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雍熙北伐 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武皇第三十六章 雍熙北伐 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当时我们就应该回撤到云州,而不是继续进攻。”说话的人是潘美,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宋军主帅的意气风发了。这个时候的潘美脸上写着的是无尽的悔恨和绝望。 宋军已经被围困在了应州城内已经有三天了,这三天以来和契丹兵打了无数的巷战,由于自己之前攻取应州的时候将城墙砸塌了,所以应州城现在就是个筛子。 …… 让我们回到九天以前,大同城下。 “太尉,大军已经准备好了。”杨业向潘美报告着军队的情况。 “好,下令攻城。” 随着潘美的一声令下,宋军开始攻城。 西京大同府果然与想象中的一样,城高池深坚固无比。由于在应州城下消耗了太多攻城器具,此时的宋军只能首先用传统的方式攻城。 云梯,撞车,齐齐上阵却没有任何的效果。 大同历来就是军事重地,从北魏时期筑城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年的时间了,历朝历代均受到了当局的重视,城墙不断的加厚,护城河不断的加宽。到目前为止说是黄土高原上第一坚城也不为过了。 “太尉,好像咱们的进攻并不奏效啊。”杨业看着我军进攻受阻心里虽然早已预料到这种场景,但是不免的还是有一丝焦急。 “我知道,换器械。”潘美也知道传统的办法肯定拿不下,只能用新式的器械搏上一搏了。 换上“火炮”与床子弩以后状况还是没有改变,大同城的防御能力与应州简直是两个概念。 应州城在大同面前只能用豆腐渣来形容。 此刻无论是床子弩还是“火炮”都无法撼动大同城分毫,所有炮弹或者箭矢砸到城墙之上除了烟尘四起没有其他的任何作用。 看到了眼前这一幕,整个宋军的气势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之前在应州建立奇功的“火炮”和床子弩到了大同城下却半点用都没有。 在外长时间的征战已经让宋军将是感到身心疲惫,此刻的现实更如同一盆冰水一样,彻底浇灭了所有的战斗意志。 在远处指挥战斗的潘美也看到了这一幕以后无奈的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 “宋军果然退了,咱们还要在这演多久?”看见宋军暂时收兵以后耶律斜轸向耶律莫问到。 “至少再演两天,我们得再给宋军一点希望,然后把他们牢牢的栓死在西京城下,消磨掉他们最后的士气以后再把他们推向地狱。”这也算耶律莫对于赵惟吉居然没在这边的一种报复。 “那就让那群人去。” …… 这天夜里,大同城南二十里宋军大帐。 “咱们要不要退了,太尉。今天的事情对于士气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我怕拖下去会出事。”今天的战局让杨业看不到一点希望。 “我也知道啊,但是还是不甘心,好容易打到这里了,我不甘心就这样撤回去啊。”虽然知道战局如此了,但是潘美还是不甘心,因为如果拿下大同,他们就会成为这场北伐最大的赢家。 “但是……。”就在杨业正要继续说什么的时候帐外进来了两个士兵还有被他们押着的一个陌生人。 “这是?”眼前此人潘美从来没有见过,这没搞清楚是一种什么状况。 “此人自称是大同城内汉家大族之人,说是能够帮助咱们拿下大同城。”其中一位士兵解释到。 “哦,这倒是有趣了,说来听听。”潘美此时正愁如何攻取大同城的时候居然来了这么一个人,不由得来了兴趣。 “小人姓薛,是大同河东堂薛氏的族人,奉族长之命来面见将军,希望能帮助将军夺取大同城。” “杨将军你看?”潘美转头问杨业到。 因为杨业原始北汉的大将,长期生活在这一带,所以他应该对这一带的望族有一定的认识。 “回太尉,河东薛氏倒是太原府这一带的名门望族,他们在大同有分支也不是很奇怪,但是这人靠不靠谱还得问一下。” 转头杨业就问那位自称薛氏族人的人:“你们祖祠的对联是什么?” 那人想都没想就答了出来:“上联是三凤媲美,下联是五隽齐名。” 上联典指唐代汾阴人薛无敬,少年时与叔父薛收及族兄薛德音齐名,当时号称“河东三凤”。下联典指东晋竹邑人薛兼,字令长,清廉朴素,器宇轩昂,少年时与纪瞻、闵鸿、顾荣、贺循齐名,号称“五隽”。 这的确是薛氏祠堂才会有的对联,这样一来潘美,杨业的疑虑就打消了大半。 “你们薛氏为何要助我夺取大同城?” “我们薛氏本是汉家望族,遭受契丹人的统治实乃奇耻大辱。族长今得知太尉帅王师抵达大同城下感到十分欣喜,但是见王师受到契丹的阻碍不由得心急如焚,遂派小人悄悄出城联络太尉,我们薛氏会在城内做内应,一旦明日太尉攻城,我们将在城里为太尉开启城门,以迎王师。” 潘美听后十分的欣喜,就让此人回城告诉族长,明日他们会在辰时攻城,让薛氏做好准备。 第二天辰时。宋军果然如约开始攻城。 但是就在他们开始攻城以后城门却没有半点开启的迹象。就在潘美还在奇怪的时候,耶律斜轸出现在了城楼之上。 “潘美,你是不是还在等这个人做你的内应?”说完耶律斜轸一挥手让人从城头吊下一个人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昨晚的那名薛氏族人。 潘美一看到那人不由得大惊失色,但是随后耶律斜轸的话却叫他稍微安定了下来。 “此人昨晚回城就被我的人所擒住了,你居然指望这么一个人就帮你把城门打开?你是不是太天真了,潘美?” 从耶律斜轸的话语里潘美可以肯定,这人没有供出整个薛氏宗族,而是自己将整个事情拦在了自己的身上。潘美此刻不由得对此人生出来无限的敬意。 但是此时此人出现在城头之上也就意味着内应肯定是没有了,所以无奈之下潘美又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城。 …… 就在这天当晚,潘美的军营又有了新客人。还是薛氏族人。 “求太尉一定为我儿报仇。”此时跪在帐下的是一个大概四十来岁的中年人。 “义士请起。”潘美扶起了下跪之人。 “今天被吊在城头的是我儿薛明雨,我叫薛兴顺,是薛氏现在的族长。我们本想为太尉大军作为内应,哪知道我儿如此不谨慎居然被契丹所擒。还好次子刚毅,未供出我薛氏全族。但是他还是丢掉了性命。求太尉为我儿报仇,今次我们已有完全准备,但是还是希望太尉能派一员将领随我进城协助我们。” 看到薛氏如此奉献潘美此时已经没有任何疑虑了,当即派出了杨二郎随薛兴顺一同去了大同城。 第三天宋军照例开始攻城,但是这次不仅城门没有打开,而且从大同城周围突然出现了无数的契丹骑兵直接将宋军包围了。 “哈、哈、哈,潘美你彻底中计了。”此时城头上耶律斜轸出现了,不仅是他,还有薛氏父子。 “我就知道你心有不甘所以才胁迫着薛氏帮我演了这么一出戏。你来看看这是谁。”耶律斜轸随即吊下了一颗人头。 潘美一看见这颗人头当即吐出一口鲜血,而旁边的杨业更是直接就晕倒了。这颗人头正是杨二郎的。 其实这就是一出苦肉计,先派出一个城内汉家大族的弟子联系你来攻城,第一次潘美肯定是将信将疑。 事实也印证了耶律莫的猜测,第一次潘美虽然来攻城了却有所保留。所以就有了昨天城头上的那一幕。 然后便是薛氏族长打着为子报仇的旗号再来找潘美,此时的潘美肯定基本已经疑虑全消了,再攻城的时候绝对会毫无保留的把宋军的全部兵力都投入战场。 而全军出动的宋军就完全落入了契丹的圈套,彻底被围死在了大同城下。 “你知道你为什么会中计吗,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是你太想要这大同城了,**蒙蔽了你的判断,也将断送这十几万宋军的性命。”这时耶律莫走了出来。 “动手。”随着耶律斜轸的一声令下,将宋军包围住的契丹士兵开始了进攻。 “不可能的,你的所有兵力都应该在大同城内,怎么可能还有如此多的士兵将我们包围住?”潘美此时仍不相信眼前的事实,因为他一直派人盯着大同城的四门,不应该会有这么多的士兵出动而他丝毫不知晓。 眼前这支契丹铁骑自然是萧太后派过来协助耶律斜轸的那一支骑兵,他们一直就没有进城,而是在太原城被驻扎着,等的就是此时此刻。 “这你就不用知道了,你只用知道今天就是你的死期就行了。”说完耶律斜轸又下达了一道命令。 紧接着便看到大同城门打开了,城内冲出了无数的骑兵。 看到大同城内还有如此多的骑兵,潘美彻底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武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武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武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武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