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水翼艇与气垫船 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二百九十七章 水翼艇与气垫船 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而第三点其实也不难解决,最简单的方法是改用敏感度更低的引信,当然这个度并不是太好把握的,二战期间鱼雷引信敏感到海浪都能引爆的情况只有ri本才较多见,但是其他列强所产的鱼雷却有另外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鱼雷命中敌舰后常常会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引爆,触发式受限于命中敌舰时的角度,而磁感应引信因为二战时期技术尚不成熟,可靠xing就更差了...... 对此胡卫东决定双管齐下,在搞低敏感xing触发式鱼雷引信应急的同时,还让特斯拉这个“电磁之王”分出一点jing力领导一个小组试制磁感应鱼雷引信,能够赶在胜利之前成功最好,即便战争中没能用上,也算是一项技术储备,毕竟磁感应鱼雷引信的潜力更大,再说胡卫东自己也能提供一点思路乃至技术上的帮助。虽然同时开两个课题组会分散人力,但是反正鱼雷艇的设计建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必着急...... 水翼艇xing能是优异,但是建造成本相对常规的小艇也要高出很多,因此胡卫东决定这一方案暂时只用在威力巨大、而且对适航xing要求相对较高制导鱼雷发明之前,鱼雷艇的稳xing直接影响鱼雷的jing度。的鱼雷艇上,而巡逻炮艇、猎潜艇、扫雷艇、布雷艇与大部分登陆艇则都采取传统设计,因为青岛造船厂“修造船厂”这个名称不符合后世习惯,胡卫东将其改成“造船厂”了,再说这里本来就不应该只作为修船基地而存在。本来就能生产500吨以下的小型舰艇,所以设计完成后马上就可以投产。要说还得感谢沈鸿烈担任青岛市长期间的努力,没有他的话青岛现在连艘小炮艇都造不出来,此前无论是德国人还是ri本人,每次撤离的时候都会将它们建立的海军基地彻底毁掉,包括修造船厂在内,一点都不会留给青岛的下一任主人......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反潜的需要。声纳研究所也已经在不久之前建立起来,而保密等级被定为“绝密”的制导研究所的课题中则添加了声响自导这个新项目有线制导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了。至于扫雷与布雷,现在却还无从谈起,因为中原边区目前还没有水雷的生产能力,按说水雷的制造要比鱼雷容易得多。但触发式水雷扫除起来实在太过简单。基本上没太大用处,所以胡卫东给引信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下达了研制水压、声响与磁xing引信的任务,由于身为弹药专家的胡卫东对此了解颇深,这一技术含量很高的科研课题反倒进行得较为顺利。当然这也因为哪怕是同样类型的引信,水雷所用的设计制造起来也比鱼雷的要简单得多...... 话说胡卫东现在也ri渐意识到,那些看起来高科技的玩意,只要有世界级的尖端人才带头,加上必需的设备与为数不多的实验人员。就不难取得突破。虽然这些条件并不容易满足,但至少存在着速成的可能,反倒是那些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基础工业却需要几代人踏踏实实地不断积累,尤其对中国这样基础薄弱的落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这也正是新中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能够搞成“两弹一星”,民用产品却长期缺乏国际竞争力,只能靠所谓的“xing价比”赚点血汗钱的重要原因之一...... 将来想要打上ri本岛,登陆舰艇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到小艇造起来更快。加之跨海距离也不远,胡卫东打算以登陆艇为主,而吨位较大的登陆舰暂不考虑,即使有条件研制了也暂时只作技术储备。为此胡卫东还让人开展了气垫登陆艇的研究,以便在登陆作战的一开始就可以迅速形成兵力优势。毕竟中国在海军无法速成的情况下,登陆本就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再拖沓磨蹭的话,一不小心就会被赶下海的...... 气垫船研发的技术难度其实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么大。历史上当时建国还不满十年的新中国就将其率先发明了出来,只是当时视其为军事机密而没有对世界公布。结果被英国人抢走了这个第一。不过说老实话,气垫船是件划时代的发明没错,但其在军事上虽然有不少用途,可却根本不足以令当时的中国产生质变,因此秘而不宣其实没有必要,不过这也难怪,中国落后那么多年,难得有个世界第一,激动一下也很好理解。但知道这段历史的胡卫东自然不会对此过度保密,这一点从他甚至还让图波列夫这个外国人参与研制这件事上就可见一斑了...... 图波列夫与苏霍伊的到来,除了他们本身的价值外,还令胡卫东确信自己对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思路是完全可行的。这两年来胡卫东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设备与科技难度极大,能够引进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设备技术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如果仿制的只是国外现有的成熟产品,则光是就比国外低了十年。加上中国工业与科技基础太过薄弱,消化吸收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下子就被拉开了30-50年的差距,而那些发达国家却不会停下来等你,因此追赶起来必然十分辛苦,而且很容易陷入不断仿制的死循环,反而影响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因此之前胡卫东一直尽量直接将外国的专家请到中国,请来之后,再让他们按照自己指明的正确方向研究那些最先进的科技课题,而数量至少是其几十倍的中国学生则跟着边做边学,这样直接学到的就是最前沿的科技,不会出现好不容易学会之后却发现自己所学已经落后于时代的窘境,效率比简单地直接仿制国外目前的设备与产品要高得多,再加上目前世界上暂时仅为中国所独有的三大工程学系统工程学、并行工程学与逆向工程学。的帮助,中国工业化的速度肯定会比历史上快得多......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