得有些好笑,刘胜鬼使神差地为摊主着想了一把,幸好这里没人认识他,如果认识的人看到还不得惊爆了眼珠子啊,他可是一向锱铢必较的。 黄杨木有着‘千年黄杨难成木’的说法,四五十年直径才15公分左右,自古以来黄杨木无大材。苏轼曾说‘俗说,黄杨一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故此黄杨木有着千年矮之称,刘胜手中的这件黄杨木雕估摸着直径也有三十公分左右,在黄杨木中可是难得的大材,更何况不俗的雕工更让这件黄杨木雕增色数分。 摊主一瞪眼,将刘胜手中的黄杨木雕抢到手里,有些恼怒地说道”:爱买不买,别打扰我做生意。” 看着摊主的样子,刘胜顿时有点儿哭笑不得,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了,看来以后不能随便大发善心了“:得,大叔我怕了您了,这件雕像我买了,您点点。” 说着刘胜从钱包里拿出十几张老人头数出十二张交给了摊主。 “早就应该这样。拿走吧。”摊主接过钱也不数一下,直接搁在了自己的衣兜里,将老子雕像朝着刘胜一推,又悠然自得地沉浸在了黄梅戏美好的意境里。 拿起雕像,刘胜不禁地摇了摇头,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真还有这种做生意的人,似乎与钓胜于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看着手中老子像,刘胜忽然觉得一夜的郁闷早已烟消云散,至于朝天宫有机会再说吧,突兀间改变了行程,他准备打道回府,养精蓄锐,随时准备返京。 “小伙子,等一下。” 突然后面一个听上去很有沧桑味道的声音叫住了他。 刘胜顺着声音回头一看,叫他的人是一个国字脸的中年人,看上去很有正义感,通常也是影视节目中的正面的英雄形象,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不过他身边的人却让刘胜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厌恶感。 “嘿嘿,原来是小野先生啊,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不知道小野先生那几枚大齐通宝收藏起来没有。”刘胜直接忽略了那名中年人,直接冲着他身边的矮个子笑了笑。 “是你?” 小野一郎没想到先他们一步买下黄杨木雕的居然是熟人,在京城坑了他一把的刘胜,颇有点儿冤家路窄的感觉。 尤其提到大齐通宝,更是让他愤怒地无以复加,他早已将此事作为人生的污点,发誓早晚要洗清这个污点,没想到刘胜却旧事重提。 “刘先生,看来过得很惬意啊。”小野一郎将胸中怒火往下压了压,深吸了口气,缓缓地说道。 “托小野先生的福,日子过得到马马虎虎,能吃饱,能睡着倒是还可以。”刘胜故意的歪着脑袋想了一下。 他知道小野一郎绝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跟自己翻脸,这不是别的地方,这里是南凇,如果说整个中国,哪里的人最恨日本人,绝对是南凇人,几十年前的大屠杀,可是令人刻骨铭心,更何况身在苦地的南凇人呢。 “先生,你手里的老子像是小野先生先看上的,不知先生能不能割爱。”国字脸也感到了刘胜跟小野一郎之间肯定有过节,但谁让小野一郎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呢,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 “那他怎么不买下来呢,一千二百块可不是很贵啊。”刘胜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带着浓浓的讽刺意味。 “额。” 国字脸一时语塞,中国人都知道南凇人跟日本人有解不开的仇嘎达,心胸开广点儿的或者有着啊q净胜的人还好点儿,如果遇到了愤青,那骂你一顿是轻的,东西绝对到不了手里。刚才之所以没买就是因为小野一郎是日本人 “那个刚才小野先生的钱包丢了,找我借钱,才耽误了时间,让先生捷足先登了,您知道的中国的偷有些猖獗,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您吃亏的,会加倍给您钱的。”这国字脸倒有几分急智,眨眼间就编出了一个跛脚的理由。 “是吗,大叔?”刘胜带着几分调侃,转头问向正伸长脖子关注着此事的摊主。 “狗屎啊,就算是小日本给我一座金山老子也不卖给他。”摊主梗着脖子,盯着国字脸,双目的怒火熊熊燃烧,“看你人模狗样的,原来也是一个汉奸,真白瞎了你那张脸,以后这条街上没人会卖给你东西了。” 没想到这位中年大叔也是一位愤青啊,真是‘仗义每多屠狗辈’啊,市井之中也有豪杰之士,古人诚不欺我啊。 刘胜挠了挠头,对着中年大叔一挑大拇指说道“:大叔,还是您好爽,前阵子在京城我还卖给这位小野一郎好几枚大齐通宝呢。您不知道这位小野一郎可是在日本是一位收藏大家啊,那鉴定技术,啧啧···” “大齐通宝?哈哈哈···” 几个上年纪的摊主不由得笑了起来,大齐通宝他们可知道一二,世界上仅出现过两枚,尤其是缺角大齐失踪之后,在美国的那枚大齐通宝更显得尤为珍贵,没想到眼前的小兄弟却做到了批发。 “老黄,你们笑什么啊。”别看中年大叔有豪侠风骨,但年轻的时候有些不学无术,对于大齐通宝更是一无所知,听着周围的老伙计们爽朗的笑容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识宝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识宝》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识宝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识宝》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