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八章 大小眼将军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三百零八章 大小眼将军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对于黄纵的加入,荆湖南路制置使席益曾经向岳飞致贺,大肆赞颂,说他在后省审阅了两千多份关于兵书的讨论文章,没有一份比得上黄纵的精辟独到。 而实际上,黄纵与岳飞的关系是亦师亦友,而岳飞每逢临机制敌之际,都会先与黄纵多加商量;黄纵感激岳飞的知遇之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正因为如此,岳飞经常跟黄纵说道:“如果岳飞有什么过错,你务必给我直接指出来。” 岳飞与黄纵的关系,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友谊。 严州桐庐县人朱梦说,是个饱学之士。 早在政和五年,他就警觉到了北宋的种种亡国之兆,不断给徽宗上书言事,痛陈时弊,惹得蔡京、童贯一伙奸人恚恨不已,将他抓了起来,发往池州。 钦宗赵恒在火线中即位,听说了朱梦说的忠义之名,特意召了他回来。 靖康元年,东京失陷,朱梦说宁死不屈,积极组织民众救亡抗金,直至战败,流落到了南方,累迁泰州军事推官。 岳飞敬仰他的为人,多次邀请,安排他在军中当制置司干办公事。两人志同道合,相得益彰。 温州永嘉县人薛弼,进士出身,遇事多谋善断。 靖康初年,金人入侵,李纲进言要坚守东京,当时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但薛弼却坚决拥护和支持李纲的主张。 他在刑部侍郎兼河防宋伯友手下任点检粮草官,负责筹备粮食、军需等后勤事务,“为计谋甚切”,是个极其优秀的参谋型人才。 岳飞将他招揽到岳家军担任荆湖南路的转运判官,全面负责军中钱粮供应。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李若虚、高颖、王良存、夏珙、李启、党尚友、张节夫、于鹏、孙革、侯邦、智浃、王大节等一众知名文人雅士。 侯邦原在荆南府制置使王燮手下统制官郝晸家中当门客,是黄纵早年一起交游的朋友,很有才干,经黄纵举荐。岳飞专门派人前去接侯邦。 郝晸觉得岳飞在挖自己墙脚,杀心顿起,命人将侯邦抓起来,准备杀掉。 岳飞大怒。拍案而起,说:“郝晸算什么东西?竟敢妄杀读书人!”警告郝晸立即将侯邦恭恭敬敬地送来,如少了一根毫毛,吃不了兜着走。 郝晸没想到岳飞对一介文士如此重视,只好乖乖将侯邦送来。 夏珙和李启是经济管理型的人才。 夏珙先是担任荆湖北路的转远判官,筹划岳家军的钱粮供给,后由岳飞保奏升迁为转远副使,负责岳家军的开支用度。 李启善于理财,担任军中的回易官,经营公使、激赏、备边、回易、关引、典库、房钱、营田等处。平日布衣草革,遇事躬亲操劳。 王大节原是四川名嘴,有辩才,喜怒不形于色,是个极其优秀的间谍。多次混入敌军阵营中搞情报。岳家军打仗时能知己知彼。其可谓居功至伟。 李若虚是河北西路洺州县人,他有一个英雄的弟弟---在靖康之难中,以死难闻名的李若水。 胡闳休是开封人,上马能提枪,下马能提笔,著有兵书二卷,能文能武。是个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 总之,这些人中,既有望门名士,也有庶门隐士;既有科举出身的官员,也有寒微布衣之士。 岳飞不拘一格,唯才是用。幕僚也都尽心尽力,为知己者用,乃至以效死力。岳家军中,主宾情投意合,将帅上下相得。 无怪史称岳飞“欲有所举。尽召诸位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而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这时候的岳家军,阵容强大,配置合理。将帅上下齐心协力,为了抗击金人,收复河山,蓄势待发。 ...... 洞庭湖的土寇平定了。 战后论功,高宗皇帝让岳飞兼任了淮南西路蕲州和黄州的制置使,并在两镇节度使之外,另加了一个检校少保的名誉衔头。 紧跟着,又将岳飞封为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把唐州、邓州、随州、均州、房州、信阳军等州府划到了岳飞的管辖范围之内,统一管理。 而这个时候,高宗皇帝在张浚的鼓舞和劝说之下,也有了让岳飞北上“招讨”的心思,他还亲手起草了一份诏书给岳飞,上面写道:“杨幺这个心腹大患已经剪除,北伐中原的构思可以着手开展了。” 受到高宗皇帝这份诏书的刺激,岳飞除了对岳家军进行整编和严格训练之外,还在襄阳府、唐州、邓州等江北的州府兴建“山城水寨”。 同时,岳飞还沿用老帅宗泽的计策,实施“连接河朔之谋”,与太原府、怀州、德隆府等山西与河南等地的义军联系,积极为下一次的北伐作准备。 ......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岳飞却病倒了。 他患的是眼部的疾病。 说来话长,岳飞的眼疾自从跟随杜充从汴梁城南撤建康府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可能跟气候有关。 南方的气候湿热,尤其是在夏天,眼睛容易发炎。 而在南下的六年时间里,岳飞每年都在暑期用兵,所以,每年盛夏眼睛都会有所不适。 病发的时候,两眼的病情不一,右眼轻,左眼重,而岳飞看东西时,不得不右开左闭,久而久之,被众人称呼为大小眼将军。 绍兴五年六月,岳飞从洞庭湖回到鄂州大本营,病情加重,“两目赤昏,饭食不进,四肢堕废,”。 于是乎,一心为公的岳飞第一次向赵构提出了辞职。理由是:以带病的身躯执掌兵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贪图荣华富贵,恋栈不去。势必耽误了恢复故疆的大计。 以高宗皇帝现在对于岳飞依仗的程度,又怎肯放由岳飞退隐?于是颁下诏书给岳飞回复道:“爱卿措置上流事务,责任繁重...卿当厉忠愤之素心,雪国家之积耻。勉副朕志,助成大勋...勿复有请。” 皇帝说得那么直白,岳飞只好收回了申请,把军务交给了薛弼和李若虚两人暂时代替处理,自己先行在家养病。 ............................. 在岳飞养病的期间,有两件事情发生了:一件坏事,另一件是好事。 这件坏事就是,在岳家军中居然有人造反叛变。 鼓动造反的将领叫王缺子,原先是杨幺手下的得力干将,在洞庭湖的水寨里习惯了大块吃肉。大秤分金。自从被迫投降,加入到岳家军之后,一直难以适应军中的生活,早有反心。 如今趁岳飞患病不能掌兵的时候,马上开始行动。 王缺子四下串联。秘密约见和鼓动旧部跟随自己一起造反。 兄弟们,跟我走吧,我们重新回到水寨里去,吃香的,喝辣的,不比这里整天清汤寡水、规规矩矩的强? 王缺子满以为会得到兄弟们的热烈支持,可是。他失败了。 虽然岳飞治军严苛,生活朴素,但他对士兵极好,绝对是同甘共苦;而且对于新归顺的士兵也一视同仁,不分先后。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相处,几乎所有新加入的士兵都对岳飞心悦诚服。并没有多少人愿意跟随王缺子造反。 幕僚长黄纵曾经在严寒的天气里看到有一个士兵衣着单薄,便试探着问他:“军营待遇这么差,你心里一定会有很多怨言吧?” 这个士兵的回答让黄纵颇为感动: “我没什么可抱怨的。和其他将军的士兵相比,他们虽然有棉袄穿不会受冻,但他们的粮饷都会被克扣一部分。家里妻儿的生活困窘。而在岳宣抚军中,每月的军饷分毫不减,我身上穿得少,那是因为我家儿女众多,双亲健在,家庭负担实在太重的缘故,并不是岳大人待薄我。” 这个士兵的回答代表了岳家军中大部分人的心声。 王缺子瞎忙乎的几天,不但响应者聊聊无几,甚至连他的母亲也都极力反对。 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对王缺子反复劝诫无效之后,决定大义灭亲,连夜向薛弼举报了自己儿子的罪行。 薛弼得到消息,大吃一惊,来不及向岳飞禀告,立即采取行动,将王缺子和他几个同伙抓了起来。 一场叛乱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解决了。 ...... 在王缺子被抓住不久,岳飞遇上了一桩好事,居然有人送给他一个大家闺秀作为美妾,还有八大箱笼的金玉珠宝作为嫁妆。 这支送亲的队伍从陕西出发,沿途敲锣打鼓,不远千里来到鄂州岳飞的府邸中;因为动作搞得太大了,岳飞纳妾的消息被传得纷纷扬扬。 居然还有这种事情?是谁送的礼物?目的何在? 等到这支送亲的队伍抵达鄂州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居然是川陕宣抚副使,进检校少师,奉宁、保定军二镇节度使吴玠的手笔。 在高宗皇帝所封赐的五位节度使当中,只有岳飞和吴玠是以“列校”出身,全凭战功一步步升上来,所以他们两个的关系极好,常有书信和使者往来。 而吴玠因为听到回来的使者说岳飞的生活朴素,也不与岳飞商量,便擅自做出了这等举动来。 这吴玠也是兄弟情深,一片好意。 。 ps: 谢谢错花心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