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枉杀贤臣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吴楚春秋第五十八章 枉杀贤臣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第二日下朝之后,却宛托费无极请相国囊瓦赴宴。费无极便坐上马车,往相府而来。 因为昨日无极已经禀告过相国,却宛有备酒相请之意。今日就是来正式请客的意思,也是为了表达一种恭敬和心诚。 因为费无极是中间人,自然却宛也是请了他的。相国连饮酒这些私事都和无极谈论,在却宛的眼里,这无极应该和相国的私交极好,所以就请无极做陪。 囊瓦让护卫随从备好马车,准备乘车往却宛之家赴宴,囊瓦便招呼无极一路随车同行。 囊瓦将行,无极假意思索半晌,附耳囊瓦道:“我看相国还是小心为上。现在人心难测,为了以防万一,我就先去左尹之家,打个前哨,看他准备得如何。如果有什么非常之事,也好有个防备。” 囊瓦笑道:“吃个酒何必如此小心?我看左尹为人,一定不会做什么卑劣之事,太师多虑了。” 无极却勾了一句:“左尹现在受大王宠信,年纪尚壮,相国为何不多个心眼呢?老夫先去看看,也没什么阻碍,还是小心一些才好。” 囊瓦听无极之言还是合乎情理,便止住马车家甲,让无极先去打个前站,然后自己再去。 不一阵,却见无极踉踉跄跄,脸色惊惶,还没到近处便从马车上滚落下来。爬起来后还喘息未定。 无极有些语无伦次:“相国不好!我差点好心办成坏事了!今日左尹设宴相待,我看他起心不良。我刚才去左尹之家,却见却宛在宴席后的帷帐之中暗伏着不少甲士利刃,相国此去,一定会遭他毒手!” 囊瓦却不相信,捻须沉思道:“左尹素来和我无隙,他又何必害我?太师别是看得不真罢?” 无极道:“据老夫看来:这却宛见大王日益宠信和重用他,又居功于众臣之上。楚国朝堂,左尹之上唯相国一人!据我观察,大王也有栽培他的意思,让他以后接手相国之位也未可知。难道他就没有觊觎相位的野心吗?” 囊瓦摇摇头,闭目不答。无极继续说道:“我听说在潜邑之战,却宛围住了吴国残兵,俘获颇多。众将都欲趁机伐吴,却宛却不从。老夫后来听说他可是收了吴国的贿赂呢。相国请想:吴国趁我大丧派掩馀、烛庸二将来伐我;后来我们取得先机,应该也趁吴国内乱去讨伐他,这样才算公平。但左尹却死劝诸将班师。岂不是受了吴国之贿?如果却宛这样的人当政,把持了吾国权柄,我泱泱大楚危在旦夕也!” 囊瓦意犹未信,唤过自己卫队首领灵魏,让他带几个人去左尹府看看。 此时却宛府上正在忙乱,丫鬟侍女都在用心准备,却宛亲自嘱咐后厨,要烤制一种吴国传过来的鱼炙,招待相国。 灵魏到了却宛府上,装着是为相国来打个前站的,说相国马上就到,先来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于是灵魏自顾看视了一番,见帐幔之中藏有坚甲利刃,灵魏默不作声,就回去向囊瓦复命。 囊瓦听灵魏还报,知无极所言不虚,不由得十分震怒! 楚国相国(令尹)是政府首脑,下面设有两名副手,左尹和右尹。这三人基本掌控着朝中的军政大权。现在左尹有图谋害己之心,于是囊瓦便召右尹鄢将师来自己府上商议。 鄢将师对囊瓦进言道:“却宛一直深藏不轨之心,拉帮结派,欲图相国之位很久了,只是相国不察也!今日肯定是借机欲害相国,相国应该想个应对之策才好,不然会大祸临头了!” 囊瓦大怒道:“异国匹夫!还敢作乱。既然他图谋不轨,我必亲手杀之,以泄吾恨!”一边令右尹鄢将师召集郢都驻扎兵马,做好攻打却宛的准备。 囊瓦安排停当,然后驾车往楚宫求见昭王。 昭王便在后\宫宣召接见囊瓦,囊瓦以却宛图谋之事细细讲述了一番。此时昭王虽然才十岁的样子,但也分得清忠奸:“那太师之言,莫非有诈?” 囊瓦道:“臣曾经派遣护卫灵魏亲自去访查,太师之言不差。却宛之父为晋国逃亡之臣,如果他身怀异心,也是很自然的事。只是大王对他十分宠信,他却辜负了大王对他的信任。如今臣只有按照国家律法,惩治却宛谋逆之罪!” 昭王虽然心内狐疑,但相国执意如此,也不好驳斥。再说别人的证据确凿,昭王只得允了囊瓦之请。 那却宛一直还蒙在鼓里,自在府上等候相国驾临。只是见过几趟打前站的,就是一直没见着相国的踪影。却宛正欲派人去找中间人费无极,想探寻个明白。 这时却听见府外兵马喧嚣,只见鄢将师率领着数百名甲士,干戈森森,甲胄鲜明,已经围住了自己的左尹之府。 却宛大惊,不知何故。只见公子伯嚭惊慌失措,跑进来对却宛道:“父亲,不好了!相国有令:说父亲私藏甲士,假意宴请相国实有图谋不轨之心。” 却宛长叹一声,无力地坐回榻上。他知道自己已经被费无极所卖。努力镇静了一阵。却宛道:“我儿快快趁此混乱之机,逃奔出去。现在已经顾不得许多,保住自己的性命,为我伯氏一门留个血脉孤种罢!” 却宛见伯嚭跃墙突围而出,才回到内室,拔出身上佩剑,自刎而亡。 那群甲士冲进府来,逢人便砍、见人便杀。转眼却宛府上已经血流成河矣! 囊瓦命甲士灭了却宛之家,除伯嚭一人孤身逃出,百余名主人仆从,瞬间命归黄泉。囊瓦为了震慑民心,便召集周围民众,命他们举火焚烧却宛左尹府邸。 但郢都百姓都知道却宛是个贤臣,并且楚国的复兴之望才刚刚燃起,只要却宛能够当政,楚国就有希望。但是,随着却宛的被杀这种希望瞬间就熄灭了。那些郢都的老百姓自然不肯听从囊瓦的命令,没人去焚烧却宛的府邸。 囊瓦更加生气,于是召集却宛之家周围数十户人家,集合在却宛府上,下令道:“你们每人都要举火点燃却宛府邸,如有违令者,视为却宛同党!” 严命之下,众百姓无法,才往却府投些柴禾,点燃却宛之家,一时火光冲天。囊瓦亲率甲士,在却府的前后门把守,可怜左尹府上浓烟滚滚,连着却宛百余名家小仆从的尸身都被焚之一炬,却宛也不例外,尸骨无存也。 囊瓦尤不解恨,又率领甲士,尽灭却宛的族人。自从晋国伯州犁奔楚以来,伯氏至伯嚭三代之族,只伯嚭一人逃到吴国,其它楚国伯氏之族尽被囊瓦所灭。 灭掉伯氏,囊瓦便开始清洗却宛在朝中的势力。那些曾经跟随却宛的战将,下僚,反正站在却宛队伍里的官员便遭到囊瓦无情的清除。轻一些的被流放,重一些的就以“通吴谋叛”之名杀之。 但是郢都的老百姓却不干了,都为却宛鸣冤。市井坊间就不时响起些民谣儿,多多少少就传到了囊瓦的耳中。 “莫学郤大夫,忠而见诛,身既死,灰也无。相国木偶,为人作茧,天若有知,报应立显。” 于是囊瓦开始留意民情,想对却宛之事重新进行调查。 囊瓦唤来卫队首领灵魏,吩咐道:“当日你也去左尹府上核实了一番,太师说的也是实情。为何城中的百姓都以却宛为冤,莫非里面有什么蹊跷么?你暗暗到市井、街坊、菜市去做一次密访,看那些老百姓是怎么议论的。” 灵魏受命下访于民,还报囊瓦:郢都百姓都以却宛为冤,相国中了奸臣的奸计了! 囊瓦再访之于朝中官员,公子子西更是直言道:“却宛并无通吴之事,相国轻信他人谗言,却是冤枉了左尹也。”于是囊瓦心中颇悔。 事实的真相似乎无人可知,除了费无极和鄢将师本人外,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一场误会而已。但郢都的老百姓看得真切,后来这些来自底层的民意,挟裹了另一场杀戮。只不过,这是一次大快人心的诛杀。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吴楚春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吴楚春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吴楚春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吴楚春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