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变数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武皇第一百五十四章 变数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当赵惟吉一船人回到新华城以后,他立刻按照帕帕索斯塔索普洛斯的建议来了这么一出跳大神的举动。 由于赵惟吉使用了很多后世魔术的手段,所以成功的骗过了这些学者们,使他们暂时熄灭了传教之心,安心的开始进行起了亚历山大图书馆部分藏书的翻译工作。 只不过令赵惟吉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算是把新华城建设的最后一块拼图给拼接完毕的时候,中原却出事情了。 本应该还有四年才到来的澶渊之战居然提前开启了,就在赵惟吉回到新华城的第二个月,在中原经营钱庄的人再回到新华城补充金币的同时带来了一个噩耗,那就是辽国以举国之力发起了对于大宋的进攻。 “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不是死了吗?损失的两名大将的辽国怎么还有胆子对大宋发动战争的?” 赵惟吉怎么也没法想通辽国提前四年开战的原因,这个时间段不仅是辽国刚损失两员大将不久,而且还是大宋内部正经历着咸平之治的鼎盛时期。 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的辽国不应该有任何对宋发动战争的念头产生,更何况由于赵惟吉的出现,使得大宋在之前的对辽战争中并不像历史上那样吃了太多的亏,这样的大宋更不应该成为辽国急于下手的对象啊。 很快的赵惟吉便从回来的人员的口中得到了他想不明白的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主导这场战争的人名叫耶律莫,在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死后他一跃成为了辽国的第三号人物。在他这两年的推动下。辽国一直在积极的进行着对宋战争的备战。 而且在大宋这边也产生了一定的变数。那就是因为赵惟吉金币“入侵”搅和了整个大宋国内的经济环境。所以使得真宗最开始的治理设想并没有能够立即就实现,这种蝴蝶效应一产生便使原本应该正在进行着的咸平之治才刚刚开始起步。 所以现在的情况对比历史上来看,辽国的军力更强,而大宋的国力发展则被耽误了一下进程,此消彼长使得辽国认为此时正好是发动对宋战争的绝好时机于是耶律莫果断建议萧太后发动了对宋的全面战争。 这样一种情况是赵惟吉万万没有能够想到的,自从他穿越回来以后,他一直担心自己是否会引起蝴蝶效应,但是由于之前的历史进程大致还是按照原本历史的框架在前进着。所以赵惟吉都忽略了自己的影响了。 其实之所以之前还能够大致按照历史的框架在前进那是因为当时的赵惟吉的力量还不大,他带来的那些改变还不足以造成历史的改变。 但是当他脱离了大宋的势力范围开始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地盘以后,随着他自身力量的壮大所带来的改变也开始加剧了,这种加剧了的改变开始影响到了历史的进程。 不过现在想这么多也是没有用的事情了,耽误之急是应该想想怎么办才好。本来在他自己原本的计划中,还有四年的时间完全够他赞足足够的枪炮攒出一支无敌部队让后在巧合的时机回到中原以救世主的身份打败辽国收回燕云从而彻底的在朝廷当中站稳脚跟。 但是现在他才把步枪和火炮弄出来一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完全不够他积攒出足够数量的武器还有训练出足够的军队。 当他得知了中原已经开战了的消息以后,他就找到了新华城所有的高层开了个会,会议的结果就是他现在最多能够组建起一直千人的部队。 虽说武器装备上能够绝对的碾压辽国骑兵,但是在还没有弄出马克沁机枪这种大杀器之前。要用千人部队在战场上对抗辽国数十万骑兵还是几乎没有可能性的。 只是这个时候已经容不得赵惟吉多想了,如果他错过了这个时机的话。无论是宋辽如同历史上那样最后议和,还是他们任何一方取得了胜利的话,赵惟吉以后想要回归中原实现他的抱负就都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不过这个时候贸然的就回到国内未免有些欠考虑,而待在新华城的话由于路途遥远通信不便会使情报落后的太多。 所以赵惟吉这个时候作出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先武装上一批能够武装的士兵,然后先行前往东瀛找寻一个落脚点,借由东瀛离中原的相对短的距离来搜集情报,然后在做进一步的打算。 当赵惟吉带着几乎是全部能够凑的出来的军队到达九州长崎的时候,却从在当地经商的中原商人口中得知了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那就是在他们出发之前,辽军已经攻破了北方的防线,开始直逼开封城下了。 虽然赵惟吉知道大宋整个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基本上已被对方进攻就要进行汴京保卫战,但是赵惟吉实在是没有料到这战争开始还不到半年为何北方边境的防线就已经被突破了,北边不是还有李继隆的吗? 于是他即刻派人赶快会到中原去打探情况,务必要将整个宋辽之间的战争形势给完全的搞清楚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打探消息的人终于回来了。 赵惟吉从打探消息的人口中得知,之所以战争形势会如此的一边倒,那是因为大宋根本没有做好对于辽国的防御,使得辽国能够很容易的就进攻到大宋的腹地。 “按照你这么说,是大宋疏于防范了?以我对李继隆的了解他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啊?” “回王爷,这并不是李继隆将军的错,因为那个时候李继隆将军并没有在北方。” “那他在哪里?” “他被官家拔擢成为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然后解除了军权。” 赵惟吉听完了探子的回报以后大笑了起来。“伯父,父亲,儿子三代人都一个德行,没有一个人信得过武将的,真是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啊。” 不过现在赵惟吉也不是太关心李继隆是不是在汴京保卫战的时候是不是复出重掌兵权,他现在关心的另有其人。 “李继隆被解除了兵权那么李继光和杨延昭怎么样了?” 就在探子刚要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屋外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哈,我的王爷啊,您总算打算回归中原了,我还以为您在新华城的天堂里待的已经乐不思蜀了。” 就在这阵话音刚落,一个人从外面进到了屋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留在了中原的郭百略。 “蜀生怎么来了?” “王爷打算回归中原,我郭百略怎能不来相迎,虽然老夫太老了以至于不能够前往新华城,但是来到东瀛还是可以的,王爷不会怪我当初没跟您去新华城。” “蜀生说的哪里话,我从化腾出得知了,你们郭家对于我这钱庄的建立没少出力,我还得感谢你们的。” “王爷客气了,我们郭家可也因为王爷您的钱庄大赚了一笔。这里先不说这些了,王爷刚才的问题,我能够回答王爷您。 您的妻舅元敬将军此时被党项牵制在了西北完全没法动弹,这回辽国可下了血本,为了能够彻底的打败大宋,他们资助了李继迁很大的一笔,有钱,有粮,有人。这一手使得李继迁彻底的壮大了起来,此刻完全将元敬将军钉死在了西北。 至于杨延昭将军则是为了挡住辽军进攻雁门关的部队,也被牢牢的拴在了雁门,而且现在的形式非常的困难。” 听完了郭百略的介绍,赵惟吉心中既喜也忧,喜的是这俩人搜上还有兵权,以他二人与赵惟吉的关系,他俩手上的兵权能够成为赵惟吉极大的助力。 忧的是这两人现在完全被拴在了自己的防区之中,别说帮助赵惟吉了,连回援汴京都很困难。 “既然这两人没法回援汴京,那么现在汴京的军务是由谁人在主持?是不是让李继隆重新掌握兵权了?” 郭百略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官军终究还是不信任武将,虽然李继隆贵为国舅,但是毕竟现在的李太后不是官军亲生母亲,官军对于他们李家还是有些忌惮,所以现在掌控汴京军务的是宰相寇准。” 赵惟吉一听是寇准在掌握着汴京的军务,顿时松了一口气。虽然寇准是个文官,但是他对于军事上还是有一定的独到见解的。毕竟历史上促成真宗的御驾亲征还有澶渊之盟的人都是他,如果是他掌握着汴京的军务的话,那么至少在短时间内汴京是不会被攻破的,这也为赵惟吉的回归争取到了时间。 “不说这些了,蜀生你来的正好,我正需要有人能够给我参谋一下我到达该如何回归中原,毕竟我身边的人大多数都已离开中原有些日子了,再加上他们对于战局也是不太清楚。” “参谋没问题,这是老夫应该为王爷效劳的,不过王爷您和我说实话,您带回来多少人马?有五万吗?” “蜀生说笑了,我那新华城还不足十万人,哪有能够挤得出五万人马啊。” “哪有多少?两万总有?” 赵惟吉微笑着摇了摇头,“两万也没有,所有部队满打满算有三千。” “三千?” “没错,就是三千。” 这下郭百略彻底傻眼了,三千人马打个屁的仗啊。(未完待续。。)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武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武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武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武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