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九章 国运的对碰 二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二百七十九章 国运的对碰 二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自从种师道、种师中、姚谷这些西北军的大佬们相继陨落,西北军已经开始破落;派系林立、各自为政等种种弊端,让西北军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特别是在靖康元年冬天,金国老帅完颜娄室兵行险着,率领本部封锁了潼关,让西北军不能够西出勤王救驾。 西北地区与朝廷断了联系,乱相纷呈,一盘散沙。 古语有云,乱世出枭雄。 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西北才乱了一年,便有一个人挺身而出,通过种种手段,笼络住包括永兴、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在内的西北六军,与金兵相抗衡。 这个人是个军二代,叫做曲端,字正甫,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人。父亲曲涣,是皇家御林军中的一个统领。 曲端率领西北军多次与金兵相持,互有胜负,完全不落下风。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战役,是与大名鼎鼎的金将完颜撒离喝交战,打得对方放声大哭,从此得了个外号,叫“啼哭郎君”。 这个曲端是很厉害,不过他有个毛病---拥兵自重。朝廷的命令下达,他有选择地执行。只要是危害到他的部队实力的,他都自动忽略掉。 渐渐地,曲端所率领的部队在危机局势里是没什么损失,还吞并了不少地方部队,收编了不少盗贼组织,实力急速上升,强大到了一家独大的地步。 曲端的种种行径,比刘光世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宗皇帝几次派专员到西北,包括明令节制西军的王庶。全都被架空。 所以,张浚要解决兵的问题。必须先解决曲端,否则一切免谈。 ...... 张浚用了三招来对付曲端。 第一招:李代桃僵。就是说,让西北军的各支部队接受自己的军令。 这几年来,西北军各部都是只奉曲端的军令行事。假如不是曲端发出的军令,哪怕是高宗皇帝的圣旨。也不能遵从。 为了改变西北军的这种现状,张浚对西北军发出了大批量的军令。 当然,这些军令大多是通知这些部队到张浚的总部来领取各种钱粮等物资的,也有少部分的军令是让西北军去清剿一些小股的土匪。 张浚有一种很特别的说法,遵守某人的命令其实是一种习惯,只要遵命的次数多了,就会一直遵命下去。 通过连续几个月的大洒金钱,在张浚的令箭逐渐被西北军各部所接受的时候。张浚突然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调动。 张浚仿效古时“登台拜将”之举,下令集结全体西军北于渭州,当众拜曲端为威武大将军。 这一幕相当的感人,台下西北军万众欢呼,称颂张宣抚是懂军人尊重军人爱护军人的好领导!看,他带给我们吃的、用的,还把军人的地位提升这么高,再不像从前的文官。对武将们颐指气使呼来喝去。 实际上,张浚通过这次的全军调动,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西北军队的调度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张浚的这种做法,与天朝核心领导们对全国各军区进行人事和兵力的调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时候,张浚使出了第二招:偷梁换柱 张浚这一招用得相当粗暴,他把熙河军的主将张深、环庆军的主将王似等人直接罢免,把一大批少壮派。如名将刘仲武的儿子刘锡、刘锜,吴氏兄弟等提拔起来,安插到显赫位置。 张浚的这种做法,相当于赤裸裸的夺权,在军队里,哪怕是直系上司,这么搞也有巨大的风险,容易造成军队的动荡。 奇怪的是,对于张浚的这次调整,西北军居然非常安静,不但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对声音,反而有些理所当然的味道。 究其原因,一来可能是整支西北军受张浚的恩惠太多,吃了人家的嘴软,不好发声;二来张浚在西北军所提拔的将领,全都是西北军中之人,丝毫没有夹带私货,即便要反对,也无从提起。 最后,张浚在西北军使出了他的最后一招:乘虚而入。 在完成人事调动之后的一个月,张浚派人去见曲端,说现在建制统一,财用充足,与陕西境内的金军数量相比,西北军大占上风,应该举行一次大型会战,一举消灭境内的金军主力。 对于张浚提出来的要求,曲端没有答应。 对于曲端而言,会战就是集团军之间的大型决战,无论输赢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实力受损,是曲端最受不了的事情。 于是曲端对张浚的使者说:尽管有了钱,兵还是从前的那些兵。与金军正面决战,没有必胜的把握。现在应该分兵据守,派兵骚扰金军的粮道和屯田,几年之后,才有获胜的希望。 对于曲端的答复,张浚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依旧被气得咬牙切齿。 国家危亡,克不容缓,等几年之后才进行决战,那时还有没有宋朝都两说了,更何况还只是有所谓的战胜“希望”! 但是张浚没有发作,他还在等。 因为张浚知道曲端在西北主事多年,如今还翻不了他的盘子,必须要等曲端有重大的失误,等他和西北军离心离德时方能一举拿下。 天公保佑,西北连续发生了两件重大事故。 第一件,陕州的陷落。 当时西北重镇京兆府、凤翔、延安等地落入金军手中,西军主力由曲端节制,远离战场,没有出兵还击,但局势仍在渐渐地向对宋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当地的民兵、部分西北溃军自发地组织起来,收复了许多城镇,其中最为有名就是陕州的李彦仙部队。 李彦仙功劳显赫、战绩彪炳。他不但以一己之力收复了控扼陕西、河南两地交界处的重镇陕州,而且以陕州为依托。主动出击,多次重创金兵。 消息传出后,震动金、宋两国的高层,连高宗皇帝都亲口说出:“近闻彦仙与金人战,再三获捷。朕喜不能寐。” 金国方面无比震怒,下令给镇守陕西路的金兵元帅完颜娄室,要他亲自率领主力攻打陕州,一定要拔掉李彦仙这根钉子。 陕州顿时陷入苦战之中。 李彦仙部再骁勇顽强,也要看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 没办法了,李彦仙向张浚紧急求援,张浚以飞鸽传书,命曲端率军援助陕州。可是。“威武大将军”又一次按兵不动,把张浚的命令自动忽略掉了。 到建炎四年的正月,陕州弹尽粮绝,全城只能吃马吃的豆子,而李彦仙本人只喝豆子熬出的汤。到这步,李彦仙的部队仍旧死战不降。 正月十四日,陕州陷落。李彦仙率部巷战,“中箭如猬”。左臂重伤,最后投河而死,壮烈殉国。他部下的五十一员战将一同战死。无一人投降。 消息传来,张浚暗自冷笑。 看曲端你如此行径,我就不相信你的手下不心寒。 紧接着西北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 完颜娄室攻破陕州之后,迅速西进增援完颜撒离喝,因为他被吴氏兄弟里的哥哥吴玠摁在彭原店一带暴打,马上就要挺不住了。 对于号称金国首席常胜将军的到来。吴玠并没有慌乱,甚至远在后方的张浚也很镇定,因为曲端就坐镇在吴玠的后面。这一次不再是友军,而是本部下属,无论如何威武大将军都不会坐视不理吧! 可是,张浚和吴玠都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曲端非但没有援助吴玠,还主动后撤,把吴玠孤立在前方,把一条宽阔无比的直通道让给了完颜娄室。 完颜娄室毫不迟疑,迅速进军迂回到吴玠的身后,与完颜撒离喝前后夹击,把吴玠包了饺子。 吴玠的战力是惊人的,把南宋所有武将大排名的话,他起码可以排进前三位,只列在岳飞之下,与韩世忠估计在伯仲之间。 吴玠突围而出,回到后方与曲端大吵一架。曲端真的很牛,做出这种卑劣的行为后,居然非常理直气壮地降了吴玠的官,理由是吴玠目无长官。 还能说什么呢,威武大将军真的是太威武了! 就在这个时候,张浚认为,除掉曲端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在吴玠被降职的几天后,张浚突然以皇帝的名义向全体西北军发布召集令,要西北军的各支部队全部在陕西关中平原的富平集中。 富平是什么地方? 《富平县志》中记载:“……富平,石、温周匝,荆、浮翼卫。南限沮、漆,北依频山,群峰险峻,环绕如城郭……水陆之险皆备,有主客劳逸之殊,据险以固,择利而进,设有犯者,可使片甲不还。” 很明显,张浚是看中了“主客劳逸之殊”这一点,他要抢先占领这一块战略要地,以逸待劳,以主欺客,压服完颜娄室。 张浚的军令一出,西军中永兴帅吴玠、环庆帅赵哲、熙河帅刘锡、秦凤帅孙渥等等都迅速赶往集结地点。与此同时,宋军的后勤部队从四川至陕西,绵延数千里之长,粮草钱帛堆积如山,由数量庞大的的民夫运送到富平。 一切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唯独看不到威武大将军和泾原军的身影。如此的军令,如此的会战,他居然还敢不从军令! 对于曲端的缺席,张浚终于笑了出声。 。 ps: 谢谢zhuxyhh01大大、风解我大大、淡然飘过1大大、小丑跳跳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德国好威武啊,赞一个!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